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3 21:37   责任编辑:www
——2020年4月21日在韶山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韶山市人民政府代市长曹伟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9年以来工作回顾
2019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湘潭市各项决策部署,沉着应对复杂局面和严峻考验,锐意进取、拼搏实干,各项工作全面进步,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态势。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同)增长7.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 %;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7.72亿元,增长5.7%;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8.7%。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去年完成全口径税收6亿元、增长11.8%,增幅名列湘潭市第一。民间投资占比达61.65%,提高11.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4%。入选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培育名单,获评推进质量强省工作先进县市。
——全域旅游基本成型。跻身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获评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韶山村入选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银田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
——发展底线牢牢坚守。消除绝对贫困受到省政府表彰激励,脱贫攻坚在全省非贫困县考核中位于“好”的序列,位居湘潭市第一。污染防治考核排名湘潭市第一,垃圾分类工作得到央视专题报道。疫情防控积极向好,是湖南省首批低风险地区。
——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获评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市和道路交通平安县市,公众安全感、公安机关满意度测评蝉联全省第一。韶山冲派出所获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入选全国首批“枫桥式派出所”。
——民生事业再上台阶。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入选国家首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省政府表彰激励。韶山学校高新校区和芙蓉学校启动建设。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预计超过98.4%,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2019年,我们着力抓好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升级版。旅游效益稳步增长。“快旅慢游”模式[1]成效显现,来韶游客、旅游综合收入、景区门票销售额分别增长7.6%、7.93%、10%。新开发文创产品128款,产品附加值提高13%。教育培训蓬勃发展。开办红色教育培训班1587期,培训学员7.5万人,分别增长13%、15%。韶山干部学院揭牌开班,小红军研学基地建成运营,世纪明德研学营地落户韶山。多元业态加速融合。中共韶山特支陈列馆完成提质改造,《梦回韶山》情景剧场建成开放。打造油菜花景观3.5万亩,新增特色民宿、乡村旅游区(点)、休闲农庄29家。成功举办红色国际马拉松、“薪火传承·中国健康跑”、首届生态旅游水果节等活动。旅游环境持续优化。建国酒店投入运营,旅游主干道建设基本完成,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改造有序推进。出台加强旅游秩序管理措施,旅游环境专项整治经验成为全省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典型。
(二)着力汇聚转型升级新动能。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实施重点项目73个,中韶电气、新韶光二期等25个项目投产达效。签约招商项目48个,引进内资30.56亿元。成功举办驻湘央企和省属国企走进韶山活动,促成合作项目20个。新型工业量质齐升。先进制造、碳基材料等产业实力壮大,产值增长22%。新增规模企业11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小巨人企业2家[2]。高新区完成税收1.91亿元、增长32.85%,新增“135”厂房18.7万平米[3],在省级园区综合评价中上升35位、排名第26位。创新驱动提速增效。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4.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位居全省县市前列。成立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恒欣实业获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毛家食品列入省级工业品牌培育试点,江冶机电、四棱数控入选省“五个100”项目库[4]。总部经济来势喜人。新增总部企业60家,创税4078万元、增长117.5%。
(三)着力打好三大攻坚组合拳。风险防控不遗余力。落实“六个一批”风险缓释措施[5],引进战略投资者注入流动资金4亿元,争取政府债券1.67亿元,压减政府投资1.63亿元,基本实现“高额成本降下来、到期风险能缓释、化债计划能落实”的目标。金融生态持续向好,创成国家现金服务示范区。污染防治持续用力。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交办信访件办理全部销号。统筹推进“抑尘、治企、控车、禁燃、禁烧”工作,全市PM10平均浓度下降8.7%、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3%。治理黑臭水体5处,建成乡镇污水处理站6座,青沟水库应急水源保护、韶河河道生态整治工程加快实施,饮用水源、地表水水质优于Ⅲ类。推进土壤修复工程,完成污染土地整治2684亩,裸露黄土生态复绿52.4万平米。脱贫攻坚精准发力。“两不愁三保障”全面落实[6],完成“四类对象”危房改造137户[7],1491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成立扶贫产业合作组织13个,发放扶贫信贷413万元,筹集社会帮扶资金294万元,消费扶贫带动贫困户增收200余万元。
(四)着力统筹城乡发展一盘棋。乡村产业日益兴旺。完成集体产权清产核资和股权量化。完成万亩粮食产能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6500亩,粮食总产量4.17万吨,生猪出栏10.1万头。新增新型经营主体48个,现代农业示范园新入驻企业7家,金景丰葡萄园二期等4个项目投产达效。创成省级优质农副产品(小水果)供应示范基地,获批省级农民培训示范基地。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完成城乡一体化和中心城区专项规划编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实施韶山水源工程等水利项目5个,建成智能电网等电力项目10个,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7.8公里,完成棚户区改造26户,乡村4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强人居环境治理,推进“四清四治四提升”[8],改造农村厕所4832个,创建美丽村庄23个、美丽屋场142个,生活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文明底色更加靓丽。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年度复查。开展文明实践服务活动1200场次,服务基层群众和来韶游客48万余次,“一乡一示范、一村一品牌”文明实践韶山模式得到省级高度肯定,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试点县市。新增全国最美家庭和省级文明家庭2户、省级文明卫生单位5家,36人入选国、省“好人榜”。
(五)着力激活经济发展内生力。重点改革有突破。“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9],“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完成建设,园区闭环审批体系构建成型,“最多跑一次”实现市乡村全覆盖。实施“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00项、“一站式”服务事项1348项,项目审批时间压减35%以上。稳步推进实名认证、多证合一、简易注销、全程电子化等改革举措,新发展市场主体1318家,核发新版营业执照2351份。国企改革成效明显,引进湘投控股重组旅发集团,城发集团业务多元发展,高新投成功实践“总部+双品牌”模式。惠企减负见实效。推行“一企一策”帮扶行动,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问题83个。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减免企业税费1.04亿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1866万元,社会融资增长15.52%。开放格局再扩大。加强与异地商会、雨花经开区战略合作,东方红孵化园签约落地,雨韶智造产业园开创全省“飞地园”先河[10]。江冶机电、恒欣实业、晟宏新材等拓展海外市场。
(六)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民生保障提标扩面。去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3%,19件省、市民生实事圆满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98.6%,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100%;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报销比例提高10%,农村低保救助标准位居全省前列;新增城镇就业1124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改)建敬老院2个,村(社区)儿童之家实现全覆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成5所农村学校提质,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2所,消除超大班额13个,韶山学校小学部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行政村卫生室实现全域覆盖,家庭医生签约率达97.9%,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排名全省第三。融媒体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顺利推进,数字文化馆、图书馆加快建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治理,实现食品安全零事故。推进安全生产“大排查大管控大整治”,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生产经营性火灾亡人事故。大力整治交通安全顽瘴痼疾,交通事故下降15%,马路市场全面取缔。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
(七)着力锻造担当作为硬作风。坚持政治引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洗礼了政治品格、锤炼了干部作风,政府系统政治建设全面加强,成为应对风险挑战、加快改革发展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坚持务实清廉。积极化解信访矛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7件,市长信箱、热线办结率100%。大力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全市性会议、文件同比分别减少57.5%、55.4%。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大力压缩行政运行开支,市直“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30%。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结算、扶贫专项资金等专项审计,核减投资额1.2亿元。坚持依法行政。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分别达98.6%、98.5%。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启动《湘潭市实施<湖南省韶山风景名胜区条例>办法》立法起草工作,“一村一法律顾问”率先在湘潭市实现全覆盖。矛盾调解成功率98%、行政复议案件办结率100%,获评全省“七五”普法先进市[11]。
与此同时,统计、编制、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档案、老龄、地方志、烟草、气象、消防等工作卓有成效,通信、银行、保险、石油等驻韶单位做出新贡献,无党派人士和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文联、侨联、计生协、红十字会等人民团体工作实现新提升。
各位代表,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打响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总体稳定和逐步恢复的发展态势。全面筑牢疫情防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实施“疫情防控十五条”“十个全覆盖”“十个一律”等措施[12],建立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实现了“零新增、零扩散、零病亡”目标。着力推进复工复产,第一时间出台应对疫情产业扶持政策,派驻17支服务组和123名企业联络员,“点对点”解决复工复产问题,“一对一”开展产业项目招商,7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复产,52个重点项目加速推进,14个招商项目签约落地,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列湘潭市第一,税收收入逆势增长1.3%。抢抓农时推进春耕生产,完成早稻生产任务10650亩。积极促进服务消费,有序启动景区景点对外开放,举办“百里万亩”油菜花节和抖音视频推广大赛,旅游市场逐渐回暖。分级推进服务行业复工复市,商场店铺综合复工率87%以上。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本级投入财政资金825.3万元,强化物资调配供给,防疫和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组建驻村帮扶队和生活用品配送小组,隔离人员和困难群众生活无忧;协助14773名农民工返岗就业,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落实落细复学疫情防控工作,中小学有序开学。在这场抗疫斗争中,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广大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广大公安干警、基层工作者、志愿服务者坚守一线,广大企业家及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以毛主席家乡人的奋斗姿态和坚韧毅力,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和考验,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壮丽诗篇!
各位代表,回首过去的工作,市人民政府紧紧依靠全市人民,顶住压力、保持定力,携手奋进、砥砺前行,成绩令人振奋。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向驻韶部队官兵、政法干警、消防指战员和驻韶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韶山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向所有奋斗在防疫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奋斗伴随艰辛,经验弥足珍贵。实践证明,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大战”“大考”才能旗开得胜,各项事业才能善做善成;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毫不动摇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质量发展才能行稳致远;必须善用独特资源,把自豪感转化为责任感,把影响力转化为生产力,把知名度转化为开放度,把革命性转化为创新性,才能将韶山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必须强化责任担当,把初心落实在行动上、把使命扛牢在肩膀上,才能把宏伟蓝图转化为丰硕成果;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走好群众路线,才能夺取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只要我们巩固和坚持这些宝贵经验,放飞梦想去奋斗,点燃激情去打拼,再大的困难也动摇不了我们必胜的信念!再大的风雨也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
各位代表,一年多来,我们遇到的困难远超预期,面临的风险前所未有。受经济下行、政府投资项目“停缓调撤”[13]和减税降费等影响,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等指标未达到年初预期。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今年一季度多项指标下滑,发展压力和工作难度剧增。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产业发展有差距。龙头骨干企业较少,产业集群规模较小,产业综合实力还不强。二是政府债务有风险。债务规模依然较大,还本付息、“三保”支出和专项支出的压力突出,债务风险短期内难以有效化解。三是民生领域有短板。农村教育质量不高、医疗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尚未解决,民生实事的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治理体系有软肋。安全和公共卫生领域治理还不够科学精细,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及征地拆迁等领域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五是担当作为有不足。部分干部担当精神有所退化,干事创业跟不上新形势新要求。对此,我们将不负人民重托,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加以解决。
2020年工作部署
各位代表,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完成“十三五”规划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我们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发展,既要积极做好应对风险挑战的准备,更要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从外部环境看,受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但综合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随着中央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促进“六稳”和应对疫情、刺激消费等政策陆续出台,新基建、医疗健康等投资热点不断涌现,线上消费、智能经济等新业态爆发式增长,为我市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只要我们积极作为、迎难而上,善于危中寻机,努力化危为机,就一定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实现跨越。从内部环境看,虽然我市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短板,但随着省委明确支持以韶山为龙头建设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湘潭向北、西拓南延”“拓展韶山发展空间”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驻湘央企、省属国企投资项目签约落户,多个国省试点示范工作落地推进,我市发展优势将更加彰显、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发展潜力和动能激发出来,就一定能把毛主席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湘潭市“五大行动”和“五个年活动”部署[14],推进“七个一批”重点工作[15],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朝着“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砥砺奋进,确保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实现,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产业投资增长10%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左右、8.3%左右。任务虽然艰巨,但我们仍然充满信心。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们将咬定目标不放松,奋起直追赶进度,坚持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深入开展“奋战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竞赛活动,强力推进“灾害损失灾后补、存量损失增量补、三产损失二产补、总量损失质量补、市内损失招商补、进度损失加班补”,再鼓实干之劲,再造发展之势,再聚攻坚之力,努力把疫情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坚决兑现向全市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红色引领,深化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旅游复苏
加强文化旅游推广。办好全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分会场,策划“欢迎白衣天使,畅游伟人故里”“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等感恩回馈活动。开展线上特惠门票预约、产品预售活动,拓宽线上线下营销渠道。结合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一批亲情游、乡村游、红色游等精品旅游路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制定配套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引广大旅游消费群体。加大文旅行业应对疫情政策支持力度,提振文旅企业发展信心。
建设教育培训基地。服务韶山干部学院校区建设,争取韶山干部教育培训中心纳入省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联合湖南农大做强三农培训中心,加快世纪明德研学小镇建设。促成中国国旅、全省国资系统、中石化湖南分公司、三一集团、军联教育等设立培训基地。推出研学精品课程和精品线路,扩大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实景演出、小红军研学基地影响力。出台教育培训扶持政策,推动教育培训规范化、品牌化发展。
延伸文旅产业链条。加快实施最忆韶山冲、平里村田园综合体、棠佳阁等项目,推进韶峰、纪念园提质改造和航天科技小镇建设,策划包装湖湘文化主题公园、红创谷等项目。支持银田镇创建3A级景区,加快红林花海等项目建设,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实施住宿设施提质扩容工程,推进一批民宿等级认定,引导一批老旧酒店升级改造,争取一批高端连锁酒店进驻。支持旅发集团、高新投等壮大文创板块,实质推动“韶山文创”项目。推动服务产业全面复工复市,促进新天地步行街、竹鸡塅片区繁荣发展,打造旅游特色商业街区,扩大实体商店消费,培育过夜消费热点。
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完成全域旅游服务中心改造,推进毛泽东广场西换乘站建设,开通研学团队绿色通道。加强核心景区治理,实施特许经营管理和居民住宅优化工程。加快旅游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七日无理由退货”等特色制度。深化旅游综合执法改革,推进《湘潭市实施<湖南省韶山风景名胜区条例>办法》立法起草工作,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旅游品牌创建和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擦亮红色旅游底色。
(二)强化工业支撑,加快转型升级,全面增强发展动能
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接“千百扶培”行动,推进企业入规、登高、智造[16],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家以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培育小巨人或国省名牌企业3家以上。支持恒欣实业、远东钢模等扩产增能,鼓励恒升机械、润泽新能源等扩大细分市场,推动新韶光、华进重装等加强与国企合作。争取将碳基材料产业链等纳入全省新材料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永义双创基地、雨韶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打造1个以上百亿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三鑫科技、韶峰钢构等企业用地“腾笼换鸟”,推动低效租赁企业产能置换。
多措并举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省创新型县市建设,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4%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申报知识产权100件以上。申创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支持企业新建技术示范中心。积极举办各类技术峰会,继续承办“智造莲城”路演活动[17]。深化企业与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加快推动高端数控机床、智能电网设备等科研成果转化。落实“映山红”人才行动计划,完善人才创业激励机制,引进一批科研团队和人才。
强化高新区主阵地作用。落实“园区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确保实现税收3.5亿元以上,省级综合排名再进5位以上。支持高新区调规扩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135”工程升级版建设。实施“优二进三”工程[18],布局人才住宅、商务写字楼、购物商场等配套设施,搭建全要素双创服务平台。持续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小管委会、大公司”运行体系。
推动企业产能全面恢复。用好用活援企稳岗系列政策,帮助企业共度时艰。抓好企业物资保障、政策落地、要素协调、交通物流等服务,开展用工网络招聘、精准对接和定向培训,协助企业产销对接,促进企业稳产满产高产。适时组织专题银企合作会,支持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三)抓好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精准务实招商。策划包装重点招商项目20个以上,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聚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等地区,制定“一对一”招商方案,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文化旅游、碳基材料等产业链,举行专场招商活动。锁定省内高校院所科研成果“中试”环节[19],招引一批科研转化和高新技术项目。促成5G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能无人机等重点项目签约,推进央企国企签约项目落地。完善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等产业招商政策,全面增强招商竞争力。
狠抓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产业项目攻坚年”活动,确保三一风电叶片、亿德新能源、汇弘实业等15个项目投产达效,推动迪润食品、钰盛科技、雨韶产业园等20个项目主体竣工。对接公共卫生、老旧小区改造、市政设施建设等系列政策,策划包装一批争资项目,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投资。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抓好项目土地报批、储备和征拆清零,保障项目用地。推行项目手续全程代办,健全领导联点、承诺履约、调度评估、督办考核等制度,营造大干快上的浓厚氛围。
壮大总部经济。加快东方红孵化园建设,完善总部经济引进优惠政策。实施“总部+韶山”模式,争取三一风电叶片、易捷等设立总部,引导韶山籍企业家总部回移、资金回流,扩大废钢、商贸、劳务等总部经济规模,发展研发总部、金融总部、高端商务、文化创意等业态,深化“天下韶山”等双品牌合作,引进总部企业30家以上,打造总部经济集聚区。
(四)坚持防治并举,筑牢底板底线,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持续抓好疫情防控。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采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防控措施,强化涉外人员监测管控。优化社区管控措施,筑牢社区安全屏障。加强重点人群摸排,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精准防控,全面堵住疫情防控漏洞。
巩固提升脱贫成效。高质高效完成“六覆盖”目标任务[20],提高全面小康的质量和成色。完善预防返贫和致贫风险预警机制,做好困难人群基本生活保障。推进“千企联万户”帮扶活动,扎实做好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开展脱贫攻坚“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问题“回头看”[21],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推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取得更大实效。
严密防范重大风险。严控政府投资规模,压缩行政成本,加强税收征管,盘活国有资产,争取更多政府债券、转移支付、项目资金和银行展期降息,稳步化解债务存量。严厉打击“一非一诈四贷”等违法活动[22],维护金融安全。统筹抓好政治、社会、意识形态等领域风险防控,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改善提升生态环境。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三禁三不”工作[23],全力配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打好蓝天保卫战,抓好裸露黄土、餐饮油烟、汽车尾气、工地扬尘、企业排放治理,强化“禁燃”“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银田镇韶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推进韶山冲水环境整治,加快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改造,巩固“散乱污”涉水企业治理成果。打好净土保卫战,落实污染耕地复原计划,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抓好农业面源污染和养殖粪污源头管控。推进领导干部生态环保离任审计,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五)深化改革开放,建立长效机制,厚植创新创业土壤
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借鉴京沪两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经验,出台具体配套改革举措。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加大清欠民营企业账款力度,切实为企业降压减负。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24],健全“红黑榜”及信用奖惩机制,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完善领导干部联企责任制,深化“一企一策”帮扶,切实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
推进重点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统筹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以“放管服”改革为重点,扩大“一件事一次办”覆盖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确保“只跑一次、一网通办”事项达80%以上;完善政务服务三级网络,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落实园区闭环审批,实现“园区事、园区办”;推行“告知承诺制+容缺审批”模式,全面提高审批效率。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实名登记”“证照分离”,进一步放宽企业准入条件。持续推动国企国资改革,完成高新投市场化转型,优化城发集团产业结构,支持韶旅集团做大做强。
提升开放水平。对接“一带一路”、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搭建外贸服务平台,引进一批外贸企业落户。加大外贸企业扶持力度,支持节能设备、矿山装备、肉食品加工等特色产能“走出去”,巩固扩大外贸市场,稳住外资外贸基本面。主动融入长株潭产业体系,争取国、省园区来韶建设 “飞地园”。
(六)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城市品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突出规划引领。高标准编制“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稳步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承载能力。争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早日获批,强化规划执行,加强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保护。科学制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高新区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高铁新城建设规划。
补齐基础短板。创建“四好农村路”[25]国家级示范县、城乡客运一体化省级示范县,推进G240、G320韶山段建设。确保湘潭西、韶北变电站按期投入运行,建成“数字韶山”综合示范区。推进5G网络等“新基建”建设[26]。完成135户棚户区和569户老旧住宅改造任务,加快城区配套设施建设,推进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完成韶山水源工程建设,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过境河道治理等工程。推进湘潭市人防疏散地韶山示范点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
振兴现代农业。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取得新进展。整合涉农资金集中投放,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支持金景丰、韶河生态水产等生产基地建设,启动茶业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一村一品、一村一特”工程,创建一批示范型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一批 “两品一标”农产品[27]。深化农旅融合,打造一批人文精品村。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严厉打击野生动物交易,抓好生猪产能恢复。稳定粮食生产,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坚决遏制农田抛荒。
建设美丽家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深入实施六大文明气质倡树活动[28],确保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复检。推进城乡增绿补绿行动,打造一批园林式单位和小区,创建国省森林城市。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完成“美丽村庄”“美丽屋场”“美丽庭院”绿化提质。持续推进厕所革命。完善垃圾分类收运系统,实现垃圾总量零增长。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推动移风易俗和环境整治取得新突破。
(七)践行为民宗旨,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兜牢民生底线。扎实办好省、湘潭市重点民生实事。推进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双百资助工程”[29],加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受疫情影响失业人员的就业帮扶。落实疫情期间困难群体保障政策,加大对农村贫困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保障力度,救治救助重度精神障碍患者40名以上。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统筹抓好低保和社会保障兜底等工作。优化“两全六翼”养老服务体系[30],推进市福利养老中心“公建民营”改革[31]。加强住房保障,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繁荣社会事业。启动韶山学校高新校区建设,确保芙蓉小学年内建成开学;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改革示范市;深化与湖南一师、长郡中学合作,提高教学质量;严格落实复学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师生健康安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支持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加快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疗共同体和乡镇卫生院特色专科建设;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机制体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大烈士陵园、李氏宗祠等修缮保护力度,提升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场所服务能力,适时举办有影响力的文体活动。办好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7周年活动。
提升治理能力。深入贯彻“两坚持三转变”[32],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两客一危”[33]、超载超限超员、马路市场、铁路道岔安全、桥梁安全、公共场所消防安全等问题整改,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全面做好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防灾减灾工作。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创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加强宗教场所管理。创建信访“三无”县市[34],着力化解文旅和建设领域项目历史遗留问题。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禁毒人民战争,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标准化城市。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政府权力来自人民,我们将切实转变职能,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度,坚定不移提升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自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政府治理全过程。加强政治建设,强化政治担当,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湘潭市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以许党许国的担当、攻坚克难的勇气,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二)依法行政强公信。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坚决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加快法治政府示范创建。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监察监督、司法监督,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和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提高建议、提案办理的满意率。切实做好行政复议案件的办理工作。推进政府诚信体系建设,依法履行各项合同约定。
(三)务实为政抓落实。深入开展“担当作为落实年”活动。全面践行“四责四诺”,实行工作任务项目化管理和督查“一单四制”[35]。坚持高标定位、争先创优,努力争取一批国省表彰激励。优化12345市长热线办理机制,确保为民办事不打折。落实干部激励措施,让实干者辛苦不“心苦”、流汗不“流泪”、吃苦不吃亏!
(四)从严治政守清廉。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驰而不息整治“四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20%以上,压减三公经费30%以上,将省下的每一分钱都投入到民生领域,努力让全市人民过上好日子。
各位代表,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光荣使命,伟大的事业召唤我们勇敢前行。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万众一心加油干,拼搏进取谱新篇,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快旅慢游:指游客花费在旅途中的时间越来越短,留在景区景点的时间越来越长。
2.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型小企业中的佼佼者,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企业。
3.“135”工程:重点扶持100个创新创业园区,建设3000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厂房,引进5000家以上创新创业企业。
4.五个100:实施100个重大产业项目、10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00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引进100个500强企业、100个科技创新人才。
5.六个一批:债务入库化解一批、争取资金解决一批、项目落地覆盖一批、分期支付协商一批、融资贷款巩固一批、工程项目停缓一批。
6.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这是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
7.四类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
8.四清四治四提升:四清:清垃圾、清沟渠、清杂物、清杂草;四治:治“空心房”、治厕所、治污水、治陋习;四提升:提升乡村建设规划水平、提升交通干道沿线管理水平、提升村容村貌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9.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10.飞地园:飞地工业园区是工业园区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是飞地经济的载体。“飞地经济”是指打破区划限制,在平等协商、自愿合作的基础上,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直接目的,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各种产业园区,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和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11.七五普法:指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
12.十个全覆盖、十个一律、疫情防控十五条:“十个全覆盖”即摸排清查全覆盖,人员进出管控全覆盖,一线人员防护全覆盖,重点人员居家隔离全覆盖,服务群众全覆盖,联点帮扶全覆盖,复工开学指导全覆盖,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防控物资保障全覆盖,督查检查全覆盖;“十个一律”即韶疫防〔2020〕7号明确的疫情防控措施;“疫情防控十五条”即韶疫防〔2020〕1号明确的疫情防控措施。
13.停缓调撤:对不属于中央重点项目和省委政府安排的12件民生实事的项目与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重点项目分类处置:未开工建设的,一律停建;虽已开工建设,但停止之后无重大影响的,一律暂缓;已开工建设且停建会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要从严调减投资规模;对于2017年7月15日以后举借的系统外需要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撤销相应项目,筹措资金予以归还。
14.五大行动和“五个年”活动:三大攻坚、千百扶培、招大引强、双十提升、惠民暖心五大行动;全面小康决胜年、产业项目攻坚年、改革创新深化年、营商环境优化年和担当作为落实年活动。
15.七个一批:集中攻坚一批痛点难点、全力干成一批大事要事、积极争取一批省政府表彰奖励、扎实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大力推动一批文旅项目、高效推进一批工业项目、精心策划一批重点事项。
16.入规、登高、智造:“入规”指纳入统计的新增规模工业企业;“登高”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智造”指新增国家级、省级、市级智能制造企业和项目。
17.智造莲城:创新成果对接资本市场,成长性企业对接创业导师,内地企业对接沿海理念,企业推介对接外界宣传大渠道。
18.“优二进三”:优化提升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有机融合。
19.“中试”环节:中试生产是中间性试验的简称,是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环节。
20.六覆盖: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农村安全饮水、基层公共服务、农村危房改造、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
21.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三落实”即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三精准”即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退出;“三保障”指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有保障。
22.一非一诈四贷: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电信诈骗、“套路贷”“校园贷”、非法高利放贷、佳丽贷。
23.三禁三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露天焚烧垃圾、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不挖山、不砍树、不填塘。
24.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5.四好农村路:建设好、管理好、养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26.新基建:包括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七大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27.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8.六大文明气质倡树活动:我会每天读书、我会礼让行人、我会自觉排队、我会光盘行动、我会垃圾分类、我会讲普通话。
29.双百资助工程:在全省范围内,不分人群、对象,每年评选100个自主创业就业个体工商户和100家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优质初创企业,探索建立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
30.两全六翼:两全即:养老服务设施全域覆盖、养老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六翼即:机构养老、智慧养老、居家养老、互助养老、医养结合、旅居养老六个养老服务模式。
31.公建民营:政府通过承包、委托、联合经营等方式将政府拥有所有权,但尚未投入运营的新建养老设施,运营权交由企业、社会组织或个人的一种运营模式。
32.两坚持三转变: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
33.两客一危:从事旅游的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
34.信访三无:无进京非访登记和进京重复越级访、无到省级及以上的集体访、无因信访问题引发的极端恶性事件。
35.一单四制:责任清单、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