(云南省)2021年绿春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6-22 20:03   责任编辑:wzw@2022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4日在绿春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李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与《绿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和“十三五”发展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绿春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形势,县人民政府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县委“1666”工作思路〔1〕,直面困难、勇于担当,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和“六稳”〔2〕“六保”〔3〕“六个大抓”〔4〕等重点工作。全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GDP)52.61亿元,同比增长4.5%;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2.50亿元,同比增长1.73%;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3.06%;固定资产投资49.74亿元,同比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7亿元,同比增长0.4%;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90元,同比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6元,同比增长8.3%。

  一是脱贫摘帽如期实现。紧盯高质量脱贫目标任务,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整合涉农资金5.45亿元,接力发起“百日总攻”“百日提升”“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通过精准施策、集中攻坚、挂牌作战一系列措施,全面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国家数据质量评估等年度目标任务。全县脱贫退出工作已顺利通过州级核查、省级专项评估检查;2020年5月,省政府正式批准绿春退出贫困县序列;2020年10月,绿春县被评为全州“扶贫先进集体”。

  二是疫情防控平稳有序。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坚持“五早”防控原则〔5〕,强化疫情防控常态化,统筹抓好市场保供稳价、交通保通保畅、重点场所管控、学校开学推迟、节庆活动取消、灵活复工复产、农民工返城返岗、社会维稳处突等工作,及时关闭了3个边民互市点,封堵3条境外通道和14条便道,设置29个执勤封控点,切实把住关口、守好国门。高标准、严要求、常态化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6〕,实现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4000余吨,完成城镇公共厕所达标建设11座,督促各类餐饮单位达标整改346个,新建、改建洗手设施665座,368家公共场所实现清洁消毒全覆盖,投入1000余万元改造商业广场农贸市场。

  三是产业发展稳中有升。紧紧围绕“六稳”“六保”的总体要求,统筹推进复工复产和产业建设,实现GDP扭负为正。投入2.1亿元产业扶贫资金,完成40万亩以上的年粮食生产面积任务,年产12万头构树生态猪循环农业、高标准农田等重点项目持续推进,24.3万亩茶叶、12.6万亩草果、4.4万亩胡椒等特色产业持续增效,1.6万亩澳洲坚果产业培植初见效益。年产60万吨共达水泥厂点火运行,特色产业园区一号桥片区完成投资1.15亿元,圣茗茶叶年加工50万斤精制茶建设项目、红米红米线年产20万吨加工厂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新增纳规工业企业2家,全县非公经济户数达13038户。

  四是人民生活保障有力。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供电通信、城镇化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元绿高速、勐绿高速、路俄水库、干禾河水库、高井槽水库等省州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农村集中供水率、自然村饮用水水质检测覆盖率均达100%,实施农网改造项目104个,48个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建成5G基站13个。“美丽县城”“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集镇建设有序推进,推进城市风貌提升、农贸市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城镇供排水等城镇化在建项目12个。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不断延伸,细化年度改革任务199项,制定印发改革方案6个。累计清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10413.38万元,落实各类减税降费3337万元,清理整治非法集资风险公司20家、非法集资广告资讯信息场所20个。教体、卫健、文旅等社会事业全面快速发展,高级中学新增学位700个,总投资4400万元、涉及62所中小学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按期完成,总投资5亿余元的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县中医医院建设等4个卫生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都玛简收》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名单,舞蹈《赶山》《瑶韵斋筛》获得“白鹇奖”,原创歌曲《绿春欢歌》荣获红河州首届本土歌曲创作比赛一等奖。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7186个,疫情期间引导返岗就业109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5%以内;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在册城乡低保9986户18713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6426.1万元、特困人员供养金474.02万元、临时救助金863.9万元,基本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社会救助应救尽救。

  五是生态建设不断巩固。全面落实“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的工作要求,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巩固和提升生态文明创建成果。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功,省级生态文明县创建上报省级待评验收,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8%,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配合做好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评估划定全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28.38平方公里,顺利完成33.53万亩的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乡镇集镇区垃圾填埋处理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00%、50%,改造建设74座水冲厕,全县805个自然村实现公厕、垃圾池全覆盖。

  六是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化平安法治绿春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边境地区综合整治和农村毒品综合治理,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夯实。严厉打击涉恐、涉黑、涉恶、走私、“黄毒赌”“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县看守所(拘留所)、牛孔毒品检查站和4个抵边警务室建设完成。扎实有效落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和队伍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持续推进,获命名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省、州示范单位69个,省、州模范集体3个,州级模范个人5个,州级示范家庭100户。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7〕县。

  七是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5件和政协委员提案46件,办结率、面商率、满意率均达100%,解决率达67%和76.1%。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放管服”改革〔8〕,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坚持廉洁从政,强化“一岗双责”,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实际行动树立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政府形象。

  人口普查、退役军人、老龄、残疾人关爱等工作持续有力落实;国防动员、人民防空、优抚安置、民兵预备役、统计服务、机构编制、档案史志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事侨务、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中华职教社等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

  “十三五”期间,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决战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县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五年来,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20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61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8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27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72.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4%、9.9%;旅游业总收入完成5.2亿元,是“十二五”末的3.05倍;非公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1%,比“十二五”末提高了2.1个百分点,民营经济质量和活力不断提升。

  五年来,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照“两不愁三保障”〔9〕及“户脱贫、村出列”贫困退出标准,全面落实“六个精准”〔10〕“五个一批”〔11〕,尽锐出战、克难攻坚,落实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安居工程、民生保障等各项措施,全力打造“精准脱贫实干区”。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奋斗,全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减贫22566户106651人贫困人口。

  五年来,发展条件日益完善。元绿、勐绿高速公路、国道219线李仙江至绿春段改建工程有序推进,元绿二级公路藤条江隧道竣工投入试运行,“路长制”逐步推行,行政村、自然村道路硬化率分别达100%、85%。路俄水库启动大坝填筑,泗南江绿春县城段等中小河流得到有效治理,城镇集中供水率、农村安全饮水覆盖率、自然村通动力电均达100%。实现行政村光纤宽带全覆盖,自然村4G信号覆盖率达100%,5G试点稳步推进,困扰城乡人民群众的出行难、喝水难、用电难、通信难问题不断得到解决。

  五年来,产业特色优势彰显。农业平稳发展,粮食安全得到保障,“绿色食品牌”建设加快,名品名企创建成果显著;推进国家级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落地见效,荣登“2019年中国茶叶百强县”榜单,获得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16家、产品29个、面积2.45万亩,申报地理标志原产地认证3个,制定“绿春茶”团体标准4项,农业总产值达24.82亿元。工业稳步壮大,共达水泥厂、半坡橡胶颗粒加工厂建成投产;特色产业园区一号桥片区加快建设,圣茗茶叶加工厂、和谐塑料管业加工厂等企业入驻园区开工建设,完成工业总产值18.6亿元。第三产业活力增强,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9年入选“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扎实推进旅游革命和文化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阿倮欧滨森林公园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稳步推进。

  五年来,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20年末,预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25.97%,比“十二五”末提高8.36个百分点。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功,美丽县城创建有序推进,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深化,完成城镇棚户区改造2076套、农村危旧房改造14907户。城乡污染治理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城镇“一水两污”工程〔12〕建设、厕所革命稳步推进,城区民族风情园至俄批、松东河片区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餐饮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88%、89.84%、73%。三猛乡垃圾热解厂正式运营,平河镇垃圾热解厂竣工待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持续优化,化肥农药使用实现零增长,农膜回收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0%、73.4%。

  五年来,生态绿春卓有成效。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落实“河长”“路长”等环保职责,严格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项目环评审批和环保监测执法,深入治理城区扬尘污染和餐饮业油烟污染,生态环境修复不断加强,积极做好营林造林、地质灾害防治、水土流失治理和自然保护区林下种植取缔工作,整治非法侵占林地与河道、私挖滥采砂石资源、捕猎野生动物等不法行为,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得到有效维护。牛孔村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大兴镇老边村、三猛乡巴东村、骑马坝乡玛玉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6.02%,比“十二五”末提高13.8个百分点,居全州第一位,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生态绿春”名片更加响亮。

  五年来,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切实抓好财税金融改革,财税征收、预算执行和债务限额管理逐步规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13〕,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压缩至规定时限内,教科文卫等改革有序推进。政府性债务归口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防范得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招商引资、紧缺人才招聘、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不断加大资金、人才、技术引进力度。不断改善边境贸易条件,提高通关过境便利化水平,积极鼓励和支持县内外企业开展边贸业务,边贸企业增至9户。

  五年来,民生福祉更有保障。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6元,突破“万元”大关,比“十二五”末增长60.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290元,比“十二五”末增长45.1%。启动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66%;绿春高级中学建成投入使用,启动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预计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6.16%。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逐年提升,公立医院基本破除以药养医,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加强重点人群就业服务,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次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5%以内。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工作有序开展。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得到加强,移民后期扶持、双拥模范创建取得成效。农村留守儿童、老龄、残疾人关爱深入推进。兴边富民工程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取得新成效,被命名为红河州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各位代表,“十三五”时期是艰苦奋斗的五年,是奋发图强的五年,也是成果丰硕的五年。我们之所以在挑战和困难面前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对口帮扶单位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援的结果,更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战斗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广大同志,向全县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干部,向广大医务人员,向驻县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消防救援指战员,以及所有关心、支持绿春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不足,主导产业效益不高,支柱产业尚未形成;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制约瓶颈依然存在,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三是营商环境不够优化,投资策划和项目谋划水平不高,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招引落地困难;四是民生保障短板仍然存在,教育医疗与社会事业仍滞后,教育发展程度低,医疗水平较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和提升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任务艰巨;五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较重,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整治难度较大。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勇于面对并妥善化解发展中的各种痛点、难点,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以务实的举措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县上下必须把握形势,科学谋划,精准定位,夯实基础,破解难题,奋勇争先,赶超进位,开启绿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州委八届八次全会、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14〕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15〕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边疆前沿,主动服务和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彰显绿色有机和哈尼文化两个特色,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强边固防三大重点,培育有机农业、绿色工业、旅游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四类主导产业,做实中国哈尼城、便捷交通枢纽、绿色经济、美丽乡村、民族团结进步五项工程,积极联动滇南中心城市建设,夯实对外开放通道,更好实现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奋力谱写好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哈尼家园·生态绿春”壮丽篇章。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8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达到9%以上,人均GDP与全州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增速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在全省25个边境县市的位次实现前移。生态文明引领高质量发展格局得到新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森林覆盖率达76.02%以上,争创国家有机农业示范县、国家森林县城、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城镇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5.86%以上。中国哈尼城基本建成,特色城镇建设成效显著。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规范有序的产业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哈尼文化”和“绿色有机”知名度显著提升。以高原特色绿色有机农业为基础、绿色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产联动、多业融合”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格局加快构建。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农业农村、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能源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边民互市、口岸建设取得新突破,沿边开放取得新亮点,对外开放的活力得到激发、质量显著提高。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乡村振兴稳步推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得到更好满足。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基本建立,农业农村优化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实施。社会治理能力实现新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应急管理体系全面建成。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效率和透明度明显提高,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与全国全省全州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全州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建成文化强县、教育强县、人才强县、体育强县、健康绿春,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哈尼家园·生态绿春”享誉国内外;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边境更加繁荣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县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十四五”期间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一是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建设和谐绿春。着力推动创建工作由“创建型”向“示范型”转变,不断创新民族团结工作机制,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绿春故事”,积极争创国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二是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绿春。全面落实“生态立县”战略,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按照“保护优先、环境优化、治污有效”的方针,巩固和提升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县和“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成果,力争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和国家级森林县城。三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富裕绿春。聚焦云南省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16〕、壮大支柱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等决策部署和全州产业发展定位,推进产业集约化、园区化、品牌化发展,充分挖掘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供给侧四大要素潜力,着力构建以高原特色绿色有机农业为基础、绿色工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三产联动、多业融合”县域现代产业体系。四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畅通绿春。以改善基础设施网络为先导,大力推进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强化水利、能源、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基础。五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美丽绿春。以美丽县城、特色小镇为抓手,大力推进中国哈尼城建设,全面辐射中心集镇发展,加快完善交通体系,强化互联互通,着力增强城镇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提升城镇发展品质,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六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繁荣绿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七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活力绿春。积极应对新常态经济发展态势和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创新驱动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自身的创新活力,形成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格局。八是积极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开放绿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做好以全面开放促进全面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全面提升绿春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九是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建设幸福绿春。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健全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优先发展教育体育事业,促进社会就业创业,加快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哈尼梯田和文物的保护管理,提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十是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平安绿春。探索建立党建引领城乡基层治理、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乡镇赋权扩能及村级布局优化、基层服务供给保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引领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等机制,加强群众自治、法治保障、德治教化、共建共治、基层权力监督等能力建设,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省州党委、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绿春新征程。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左右;实现粮食产量稳定在11.12万吨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完成州级下达目标。

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抓好九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壮大高原特色农业、生物资源加工、文化生态旅游业为目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围绕“一县一业”工作重点,以茶叶产业为重点,同步抓好橡胶、草果、八角、胡椒等绿色产业改造提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促进生猪养殖,建设一批以乡镇和村为主要载体的田园综合体,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和农旅融合新业态,积极培育一批“绿系”产业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快新型工业发展。以总量增加、布局合理、节约高效为核心,加快发展绿色能源,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拓展园区建设规模,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以绿色食品加工、生物资源开发为重点的绿色工业,持续引进产业关联度高、投资规模大、发展带动力强、生产工艺环保的生物资源精深加工企业入园发展。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推动共达水泥厂转型升级,培育规上工业企业,激发中小企业市场活力,扶持发展小微企业,刺激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激发第三产业活力。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全力推进半山酒店建设,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平台,完善旅游全要素企业数据信息采集,规划建设精品旅游线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推进“互联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加强哈尼梯田保护和管理,加大梯田系列产品开发力度。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引导县内企业利用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高生产经营和流通效率。健全城乡商贸物流体系,加快县级物流分拨中心和县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建设运营,推进县城商业广场、边民互市点等商业贸易场所规范化改造,推动电子商务、便民超市向村组延伸,发展健康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民生服务业,主动对接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推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脱贫“四个不摘”〔17〕,保持帮扶措施、投入机制总体稳定,编制“十四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专项规划,迅速开展“四个专项行动”〔18〕。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薄弱环节,谋划村庄亮化、美化、绿化、净化项目,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创新实践,每个乡镇规划建设1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细落实。有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户籍迁移、安置点管理等工作,持续落实就业、医疗、社保、教育等后续帮扶。聚焦相对贫困问题,加快发展集体经济,拓展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优化农户生计来源结构,激发低收入群众内生动力,凝聚农户利益,共享乡村发展红利。

  (三)全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形势,按照“五个管住”〔19〕要求,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坚定不移做好边境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严防死守,坚决把疫情阻挡在境外;抓好重点场所管理、智能化防控、应急能力建设等工作,全面查问题、补短板、抓提升、建机制,慎终如始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加快推进抗疫特别国债项目建设,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持续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强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舒适感。

  (四)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一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开发利用,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产权制度体系,保护和发展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扩大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盘活农村集体资产,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二是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政银企协作力度,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推动政府投融资平台向投融资主体转变、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政策化向市场化转变,拓宽重点项目融资渠道。三是深化财税改革。规范税收和非税收入管理,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统筹整合预算安排资金、转移支付资金、政府债券资金和结转结余资金,提高各类资金使用绩效,优先保障基本民生支出、机构正常运转、重点工程配套。四是统筹社会事业各领域改革。全力抓好“一部手机办事通”建设,推进政务事项“应上尽上”“掌上办”“指尖办”,打造“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环境。

  (五)狠抓重大项目攻坚建设。健全重大项目专班推进和督导调度机制,强化审批、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聚焦纳入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双十”重大工程〔20〕、“四个一百”重点项目〔21〕、“补短板、增动力”省级重点前期项目等,加快推进元绿、勐绿高速公路及国道219线李仙江至绿春改建工程建设,配合做好红绿、绿金高速公路和沿边铁路建设前期工作。加快路俄水库、干禾河水库、高井槽水库、三角龙塘水库、戈奎乡俄马水库等重点水利项目建设进度。持续抓好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220kv玛玉输变电站工程、省道212线(绿春段)改扩建工程等3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加快5G网络建设,计划完成95个以上的5G基站建设,抓好“数字绿春”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健全重点招商引资企业“一对一”精准服务机制,助推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落地绿春,推动绿春更大的发展。

  (六)加强优势特色产业培植。大力发展高原特色有机农业、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深入创建“绿色食品牌”及有机农业示范县,持续抓好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规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融合发展,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落实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商品林停伐保护补助制度,申报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国家森林县城。聚焦茶叶、橡胶、香料、蔬菜、畜牧、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生产生活服务业,实现三产融合,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进村,打造高原特色生态有机农业品牌,提升农特产品市场竞争力。

  (七)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强化创新引导和培训,加大市场、政策等信息宣传和通报力度,鼓励企业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积极落实创业企业优惠政策,为创新企业和个人创业搭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努力提升营商环境,围绕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州、县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确保降低企业增值税税率、降低养老保险费率等系列政策及时落到实处,着力打造稳定、公开、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以“美丽县城”建设为契机,推进农贸市场、综合停车场、阿倮欧滨特色小镇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县城供水改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加快乡镇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供水、排水项目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推动特色集镇扩容和绿色村庄建设,深化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抓好省级生态文明县等创建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八)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全方位开展精准就业帮扶,广泛开展订单式、定制式、定岗式等技能培训,全方位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500个以上。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符合条件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0%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年满60周岁以上人员100%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统筹推进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等工作,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推动工资合理增长,收入分配合理有序。持续深化平安绿春建设全面化,继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深入开展边境地区综合整治,强化国家安全防控,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落实省强边固防“五个一”〔22〕要求和州“七个一”〔23〕的防控安排,增强国家意识、国门意识,提高强边固防责任感,细化工作措施,强化沿边开放开发,着力构建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符合的治边格局。强化社会矛盾预警和纠纷化解体系建设,及时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参与公共服务的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持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依法治理民族宗教事务,创新民族团结工作机制,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绿春故事”,提高社会依法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绿春。

(九)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力打造担当、务实、创新、廉洁的,让人民满意的政府。一是强化政治建设。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最广泛地凝聚人心、汇聚正能量。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遵守宪法法律,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面启动“八五”普法〔24〕,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三是严守纪律规矩。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驰而不息纠正“四风”〔25〕,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强“八项本领”〔26〕、提高“七种能力”〔27〕、锤炼州委倡导的“七种作风”〔28〕。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控“三公”经费〔29〕和一般性支出,全力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四是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强化征地拆迁、工程建设、政府采购、民生资金等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开启新征程,需要我们登高望远、奋起直追,履行新使命,需要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省州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努力奋斗,为建党100周年贡献绿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