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1年磐安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6-14 22:32   责任编辑:wzw@2022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月20日在磐安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 金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回顾和“十三五”发展成就

  2020年对于磐安而言节点关键、意义特殊。面对深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县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统筹推进防疫情、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平安等各项工作,拼搏实干当先锋,争先进位创一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高水平全面小康决胜之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之年、品质山城建设见效之年各项既定目标如期实现。

  (一)“两战”工作统筹推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疫情防控系列决策部署,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战,全面推进精密智控和常态化防控,成为全省少数“零病例”县市之一。率先推动复工复产,深入开展“送政策、解难题、提信心、促发展”大走访大服务活动,兑现稳企助企惠企各项政策资金9.96亿元,使用周转金11.29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23.6%,贷款平均利率下降0.46个百分点。全面落实“按季抓、专班干、争高分”工作机制,以超常的努力应对超强的压力,经济运行呈现“低开稳走、稳中向好”态势,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以上;实现财政总收入18.28亿元,增长2.4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7亿元,增长4.03%;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589元和20950元,分别增长4.4%、7.7%。

  (二)产业水平日益提高。休闲旅游蓬勃发展。开展国家5A级景区创建规划设计,新增夜游花溪、空中飞船、轨道缆车等新型业态15项,风崖谷、金鸡岩、舞龙故乡创成国家3A级景区,创建省4A级景区镇1个、3A级4个,新创和提升省A级景区村19个,乌石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创建省级工旅、体旅等融合示范基地3个、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1个、休闲乡村2个、乡村氧吧1个。开发“磐安心意”伴手礼产品300余款,新建磐安小吃门店30家,获评“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示范县。重点培育“花溪忆舍”“云杏山居”“山田三亩”等区域性公共民宿品牌,新增白金宿级民宿1家、银宿级4家,发展中高端农家乐100家,规范提升共享农屋1000户,新创农家乐集聚村4个。举办“樱花季”“森林休闲养生节”“氧气山水音乐节”等系列活动,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4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发展壮大专精特新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股改企业6家、挂牌9家,春光科技成为全县首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春光橡塑及图”获评中国驰名商标,鹏孚隆建成全县首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建筑业实现产值171亿元,其中省内产值50亿元。农业产业稳步发展,新增省级“五园”创建示范基地4个、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2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家,玉山镇被评为省茶叶特色农业强镇。新兴产业持续提升。中药材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列入省级创建名单,建成全国首个中药饮品与药材加工一体化“共享车间”,中药材产业发展智慧云平台入选省“观星台”优秀应用,举办全国首届“黄精膳食”大赛。万影达、浙中影创城等影视文化产业龙头项目加快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获批省级智能化工厂1项、数字化车间2项、上云标杆2项。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三)内生动力有效释放。重大项目推进有力。开展重点项目“三集中”“双优双抢”等系列行动,24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62个重点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9.9亿元,省市县长工程落地率超额完成任务。抽水蓄能电站、流岸水库、杭温高铁开工建设,杭绍台高速建成通车,金台铁路即将开通,G351安文至马宅(磐安段)完成前期工作。招商引资成果丰硕。签约正式投资协议项目58个,投资额180亿元,落地44个,落地率76%,到位资金21亿元,总投资50亿元的环白云山康养旅居综合体项目签约落地。平台建设再上台阶。金磐开发区“飞地”发展模式入选全省山海协作最佳实践案例,被列入“十三五”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新亮点,在《人民日报》头版深度报道。江南药镇连续4年获得省级考核优秀并顺利通过省政府命名。金磐数字经济园、比特数字经济产业园、沐芯产业园、尚湖小微企业园通过省级认定。城区青创园即将开园。要素保障持续优化。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238亩,闲置低效用地再开发624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13亩,垦造耕地4129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4万亩。向上争取各类补助资金21.7亿元、地方债券18.2亿元,创历史新高。推行“揭榜挂帅”全球引才机制,14个项目达成合作。

  (四)城乡融合持续深化。山城品质稳步提升。全面推进“品质山城”建设大会战,老城区拆迁改造区块4个竣工、5个基本完成主体建设;启动上宅、中宅、后田畈等区块住人危房改造和住房特困户安置。实施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工程,基本完成文溪绿道建设;完成后坞至西山道路建设和环城北路白改黑工程。乡村风貌提质升级。持续深化“千万工程”,获评省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考核优秀县,浪漫花乡线获评省美丽乡村风景线,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精品村18个、特色精品村5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和示范乡镇各1个,新增省级历史文化村落1个,建成美丽森林1万余亩、美丽公路28公里、美丽田园26个、美丽庭院1072个,西溪创成省级美丽河流。全面开启美丽城镇创建,4个美丽城镇通过省级考核,尖山成为省级样板、云山成为全省第一个特大村类型美丽城镇,获评省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县。生态优势不断显现。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废,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100%,PM2.5浓度21微克每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58;建成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实现“全域Ⅱ类水”目标;强化垃圾分类长效管理,基本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五)民生福祉不断增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全面小康攻坚行动,全面开展“六清零一推进”工作,全县人均年收入9000元以下农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户和无房户、低收入农户“零就业”家庭全部“清零”,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获得省政府正向激励;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行政村比例达79.2%。公共服务持续优化。省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位居全省第一方阵,高考成绩创出新高,建立3个“校企合作共同体”,创成浙江省学习型城市;县职教中心、安文小学初中迁建项目完成主体工程,昌文、新渥2所幼儿园投入使用。深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中医院迁建、人民医院急诊医技综合楼项目完成主体结构,新妇幼保健院启动建设;建成大盘山医养中心,“医共体+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在全省推广。创新推出“1+N”图书馆建馆模式,完成文化馆提升工程和图书馆提升工程一期,新建基层分馆、书吧6家,新建和提升文化礼堂36家、乡村特色馆11个、村级基层文化服务中心14个;开展“文化六送”服务3000多场。县档案馆创成省级数字档案馆。积极推进全民健身,省运会筹备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体育小康村提升工程6个,获评全国老年人气排球之乡。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157个项目建设,受益人口8.8万。社会保障坚实有力。新增城镇就业169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1%。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6%、99.96%和88.9%。真情关爱弱势群体,低保和特困供养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665元和904元提高至800元和968元,困难群体社保补助和医疗救助实现全覆盖。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建成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13家,创建省市级儿童之家35个,基础型儿童之家全覆盖,承办全省推进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现场会。社会治理管控有序。推行“山城管事+基层治理”模式,推进县乡村三级矛调中心建设,创新“5560专家调解团”等社会基层治理模式,创建省级“枫桥式司法所”1个,“六无善治”平安村居创建率达100%,被国家信访局授予“信访工作‘三无’县”称号。推进“无欠薪”专项治理,创成省级“无欠薪”县。有效稳控安全生产形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有望实现平安县16连创。圆满完成村社组织集中换届。

(六)政府效能显著提升。重大改革全面深化。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10+N”行动和信用“531X”工程,深入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改革,实现“证照分离”2.0版改革全覆盖。国资国企体制改革成效显现,三大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顺利。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农村集体“三资”实行会计业务代理服务,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省级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县、“数字药园”示范基地等改革试点进展顺利。落地全省首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试点。入围全省绿色转化财政专项激励资金扶持名单。智治水平全面提升。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依申请政务服务网办率、政务服务网办率分别达93.8%、81%;深入推进“一图三色五指数”、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行“1135”限时办结制,首创便民服务“浙里办”实体服务窗,促进办事提速、工作提效、群众受益。自身建设全面推进。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自觉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从严落实省委巡视问题整改。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按规定及时报告工作,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三公”经费支出下降8%。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加快发展地区法律服务供给实践”被评为全省“最佳实践”案例。

  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加强审计、民宗、统计、气象、地方志等工作,支持国防建设,积极推进对口支援、对口合作,圆满完成东西部扶贫协作任务。

  2020年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的胜利收官。回顾过去五年,我们秉持“小磐安也有大梦想,小地方也有大作为”的坚定信念,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干成了一系列磐安发展所需、群众利益所系的大事、难事、实事,取得了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稳增长促转型,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构建了“1+3+3”绿色产业发展体系,谋划了五大发展平台,三次产业比例由14.1∶47.4∶38.5优化为10.2:39.0:50.8(2019年),呈现“三二一”结构,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财政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比2015年增长了43.3%和51.2%;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进一步缩小。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打基础促长远,发展支撑更加有力。投资76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投资15.7亿元的流岸水库等一批事关磐安长远发展的项目开工建设;金台铁路、杭温高铁结束了磐安无铁路的历史;42省道二期、横窈线、西南线建成通车,全县公路总里程达1240公里,内畅外联公路交通网基本建成。“十三五”期间,政府投资项目投资总额626亿元,是“十二五”的3倍;签订招商引资正式投资协议166个,签约总额508亿元,比“十二五”增长了5倍多,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重内涵提品质,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开展了复县以来规模最大的老城区拆迁改造,涉及住户2606户,拆除房屋48万平方米,新建83万平方米,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新城区、云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尖山县域副中心建设稳步推进,20个小城镇整治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城镇化率由44.9%提高到52%。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风景线1条、示范乡镇6个、森林城镇2个、特色精品村19个、美丽宜居示范村11个,超半数乡镇和行政村创评省A级景区镇、景区村,获评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优秀单位。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强治理优环境,生态文明走在前列。坚决扛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使命担当,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流域水质、空气质量连年提升,率先通过省市剿灭劣V类水验收,两夺“五水共治”大禹鼎。全面推进“三改一拆”、垃圾分类处理等专项行动,获评省“无违建县”,生活垃圾实现总量负增长和处理零填埋。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荣获全国“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突出贡献奖”。

  过去五年,我们致力于惠民生促和谐,小康成色全面提升。五年来,全县民生支出累计90.7亿元,有效改善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教育发展更加均衡,通过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医共体+”模式取得显著成效。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和省级示范文明县城复评,实现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与毗邻县市公交互联互通,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计划,累计受益人口14.1万。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群众精神生活更有质量。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扶贫工作富有成效。社会公共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全面加强。连续三年实现基本“无信访积案县”。

  各位代表,“十三五”的发展成绩令人瞩目,更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把舵引航、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拼搏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全县人民,向关心支持磐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上级领导、驻磐部队以及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两山”转换通道还不够宽畅,经济发展水平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财政自我保障能力弱,收支矛盾突出;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领域优质产品供给依然不足;干部改革创新能力不强、狠抓落实本领不高、敢于担当勇气不够等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积极面对、综合施策、逐个突破。

  二、“十四五”时期总体奋斗目标和任务

  “十四五”时期,磐安将由高速时代迈入高铁时代,迎来大发展、大跨越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生态引领、绿色发展的提升期,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的窗口期,克难攻坚、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根据中共磐安县委《关于制定磐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县政府组织编制了《磐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并按程序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提交本次大会审议。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省委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部署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生态富县、生态富民”为发展战略,以“推动跨越发展,打造新增长极,奋力实现与全省同步高水平现代化”为主题主线,以“‘两山’实践样板地、康养旅居大花园”为发展定位,以更加注重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更加注重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加注重系统增强内生动力、更加注重强化数字变革引领、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为关键发力点,重点抓好“十项战略抓手”,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生态富民增收协同发展。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发挥制度优势、转化治理效能、形成发展胜势,努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使磐安生态质量得到新提升,绿色发展实现新跨越,区域协调形成新格局,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特色文化跃升新高度,县域治理取得新成效,奋力把磐安建设成为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成为全省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

围绕以上发展目标,今后五年,将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聚焦生态保护,建设浙中最美大花园。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全领域、全地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绘好新时代“磐安山居图”。科学编制县域国土空间规划,构建县乡村三级规划体系,落实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深入推进碧水、蓝天、净土、清废行动,县域出境水质稳定达到Ⅱ类,PM2.5平均浓度保持在2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优良率达到99%以上,空气综合质量指数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争创国家森林城市。

  (二)聚焦产业培育,提高经济发展竞争力。以绿色发展为主题,以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优化 “1+3+3”主导产业体系。做大做强休闲旅游产业,培育壮大中医药健康、影视文化、数字经济三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塑料制品、五金机械、建筑业三大特色传统产业。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分类推进“两区五园两镇两站场”平台建设,不断提升产业承载能级。力争到“十四五”期末,全县生产总值达16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

  (三)聚焦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国家战略以及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速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及浙中科创走廊,推进“互联网+创新制造”,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完善高层次人才项目落地保障机制。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深度参与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全面融入都市区建设,深化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深化城乡体制改革、社会保障领域改革、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国资国企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四)聚焦扩大内需,积蓄高质发展新动能。推进交通、水利、能源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公共安全、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深入实施“三招三引”工程,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经济贡献率高的“高大上”龙头型项目和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尖特精”战略型项目。大力促进绿色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提升乡村消费,建设多层次消费平台,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五)聚焦城乡融合,提升全域美丽新水平。深入推动新老城区同城化、台地区域一体化、环大盘山区域协同化发展,构建“一体两翼”县域发展新格局。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配套、环境宜人、景色优美的“品质山城”,促进城市能级提升和人口集聚。做大做优中心镇,增强一般乡镇基本服务功能,推动城镇差异化分工、特色化发展。以“三级联动、六美同创”为载体,深入拓展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努力实现“一村一风韵、一镇一特色、全域一景区”的特色乡村风貌。到“十四五”期末,城镇化率达到60%。

  (六)聚焦民生福祉,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共同富裕,全力巩固脱贫成果,不断完善多元长效的富民增收体系。坚持兜底线和补短板相结合、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同兼顾,持续落实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拓展为民办实事领域,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短板。做大以“婺州南孔”为品牌的文化产业,建设新时代文化磐安。

  (七)聚焦整体智治,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全领域改革,加快政府治理转型和数字磐安建设,推进治理方式优化、治理体制完善、治理能力提升,努力实现县域治理科学化、精准化、协同化、高效化。巩固“无信访积案县”创建成果,全面推广“山城管事”“全盘代办”模式,完善“219”议事机制。构建重点风险隐患清单式防控治理体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磐安。开展“八五”普法,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县域治理难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2021年政府主要工作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启之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起点,我们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相关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要求,以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实施“生态富县,生态富民”战略,增强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四项投资结构性指标增长12%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9%;生态环境指标持续提升,节能减排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要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强化担当、主动作为。要锚定目标争先进,拿出争的勇气、拼的状态、抢的意识,越是艰难越向前、善作善成;要扬长补短谋突破,力争多破解一些难题,多积累一些优势,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发展水平;要真抓实干见成效,把经济发展数据、群众幸福指数作为硬核指标紧盯不放,确保交出年度高分报表。具体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坚持把精密智控作为关键招法,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筑牢“外防输入”的严密防线,深化“源头查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工作机制,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重,继续守好“小门”、打好“巷战”,落实重点人员管控措施,强化重点场所日常防控,完善冷链流通物防体系,加强发热门诊规范建设,力争不发生本土病例。加强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和医疗物资保障,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强化感染、急诊、重症、检验等专科建设,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全面提升传染病救治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强化群众自觉防疫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夯实防控工作基础。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帮助企业做好留员工稳队伍、畅物流提效率、减负担降成本、稳融资防风险等系列工作,尽最大努力以工作的确定性缓冲形势的不确定性。

  (二)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全力培育绿色经济新引擎。顺应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新格局,抓住全省加快山区县跨越式发展机遇,实施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计划,深化“1+3+3”产业体系,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以打造长三角知名康养旅居目的地为目标,统筹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大盘山名山公园建设。加大景区城创建力度,提升花溪、百杖潭2个国有景区,灵江源森林公园创建4A级景区,新创景区镇3个、省A级景区村10个。以磐新线和磐缙线为主轴,以通景道路为节点,大力推进公路沿线生态修复和绿化美化,以美丽公路带动全域美丽,实现满目皆景。加快玉岑山居、国药文化城等重点文旅项目和云山紫溪慢生活历史街区、野生厨房等重点业态项目建设。加大避暑、研学、影视、户外、养生五大基地和五个文旅风情小镇建设力度,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供应体系。积极运用新媒体、数字化创新旅游营销手段,全面提升涉旅行业服务水平,扩大“身心两安、自在磐安”旅游形象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深入贯彻全省中医药大会精神,以江南药镇为核心,构建以中药材种植为基础、以中药制造和中医药养生为重点的产业链体系,做大做强中医药健康产业,厚植区域发展优势。完成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县和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项目建设,新建标准化种植基地5000亩,中药材总产量达2.3万吨、产值6亿元以上;大力推进黄精产业全链条开发。构建完善“磐五味”道地药材优质优价品牌体系和“磐安药膳”产业体系,新增中药系列研发产品10款以上,新开药膳门店10家以上。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新建省市级智能化工厂(数字车间)3个以上;以新城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和金磐数字经济园为依托,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制造、软件信息开发、电子商务等产业。积极融入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加快推进浙中影创城、万影达影视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打造具有磐安特色和优势的全产业链影视文化基地。推动竹木制品行业向特色化时尚化转变,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和文化附加值及竞争力。谋划建设生态智能物流园,加快补齐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短板。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园区整合提升为契机,推进工业园区和金磐开发区优化整合,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激发发展活力。积极打造五个“园中园”,加快基础设施完善和优质企业入驻,不断提升平台能级和产业水平。打造以数字化、集群化、专业化为重要标志的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建立龙头骨干企业、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力争新增产值超亿元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规上企业16家、股改挂牌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加大重点细分行业培育力度,打造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家以上,新增“品字标”企业1家。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基本出清亩产税收3万元以下企业。加大建筑业高等级资质龙头企业培育引进力度,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深入推进小微企业新三年成长计划,积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

  优化改善创业环境。积极回应企业需求,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注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措施及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运行实效。发挥应急周转金、政策融资担保、产业基金的作用,有效破解融资难问题,不良率和关注类贷款占比稳定在低风险水平。积极开展“深化拓展‘三服务’,凝心聚力‘十四五’”活动,健全完善涉企部门联系企业全覆盖常态化机制和问题解决闭环管理机制,打造“三服务”2.0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新材料、新技术前沿产业,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搭建服务平台,强化高质量发展智力支撑。

  (三)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首要工程,全力集聚有效投资新动能。坚持“项目为王”,认真谋划、招引、落地、开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努力实现项目建设体量质量齐头并进、早见成效。

  抓实招商引资。实施全员招商、探索专业招商、致力精准招商,聚焦主导产业和开发区块,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坚持好中选优、质量为上,让更多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落地磐安。做深做实“磐安人经济、磐安籍人才”两篇文章,大力实施“磐商回归”工程。全年力争签订正式投资额120亿元以上,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以上,其中20亿元以上文旅康养项目2个、3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5个、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5个,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

  快速推进项目。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省市集中开工项目全面入库、政府重点投资项目和产业项目全面完成年度目标,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流岸水库、杭温高铁、G351安文至马宅(磐安段)等重大项目建设,启动杭温高铁连接线(云山至后力段)改建工程,完成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前期管理,扎实推进G351安文至墨林段、方镜线方塘至尖山段、杭绍台高速连接线胡宅至尖山段、三门至江山公路双峰至新渥段等项目前期,完成新渥水厂、台地污水处理一体化工程等项目可研编制。谋划省市县长工程项目4个,落地2个以上。

  强化要素保障。严格把握技术标准,加速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岭口畈完成工程建设并验收,斐湖畈、栗岭畈、荷花塘畈基本完成建设,其他区块完成80%以上工程量。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消化批而未供600亩、低效用地再开发400亩、盘活存量300亩、建设用地复垦180亩。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实现小型项目审批“最多20个工作日”。完善“标准地”出让指标确认制度和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保障体系和资金管理机制。积极搭建多方合作平台,拓宽多元投资渠道,努力破解建设资金要素瓶颈。

  (四)坚持把改革开放摆在核心位置,不断激发赶超发展新动力。坚持向改革要红利、向试点要效益、向开放要活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能。

  深化数字化改革。把数字化改革贯穿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打破“数据孤岛”“信息壁垒”“业务障碍”。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证照分离”“无证明城市”改革,优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精简审批与办事流程,让“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成为常态。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改革,完善“掌上办事”“掌上办公”“掌上治理”三大平台,全面实现部门间办事应网办尽网办,推进群众、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办理。科学规划、有序推动“智慧磐安”建设,完善“一图三色五指数”智治平台,推动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探索“生态富县”新路径新举措,率先建立“生态富民”评价体系,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增值,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加快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推动矿砂资源竞争性出让,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拓宽增收节支渠道,完善绩效评价机制,持续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和政府债务风险防控能力。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激活农村资产资源,深入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行动,强化系统集成应用。

  创新区域协同发展。优化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推进新老城区同城化、台地区域一体化、环大盘山区域协同化发展,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实施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工程项目。深化山海协作升级版,打造金磐开发区“飞地经济”全国样板,继续推进磐安—普陀山海协作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完成东阳磐安“消薄飞地”项目建设,争取在沪杭等地开辟“人才科创飞地”。加强对外交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参展会、拓市场,提升我县经济主体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五)坚持把城市赋能作为重要支撑,加速提升品质山城新形象。立足磐安实际和发展需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产城融合,争创新型城镇化试点县。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完成九大区块旧城改造任务,完成拆迁户回迁安置,推进核心区块主干道系统提升改造,谋划建设综合停车场。推进城南、西山三期、后坞、桃花坞等区块开发;持续开展住人危房改造和住房特困户安置工作;有序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加快推进老城区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工程,完成部分桥梁拼宽和浙江之心桥、祗玉阁等重要节点建设以及海螺山、西山、花台山等山体公园生态修复。科学制定规划和政策,有序推进城郊村改造,合理引导异地搬迁,促进人口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

推进城市产业赋能。依托宝龙广场商业综合体和青创园等载体,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步行街、购物中心等商业形态,提高产业集聚度,发展夜间经济,拉动消费升级,推动产城人文景融合发展。加快云山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环白云山康养旅居综合体、云海方舟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城市公园和酒店集群,不断提升服务接待能力和品质。加快江南药镇从“创建1.0”向“升级2.0”迈进,推动中华中医药文化博览园、养心湖综合体等项目落地,打造全国中药产业振兴发展新高地。科学规划、有序推进杭温高铁、金台铁路站场建设,合理布局产业和服务功能,形成城市经济新的发展平台和增长点。抓好尖山镇省级小城市试点建设,推进古茶场文化小镇重点项目落地成形。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突出以人为本理念,以精细化、智能化为导向,在数据汇集、系统集成、联勤联动、共享开放上下大功夫,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城区乱搭乱建和周边山体环境,全面改善市容市貌,成功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查。完善物业管理模式,引导良好生活习惯,提升群众居住品质。以供水一体化、高铁连接线等重点项目实施为抓手,加快新老城区同城化进程,不断理顺体制机制,实现公共服务、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管理、产业布局等资源共建共享。

  (六)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战略牵引,共同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立足基础优势、主动拉高标杆,全面实施新时代美丽乡村“六大行动”,使磐安农村更具吸引力、农业更具竞争力、农民更具幸福感。

  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认真编制新时代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三级联动,六美同创”,努力打造点上精致、线上出彩、全域美丽的乡村新风貌,争创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以整体规划为引领,以“微改造”为重点,以农村环境整治为突破,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新时代美丽乡村样板,创建省级美丽乡村风景线1条、示范乡镇1个、特色精品村3个、达标村54个,新增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历史文化重点村各1个;巩固提升美丽庭院2000个以上,打造美丽田园5个、美丽景区1个;高品质建设美丽公路30公里、珍贵彩色森林2000亩、美丽河流1条。加快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新渥、双峰争创省级样板,玉山、盘峰争创市级样板。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8个万亩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推动农业“规模化、品牌化、生态化、效益化”发展。完善“万元系列”农业增收模式,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特色农业全产业链1条,新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推进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化建设,新建省级现代农业服务中心1家、产业农合联1家。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打造“数字三农”基地5家以上,提升乡村服务的数字化水平。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两进两回”机制,引进乡村休闲新业态5个以上。压实“米袋子”“菜篮子”负责制,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供应,推进玉山、尖山两个规模养猪场建设。

  实施富民增收行动计划。制定出台农家乐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办法,实现政策整合、工作叠加、效益倍增,提升农家乐、民宿、共享农屋发展水平,特色化打造“磐安山居”农家乐30家,新增银宿级以上民宿3家,力争全县农家乐经营收入达3.5亿元以上,争创“全省农家乐第一村”。建成磐安小吃研究院,新增“磐安小吃”门店30家以上,从业人员2000人以上。开展集体经济提升行动,年集体经济总收入20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行政村达83%以上。坚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

  (七)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立县之本,充分彰显全域美丽新风貌。高标准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更大力度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和成果管护,力争再夺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县。

  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按照多规合一要求,高水平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加强生态系统建设,促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继续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试点工作,合理设置自然保护地类型,划定地类边界和功能分区,拓展开发空间。开展常态化森林保护,玉山镇、仁川镇创建省级森林城镇。

  健全生态环保机制。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土地资源节约和保护制度。制定生态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立乡镇(街道)出境水质达标奖惩办法,强化公检法环联动执法,形成“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恶果严惩”的生态管护体系。探索建立乡镇(街道)向同级人大报告、重点职能部门向县委县政府述职机制,形成协同配合、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局面。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深化“五水共治”,巩固全域“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成果,稳定实现“全域Ⅱ类水”。强化重点行业及重点区域废气治理,开展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重点整治,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保持在2.5左右。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开展“近零碳排放”试点工作,创建“无废城市”。健全完善垃圾分类体系,以“双零三百”为目标,建成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个、示范村2个、示范商业街1条。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创建A级公厕4座。加强“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创建1—2条省、市级精品示范道路。以争创“无违建县”金银铜牌为抓手,继续开展非法“一户多宅”整治,全面处置存量违章、防止新增违建。

  (八)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积极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多渠道扩大服务供给,不间断提升服务质量。

  持续加大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教育工程项目建设,县职教中心、安文小学初中迁建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电大搬迁和壶厅幼儿园建设,开展凤凰书院提升改造、深泽小学改扩建等项目前期,谋划浙八味幼儿园建设,实现空调进教室全覆盖,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继续推进“一校一品”德育建设,实施校园文化精品培育工程。深化产教融合,实现职教人才培养和企业用工需求有效对接,提高本地就业率。

  扎实推进健康磐安建设。完善“医共体+”体系建设,提升县域医共体服务水平,家庭医生签约率达40%以上。加快改善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完成县中医院迁建工程、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建设和县妇保院50%工程量;启动冷水卫生院建设。开展浙江省健康促进县建设,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以大盘山医养中心为引领,全面推广“医中延养、养中融医、医养协同、送医助养”四种模式,力争医养结合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积极打造文化磐安品牌。加快县乡村三级阵地网络建设,实施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4个、乡村特色馆10个以上,争取开工建设县文体中心。推广图书馆“1+N”模式,实施图书馆提升改造二期工程,新建社区和基层分馆5家。以“婺州南孔”金名片为龙头,积极融入浙江诗路建设,加强对中药、茶、儒、非遗等磐安文化的保护挖掘和研究利用,解码文化基因重点元素10项,全方位讲好磐安文化故事。优化体育设施布局,完成省运会场地建设,举办省级以上赛事5场。

全面夯实社会保障基础。扎实开展稳就业工作,完成技能培训6000人次,保持“无欠薪”成果,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推动城乡居民医疗、大病保险、养老保险精准扩面,参保率保持在99.5%、85%和99%以上,完成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规范低保动态管理,稳步提高低保标准。优化敬老院布局,建成新渥敬老院,完成康养联合体试点工作,建设社会工作站3个,完善智慧养老系统建设,提升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服务能力。继续实施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提升困难老年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全面推进“残疾人之家”星级建设,打造残疾人温馨家园。完善县乡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村饮用水长效运维管理机制,确保让老百姓喝上安全优质水;谋划建设一批水源保障工程,提升规模化供水率。

  切实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持续开展“打树强促”专项行动,依法打击盗抢骗等危害百姓安宁的犯罪行为。提升县乡村三级矛调中心建设质效,全面推行“山城管事+基层治理”模式,抓实基层治理网格员、助企服务指导员、民情民访代办员“三大员”队伍建设,深化“5560调解团”模式,推广建立村级“美好家园参事会”,积极做好信访积案、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扎实做好消防、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隐患治理,做好防汛救灾等应急管理工作,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全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争取平安创建十七连冠。

  各位代表,我们将继续按照“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的要求,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同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做好统计、民宗、档案、气象等工作,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加强国防动员教育和军民融合工作,深入开展“双拥”活动。

  四、全面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

  各位代表,完成2021年目标任务,关键在干,重在实干。我们将努力营造有压力、有动力、有斗志、有激情的工作氛围,持续深化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提升县域治理现代化水平,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便民服务最优、机关效能最高的“两优一高”示范县。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升忠诚履职能力。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突出党建统领,全面加强政府系统意识形态建设,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强化政府班子建设,切实做到党委有要求、人民有呼声、政府有落实、件件有回应。

  (二)主动担当作为,提升高效执行能力。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全面实行清单化管理、闭环化推进、责任化落实、时限化督办,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工作落地见效。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和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不打烊”的数字政府和“信得过”的诚信政府。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绩效考评体系,着力锻造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

  (三)坚持依法行政,提升科学决策能力。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坚决做到依法行政、执法公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职尽责,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建议提案。加强审计、司法、监察、统计、群众、舆论监督。深入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扎实推进行政执法改革,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争创法治政府建设优秀县。

  (四)强化正风肃纪,提升干净干事能力。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力抓好各级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堵住浪费漏洞。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土地招拍挂、工程项目招投标、砂石资源处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全力打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生态。

  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目标昭示新希望,新任务期待新干劲。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磐安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尽力尽责为磐安谋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奋力谱写磐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开创“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磐安县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秘书处 2021年1月19日印发

  名 词 解 释

  P3.“五园”:指生态茶园、精品果园、放心菜园、特色菌园、道地药园。

  P3.“观星台”:是省政府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平台,用于展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标志成果。

  P4.“揭榜挂帅”:把需要的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张出榜来,通过科技专家揭榜,破解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难题。

  P4.“六清零一推进”:“六清零”即人均年收入9000元以下农户清零,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户和无房户清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困难群众清零,低收入农户“零就业”家庭清零,在校困难学生清零,集体经济薄弱村清零;“一推进”即推进项目建设(农饮水项目、扶贫项目)。

  P5.“文化六送”:送戏、送书、送展览、送培训、送电影、送讲座。

  P5.“5560专家调解团”:发挥55—60岁转职级管理干部经验丰富、业务精通、人头熟悉、精力集中的优势,组建专家调解团,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

  P6.“六无善治”:无案、无访、无讼、无邪、无赌毒、无亡人事故。

  P6.营商环境“10+N”:指企业开办、用电报装等10个材料时间成本可量化指标和若干个支撑性指标。

  P6.“证照分离”:指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各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审批的改革,旨在推动“照后减证”,大幅减少行政审批,着力解决企业“准入不准营”问题。

  P6.信用“531X”工程:“5”是指企业、自然人、社会组织、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五类主体;“3”是指公共信用指标体系、综合监管责任体系、评价和奖惩三大体系;“1”是指全省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平台;“X”是指在行政审批、行政监管、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政务事务等若干领域的应用。

  P6.一图三色五指数:“一图”指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战图;“三色”指根据工作完成情况用绿色、黄色、红色三种形式进行预警提醒;“五指数”指经济指数、平安指数、生态指数、民生指数、先锋指数。

P6.“1135”限时办结制:第一个“1”即第一时间响应,即时受理;第二个“1”即除重大复杂事项和法律法规有相关办理期限规定的事项外,乡镇(街道)部门间办事一般1个工作日内办结;“3”即涉及联办事项一般3个工作日内办结;“5”即需班子集体讨论事项一般5个工作日内办结。

  P6.“浙里办”:是一款APP,基于浙江政务服务网一体化平台,囊括“掌上办事”“掌上咨询”“掌上投诉”三大核心功能板块,以及查缴社保、提取公积金、交通违法处理和缴罚、缴学费等数百项便民服务应用。

  P8.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P11.两区五园两镇两站场:“两区”指磐安工业园区、金磐开发区;“五园”指数字经济、中医药健康、信息制造、汽摩配、塑料制品五个“园中园”;“两镇”指江南药镇、古茶场文化小镇;“两站场”是杭温高铁站场、金台铁路站场。

  P13.“219”议事机制:每月21日上午9点,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召开村居治调主任(专职网格员、山城管事员)例会,商议当月平安综治维稳有关工作。

  P13.“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P13.“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P13.“四项投资”:民间项目投资、交通运输投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P21.新时代美丽乡村“六大行动”:打造活力乡村、兴旺乡村、秀美乡村、智治乡村、淳美乡村、甜美乡村。

  P21.“三级联动,六美同创”:“三级联动”是指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联动建设,“六美同创”是指美丽庭院、美丽河流、美丽公路、美丽田园、美丽森林、美丽景区创建。

  P21.8个万亩特色农业基地:万亩中药材、万亩生态茶园、万亩旱粮、万亩瓜果、万亩高山茭白、万亩中蜂养殖、万亩茶籽油、万亩水稻。

  P21.“万元系列”:一亩药材万元钱、一亩茶万元钱、一亩蔬菜万元钱、一亩水果万元钱、一亩食用菌万元钱。

  P22.“两进两回”: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

  P23.“近零碳排放”:指绝对碳排放总量接近于零。

  P23.“双零三百”:生活垃圾零填埋、垃圾总量零增长,城乡垃圾分类覆盖面100%、资源化利用率100%、无害化处理率100%。

  P25.“适老化”:目的是解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方便,增强老人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改造主要包括建筑硬件改造、家具家装改造、辅具配备、智能化用具配备等四个方面。

  P27.“三重一大”:即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