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0年康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6-24 22:06   责任编辑:www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0年6月4日在康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康县人民政府县长 文元旦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

  去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各种风险挑战叠加的复杂形势,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和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任务,着力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县实现整县脱贫退出摘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实现。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2.94亿元,增长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2亿元,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14亿元,增长16%;受减税降费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98亿元,下降1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9亿元,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42元,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40元,增长9.9%。

  一年来,我们抓关键、破难点,扶贫事业进入新阶段。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举全县之力决战脱贫攻坚,全年退出贫困村85个,累计退出贫困村200个,占全县贫困行政村的98.5%,减少贫困人口2827户10581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4875人,全县贫困发生率降至0.61 %,整县脱贫目标如期实现。投入资金5821万元有效解决了7.7万人饮水问题,全县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404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农户住房安全覆盖率达到100%。易地扶贫搬迁自查问题整改全面完成,产业发展、拆旧复垦、服务保障工作成效明显。注销吊销僵尸合作社427家,整顿提升689家,规范运营的合作社达到522家,合作社的带贫能力进一步增强。县富民产业公司以产定销、壮强补空扶弱示范引领作用初步显现。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46亿元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一批设施袋料食用菌栽培、规模养蜂养鸡等产业基地初步建成,产业扶贫拉开了架势。新发展扶贫车间33家;累计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3443个;完成各类劳动技能培训9966人、职业技能鉴定4885人,输转农村劳动力5.86万人(次),创收14亿元。中央和省市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全县345所村卫生室全面达标,教育、医疗、社会兜底政策落实更加到位。省内各方投入脱贫帮扶资金1877.5万元,帮办实事7120件。青岛李沧区当年投入各类帮扶资金6113万元,东西扶贫劳务协作、产业合作、人才交流等项目深入推进。中建集团当年投入各类资金2508万元,帮建的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园一期工程建成投用。通过不懈努力,贫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奔小康的劲头越来越足。

  一年来,我们抓统筹、调结构,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粮食总产量达到3.63万吨,农业增加值达到4.11亿元,增长6.1%;新增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面积5.5万亩;完成低产园改造15万亩;核桃、花椒产量分别达到7392吨和726吨;发展袋料食用菌1000万袋以上,中蜂养殖5.7万箱,特色农业年度发展目标基本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康县太平鸡顺利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田园综合体项目有序实施,联盟经济和“三变”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加快发展工业经济,认真落实一企一策方案,独一味公司等重点企业运行良好。兴源土特产、满福农产品开发公司入选首批国家级重点扶贫产品供应商名录。独一味智能化改造项目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用。康县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新增入园企业1户,产业孵化园项目、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管理层级有望提升。新增中小微企业30户,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13.9亿元,比增5.3%。新注册商标66件,累计达到473件,全县产业品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花桥温泉酒店开工建设,新创建民宿客栈8家、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分别达到320家和70个。岸门口古村康养旅游区、王坝生态民俗旅游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300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康县荣获“美丽乡村旅游名县”称号。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全面实施,各类网店达到1613家,“遇见康县”“康县山珍”电商公共品牌成功上线运行,电商年销售额达到3.82亿元,全县有2.3万名贫困人口依托电商发展产业、增加收入。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城乡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广、步子越迈越大。

  一年来,我们抓管理、提形象,城乡建设呈现新成效。加快推进城市提质扩容,1471套棚户区改造工程、阳坝镇中心广场等16项城建项目进展顺利,城区民用天然气工程等一批市政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0.96%。持续推进城区拆违治乱提质专项行动,累计拆除城区违章建筑1800余宗、依法收回城区违占国有土地22亩;深度实施农村“拆危治乱”专项行动,拆除各类农村危房2.26万间、残垣断壁1.56万米,复垦面积341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新建成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000座、农村社区公厕34座。新建美丽乡村60个,全县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97.7%,1镇12村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康县珍爱茶山上榜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花桥村入选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全县作为“农村环境治理的西部先锋”登上《农民日报》头版头条,被评为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的地方。“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会址落地康县。持续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建成9个农村垃圾焚烧处理项目、21个污水处理项目。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省级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显著。“明窗亮灶”“家洁院净”和“花满康城”行动深入开展。通过持续加大投入,城乡居民的生活条件越变越好,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一年来,我们抓重点、强措施,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全力以赴促前期、争资金、广招商、抓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大幅增长。全县145个贫困村和58个深度贫困村通畅工程全面竣工,豆坝至店子公路“畅返不畅”整治项目建成投运。G345康县工业集中区过境段工程、X500豆坪至武都黄坪公路、县城至玄麻湾市政道路等重大交通项目进展良好。康居名府商住楼项目、城区棚户区改造等重大城建民生项目稳步推进。阳坝湿地公园热气球瞭望哨项目、百鸟园科普项目基本建成,世行贷款二期阳坝子项目建设进展顺利。4处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全面完工,12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进入全省“三年行动方案”项目库。累计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2项9.17亿元,到位资金4.89亿元。康洛11万伏手拉手输电线路工程、4G基站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望关至略阳高速公路项目已批复立项,省交通厅宣布将在今年前半年开工建设。通过全力推进,全县的基础设施又有了新的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我们抓治理、严保护,生态文明有了新进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抚育管理5万亩以上,补植补造3万亩,义务植树85万株,人工种草2040亩,天然林管护127.4万亩,新建绿色通道52公里。乡村绿化美化示范县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加强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4.11万亩,全县耕地保有量达到65.93万亩。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战役。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任务全面完成。规范散煤质量与市场管理,年度燃煤锅炉淘汰整治、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和清洁能源推广任务全面完成。城区污水收集管网改造项目、阳坝镇污水处理工程和长坝旅游核心片区污水处理项目加快实施,新建城区污水管网8.92公里。全面推行河湖长制,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施城区水源地、大堡等乡镇水源地保护工程,城乡饮用水质安全得到保障。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严防死守土壤重金属污染。加强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深入开展“绿盾2019”专项行动,“绿盾2017”4个反馈问题全面完成整改。压茬推进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信访案件办理,自然保护区矿权退出、违建别墅和秦岭环境问题清理整治任务全面完成。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重点生态县环境质量考核全面达标。通过持续修复治理,我们康县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

 一年来,我们抓改革、促开放,发展环境得到新优化。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政府机构改革目标如期完成。深入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大幅压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四办”改革,累计有710项事项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各类办件办结率达到99.95%,行政审批办件量位列全市第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电子营业执照和“证照分离”制度全面推开。全年新增市场主体937家,个转企升级92户,信达经济开发公司、兴城房地产开发公司投融资能力明显增强。稳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特许经营和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成效明显。金融服务不断创新,累计发放“产业贷”3935万元,市“资金池”增信贷款累计达到4925万元,年末县内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6.77亿元,“5.12”农村居民住房重建贷款回收率达到96.76%,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回收续贷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累计完成林权流转16万亩、林权抵押贷款3100万元,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进展良好。扎实推进“三变”改革,土地确权颁证覆盖17.9万农业人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农村“三权”抵押交易平台建成投用,为“三变”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县共有355个农村经营主体参与“三变”改革,农户入股资金达到249万元,累计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4.23万亩,全年各类分红收入达到209.8万元,1700户农村人口由农民变成了股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层卫生院绩效工资制度改革顺利推进。通过深化改革,发展的潜力进一步激活,发展的动能进一步增强。

  一年来,我们抓民生、强保障,群众生活再上新台阶。全年支出到民生领域的各类财政资金达到14.96亿元。办结省市县列民生实事21项,城区15座公厕建成投用,城区夜市搬迁完成年度任务。加大就业引导和政策扶持,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1851人。完成57所学校标准化建设,控辍保学持续加强,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线率稳步提升,中学六科合格率位居全市第2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省级诊断调研。村级卫生室、合格村医和乡镇标准化卫生室按标准实现了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应签尽签。建成医养结合中心示范点4个。人口和计生服务工作稳步发展。医保基金安全运行,医保报销率逐年提高。深入推进“双安双创”行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康县市场监管局城关监管所获评“全国先进”。新建成农民健身工程10个、村级综合文化广场145个、村史馆10个,康县“乡村舞台”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名单。注册成立乡村文化旅游公司8个,创建文化产业示范点3个,民营文化产业总资产达到1.93亿元,增长21%。稳步推进科技工作,设立“三区”科技人才康县工作站,申报科技专利9件。改建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个,维修改造农村五保家园18个,康县中心敬老院投入运营,碾坝中心敬老院项目进展顺利。双拥共建不断加强。基本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全覆盖。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完成。为54名农民工讨回工资33.3万元。4500吨县级储备粮轮换任务全面完成,10万吨粮食储备库建成投用。防汛减灾工作全面加强,应急除险救灾能力明显提升。持续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七五”普法宣传教育纵深推进。通过持续聚焦民生和综合治理,全县的公共服务事业逐年改善,城乡群众的生命财产更有了安全保障。

  一年来,我们抓作风、提效能,政府建设展现新气象。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个意识”进一步树牢,“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十项便民措施”全面落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压茬推进工作落实,政府效能不断提升。76件人大代表建议和86件政协委员提案全部办复。全面加强审计监督,严肃扶贫领域执纪问责,从严查处腐败和不正之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持之以恒整治“四风”。通过强化压力传导,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全县干部职工的作风进一步明显好转。

  各位代表,面对今年1月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把疫情防控作为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一方面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抓疫情防控,另一方面把确保社会秩序稳定作为第一责任,采取综合管控措施,消除公众恐慌情绪,组织商贸物流企业拓宽供货渠道,加强群众生活物资平价供应,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面袋子”“菜篮子”,全力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同时,我们结合全县疫情发展形势,按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要求,严格落实中央省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及早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我们坚持分类分批、因企施策,制定了“一企一策”复工复产方案和疫情防控预案,扎实开展“百企千家万户,问情纾困保发展”专项行动,认真落实援企稳岗政策,加强财政税收和金融信贷支持,实行不见面审批,减轻企业负担,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切实保住市场主体。积极推进项目开复工,实行重大项目包抓责任制,“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会址、城区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适时组织开展春耕备耕,确保了农业生产不误农时。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深入推进“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全面整改各类问题,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积极落实促消费稳增长措施,组织推进“同城配送”,集中开展“直播带货”活动,帮助农民销售滞销农产品,有效促进了市场消费。全力做好农民工返岗复工,积极开展春风行动暨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招聘活动,为外出务工人员开具电子健康证明,落实交通补助,推行“点对点”一站式输送,千方百计保就业。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恢复好转。

  各位代表,去年经济社会发展和今年疫情防控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极不容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成绩凝结汗水,发展任重道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大,发展脱贫产业任重道远,脱贫成果还需进一步巩固提升;经济总量偏小,农业产业链条还不完备,工业经济底子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新动能的任务繁重;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产业项目偏少,新增长点不多,促投资、稳增长的压力依然很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仍有欠缺,民生改善、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和社会治理领域尚有许多短板需要补齐;营商环境还需优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工作还没有很好完成。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迎难而上,采取更加务实有效的举措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及总体考虑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为“十四五”发展谋思路打基础之年,更是我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康县的关键之年,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非常艰巨。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坚持以推进“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会址项目建设和加快实施望略高速公路为牵引,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崛起,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落实“433”重点工作,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康县,与全国全省全市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综合研判形势,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中美贸易战对经济影响冲击很大,促投资稳增长难度加大,消费市场低迷萎缩,中小微企业困难增多,保民生稳就业的任务艰巨,我们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压力增大。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不仅“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会址和望略高速项目落地我县,而且我们还面临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中新南向通道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并有中央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抗疫特别国债等扩大投资的利好政策及中央省市应对疫情影响保就业、保企业、促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加之我县多年发展的坚实基础和良好势头,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抓住用好重大战略机遇,善于化危为机,努力把国家政策红利转化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我们就一定能够闯过难关,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根据中央、省市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和有关工作部署要求,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我们对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今年要把“六保”任务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全力保企业、促消费、扩投资,确保经济在稳的基础上有较好的发展,努力实现全县经济增速与全市保持基本一致;城镇新增就业15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速;剩余贫困村全部退出、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三、今年的重点工作

  今年已经过去5个月,下一阶段要在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紧扣“观大势、谋全局、抓重点”这一核心要义和重要思想方法,坚持长短结合、软硬兼施,注重统筹谋划、系统发力,抓紧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竭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巩固整县脱贫成效,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坚定决胜信心和必胜信念,抓好脱贫成果巩固提升,奋力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立足2019年整县脱贫摘帽基础,全面落实“四不摘”政策规定和挂牌督战要求,深入推进“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巩固提升专项行动,彻底整改各类反馈问题,聚力完成未退出贫困村和未脱贫人口的退出任务,持续提升贫困村“两不愁三保障”质量水平,进一步改善贫困人口多的非贫困村硬件设施条件,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监测户和边缘户稳步增加收入,持续扶持扶贫产业做大做强,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两通”交通脱贫攻坚兜底性任务,提前做实做细各项基础性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全力拓展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为实现稳定脱贫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全力抓好脱贫产业发展。坚持分类指导、因户施策,按照每亩3000元、每户10000元的标准要求,大力发展食用菌、辣椒、养殖等短平快产业,积极发展“五小”产业,巩固提升核桃、中药材等传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订单生产,进一步扩大贫困村扶贫产业示范点、具备条件村扶贫产业示范园、集中连片区域扶贫产业带建设成果。持续落实产业扶贫政策,监管用好合作社、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完善入股分红机制,让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加大劳务扶贫协作,全年完成劳务技能培训8500人、职业技能鉴定1200人,输转农村劳动力5.7万人(次)以上、创收14亿元以上。深化推广“宕昌模式”,着力促进产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农金室”“扶贫车间”规范运营,有效促进现代农业固本强基。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风险。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开展智志双扶活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自我发展、勤劳致富。持续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管理,更好发挥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公益性岗位常态化管理。深化东西扶贫协作和定点帮扶,积极推进“陇货入青”“陇货入粤”等产销对接,通过订单采购、举办节会、产品推介等方式,持续加强消费扶贫。推动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扶贫项目、资金、措施落地见效。继续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巩固大扶贫格局。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协同推进“五个振兴”,科学编制实施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做大做强特色现代农业。着力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提升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严格控制耕地红线和永久性基本农田,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对标抓好“四棵摇钱树”“四个特别特”“麻辣香甜”产业,深入推进阳坝和长坝产业强镇项目建设,发展设施蔬菜1500亩、辣椒5000亩、油菜2万亩、中药材5200亩、袋料食用菌1000万袋。加快推进“四个特色养”,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个,养殖中蜂1万箱、生态放养鸡10 万只、牛羊猪4.5万头。建设田园综合体2个。聚力推进绿色生产、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抓好两个“三品一标”,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个以上,新建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高标准示范点20个以上。加快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以成功举办“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为牵引,重点抓好会址项目建设,集中对长坝花桥、望关贯上等30个重点村精品打造,对云台街道、两河丁山等12个村提档升级,高标准完成阳坝大沟、平洛梁山等8个行政村和157个自然村美丽乡村建设清零,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加快“论坛”活动沿线乡村风貌改造,统筹推进山水林田路房整体改善。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三大革命”和“六大行动”,全面清理城乡卫生死角,加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理整治,完善和规范运行乡村垃圾环保焚烧设施及污水处理站,压茬推进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成果,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抓好农村“三拆三清”工作,营造宜居适度生活空间。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和村庄修补“双修”工程,发掘并载体化活态化展示好特色文化特别是农耕文化,彰显村庄个性特色,聚力提升与营销推广“食、游、娱”等乡村传统产业,让美丽乡村更美丽、更具经济价值和良性互动可持续性。积极倡导乡村文明新风。严格执行城乡规划审批管理制度,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有序提升城乡建设管理品质。持续推进管理创新,完善长效管理和乡村治理机制,着力提升美丽乡村和农村公共管理水平。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大农村普法力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农民改进家庭卫生,革除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实现治理有效、和谐发展。

  (三)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城镇加快转型发展。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走新型城镇化路子,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全力加快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全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确保各项规划编制任务提前高质量完成。认真落实“三重”“三一”要求,以县城至玄麻湾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等13个总投资97亿元的省市县列重点项目为重点,全力实施好14个总投资15.2亿元的续建项目、59个总投资103亿元的新建项目,力争当年实施各类项目73个以上,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抓好新基建项目建设,新建5G基站80座,力争实现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按照投产、建设、开工、争取、谋划五个一批要求,深度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城区二期供水工程等14个具备条件的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储备的要素俱备项目总投资常年保持在100亿元以上,为项目上马、资金落地、扩大投资夯实基础。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实效。紧盯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导向、瓶颈制约、短板差距和潜力优势,以互利双赢为目标,以优惠政策和资源优势为牵引,以农特产品种养加工、现代制药、新型建材、商贸服务、文化旅游为重点,加强宣传推介和组团、驻点、定向招商,创新招商合作方式,加强意向项目跟进衔接,积极引进战略投资、先进专利技术、轻资产投资和专业管理服务,改进招商项目服务方式,力促一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7亿元以上。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聚力加快城西星级宾馆、蚕桑中心与食用菌中心及康南林场棚户区改造、城区天然气输配扩容、城区污水管网延伸改造、夜市搬迁、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等市政项目建设进度,着力推进老城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城西新区孙家院棚改安置楼、应急指挥中心和三官建材市场等项目建设,加快重点规划区前期规划设计,积极争取铺设道路管网,促进城市土地开发,牵引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持续实施城市“双修”工程和城区集中拆违治乱、宾馆饭店餐饮市场提标整治行动,加快停车点(场)建设,创新进城车辆管控模式,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建设“智慧城市”,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加强城区公厕建设和规范运营管理,让城区如厕更“便利”。纵深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力争再夺全国文明城市年度创建桂冠。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镇落户条件,落实进城农民市民化待遇,引导更多农村人口在城市安居乐业。全面落实因城施策调控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加快保障房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有序推进特色小镇、重点建制镇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完善“卫星”小镇的服务功能,提升承载力和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

(四)聚焦经济转型升级,增强二三产业整体实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二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结构再优化、效益再提升。推动新型工业规模扩张。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积极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力争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产业孵化园等2个续建项目和满福农产品700亩天麻种植及加工等6个新开工项目年内全部建成投产。扶持新入规工业企业1户,力争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到6户、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2户。对规上工业企业及其他重点工业企业加强运行监测和跟踪服务,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与问题,促进满负荷生产。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工业集中区道路桥梁、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孵化园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聚力把工业集中区培育成项目集聚、资源集合、产业集群的战略平台。强化政策引导、人才培训、行业联合和扶持服务,持续培育本地建筑施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做大做强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进一步优化二产结构。坚持把保市场主体摆在重要位置,逐项政策、逐户企业精准对接落实,真正使每个企业税负降下来、补贴落到位、经营好起来。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扩大销售渠道。持续抓好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账款清偿、涉企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工作。积极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中小微企业70户以上。落实中小微企业帮扶制度,点对点为企业协调解决投资、生产、经营等困难,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深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突出长坝旅游片区和阳坝景区龙头示范辐射带动,加快“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会址、温泉酒店、阳坝世行二期子项目等景区景点项目建设进度,着力做好阳坝镇区老街水韵产业三篇文章。加快完善配套设施,推进“百鸟园”科普项目、阳坝湿地公园热气球瞭望哨项目尽快开放运行,不断提升中建产业扶贫示范园、王坝生态民俗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水平。持续实施“十村百户千床”工程,推进“厕厨革命”,加快构建乡村旅游多元产业体系,新建乡村宾馆和民宿客栈20个以上,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以上。依托智慧旅游信息平台,加强美丽乡村、“天然氧吧”品牌宣传推销,提升智慧旅游服务能力。加强与“同程”“携程”等知名网站洽谈合作,聚力扩大旅游卖点,提升旅游产品热度。健全完善景区各项管理制度,改革景区收费管理模式,试点推行旅游警察制度,不断规范行业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快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创新营销模式,拓宽旅游市场,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达到3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亿元以上。持续促进商贸物流服务业稳健发展。认真落实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最大限度释放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培育壮大新兴消费、升级消费,充分激发消费活力。加速商贸流通企业全面复商复市,多措并举促进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健康发展。鼓励企业联合促销,组织开展家电家具下乡、以旧换新、让利优惠等促销活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办好各类促销节会,激活乡村旅游,激发旅游消费。鼓励发展网络教育、智慧家居、文旅康养等新业态,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发展电商,从实践中发掘电商人才,培养扶持电商大牛,精选培育爆发力产品,强化支撑体系建设,在巩固传统平台电商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交电商、新媒体电商、内容电商和短视频风口电商,发挥好“直播带货”效应,放大线上线下销售,搞好同城配送,努力扩大农特产品消费。

  (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切实加大生态系统建设保护。主动融入全省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坚持以涵养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重点,加强水土保持和山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加大森林、湿地、河湖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力度,聚力构建南部秦巴山地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义务植树绿化行动,统筹抓好重点公路沿线绿化,实施城区重点路段、公园广场、住宅小区、村庄内外等区域绿化工程,新植树造林9732亩,栽植行道树40公里,进一步筑牢生态屏障、彰显生态特色。持续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抓好城市扬尘管控和低空面源污染治理,坚决完成锅炉淘汰、煤炭市场管控等硬性任务,持续整治秸秆、柴草野外焚烧行为,加快土炕改造和天然气进万家步伐,推动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坚决整治“河道四乱”,加强禁养区监管,严厉查处打击破坏污染河道、沟道生态环境行为,加快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和岸线保护及利用规划,抓好水电站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纵深推行河湖权改革,规范水投公司河道资源开发利用,切实做足“水”“岸”两篇文章。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治理。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健全完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巩固深化河湖长制,推行实施林长制。加快实施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深入开展环境隐患风险排查整治,持续抓好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生态环保不出任何问题。着力构建十大绿色生态产业体系。积极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中医中药、循环农业、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先进制造等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加快建设一批特色种养、循环农业、加工增值项目,扶持智慧城市、电信普遍服务等数据信息产业发展,争取实施中药材仓储物流、精深加工等中医中药产业项目,聚力打造特色鲜明的县域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推进八大创新、提升五力、解决四大结构性问题的要求,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全面落实各项重点改革任务。巩固扩大政府系统机构改革成果,积极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促进行政管理体制合理有序、高效运转。推进“办事不求人”改革措施落细落实,打造“放管服”改革升级版;巩固扩大“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成果,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各项任务,着力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审批管理服务机制;深化以联审联批、并联审批、多评合一、区域评估等为主的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确保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项目办结率稳定在100%。进一步规范简化各部门审批事项,让群众和企业通过一个窗口、一个电话、一个网页高效便捷办完所有事项,使营商环境更优化、企业和群众少跑路,让“办事不求人”成为康县亮丽名片。全面推进农村“三变”改革,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制度,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活各类要素潜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供销社等改革,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着力防范化解各类发展风险。严格执行《预算法》,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行为,抓好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有效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实行“零基预算”,重点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全过程推进财政预算资金绩效管理,严格绩效评价和跟踪问效,确保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加强乡镇、部门单位和县属国有企业财经制度执行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加强税源培植和重点税源监控,加大土地出让金和非税收入征管力度,确保应收尽收。强化审计监督,积极做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强化财务制度、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执行监督检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使用效益不断提升。坚决整治违法建筑和违法用地,依法打击私搭乱建、阻碍征地拆迁等影响项目建设行为,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切实加强对外经贸文化合作。深挖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红利,放大“一带一路”机遇优势,落实全省“巩固东南、向西为主、深耕南向、促进北拓”开放开发战略,主动融入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东部经济带、成渝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力争在产业协作、区域发展等领域取得新进展,借东南之力强筋健体、借国际国内市场带动产出。积极举办和参加各类跨区域重大文化交流活动,更大范围展现全县开放发展的新魅力。

 (七)推动民生持续改善,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社会事业,办好民生实事,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中小学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推进农村中小学和幼儿园“厕所革命”,不断改善城乡办学条件,有效解决“入学难”“大班额”等问题,持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加强优秀教师人才培养,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规范引导和统筹推进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健康发展,聚力保持高考上线人数高质量攀升的良好势头,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服务。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普及推广电子健康卡一体化健康服务管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和疫病防控救治体系,健全疫病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防控体制机制,不断提高慢性病、重点传染病防治水平,扎实推进“健康康县”建设。加大县级医院影像、心电、病理等区域医学中心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紧缺人才培育引进,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提升城乡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保基金规范管理,稳步推进医疗保障工作。健全完善野生动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阻断野生动物疫情人际传染源。加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农民体育工程5个,力争乡镇和行政村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建成医养结合示范点3个、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个,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多元养老”服务格局。全面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推进菜篮子工程“从有到优”转型发展,加快生猪恢复生产。加强食品药品质量标准监管、市场监管和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抓好动物防疫特别是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深入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不断提高社会兜底保障、社会救助、社会事务管理工作水平。编制城区第二水源建设方案,推进城区供水管网改造扩建,有效提高城区居民用水质量和供水可靠度。全面落实应对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政策,大力推进外出务工就业、企业就业、项目建设就业、政策支持就业等多种渠道就业,确保居民稳定就业。分类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的帮扶与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持续抓好农民工工资清欠整治工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心的生活环境。深入推进“平安康县”建设,保持扫黑除恶、打击网络电信诈骗和禁毒斗争强大攻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实施“雪亮工程”,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汛、地灾、地震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着力提升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应急救援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法依规搞好统计工作,全面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畅通信访诉求表达渠道,全力维护信访当事人正当权益。巩固深化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成果,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水平。持续做好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工作。推进老龄、残疾人、档案和公益事业加快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创造性开展工作,进一步把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妇女权益维护工作做实做好。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重视职业健康安全,有效预防和遏制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2020年,县政府将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和能够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尽最大努力为群众办实办好投放“流动车辆管理所”、开通主城区公交环线、持续新建和提标改造城区环保公厕、硬化村组道路、升级改造城区公墓公路、扩大建设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造东街农贸市场下水道、延伸城区民用天然气输气管道和支线管网等8件民生实事,并落实好县政务中心“朝九晚五”便民服务制度,援助弱势群体尽力办好司法案件。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牢记为民务实清廉的宗旨,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突出政治建设,做到为民施政。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引导广大干部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工作重要嘱托,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认真抓好县委各项决策落实,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严格规范用权,做到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履行职责,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认真执行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前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及重要文件向人大常委会报备制度,全面执行人大及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监察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发挥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倾力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责任担当,做到务实勤政。始终把抓落实作为第一要事,牢固树立敢于担当、勇于攻坚的责任意识,大力倡导务实高效、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持续抓好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加大行政督查问责力度,坚决整治慵懒散软问题,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把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各级干部的重要尺度,切实增强以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的本领。全面推动政府工作提质增效,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倡导“一线工作法”,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落实主体责任,做到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自觉履行“一岗双责”,真正把主体责任落细落实。进一步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强化扶贫资金、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工程建设和公共资源等重点领域监管,教育约束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坚持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今天的康县,越来越积累了蓄势待发的后劲力量,越来越展现出广阔美好的发展前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建设幸福美丽新康县、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

  注解:

  1.田园综合体: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

  2.联盟经济:通过企业结盟的合作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而形成的经济体系。

  3.“四办”改革: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

4.“双安双创”行动:指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

  5.十项便民措施: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优化我县营商环境,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全面落实审批结果免费快递送达等10项便民服务措施。具体包括:审批结果(证照)免费快递送达、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复印件而由经办窗口现场提供免费复印、导办和志愿者服务、开展服务回访、跟踪问效、办理时限再提速、容缺受理、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优化便民服务设施、畅通投诉渠道等十项便民措施。

  6.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7.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8.两通:符合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

  9.“五小”产业: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等。

  10.农金室:农村综合金融服务室的简称。

  11.五个振兴: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12.两个“三品一标”:从产品产业的角度讲,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讲,指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

  13.三大革命:厕所、垃圾、风貌革命。

  14.六大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处理行动、畜禽养殖废弃物与秸秆资源化利用行动、乡村规划行动、农村四好路建设行动、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行动。

  15.三拆三清:清理村庄垃圾,清理乱堆乱放,清理池塘沟渠;拆除乱搭乱盖,拆除广告招牌,拆除废弃建筑。

  16.“三重”“三一”工作机制:“三重”即重点项目落地、重大产业培育、重要政策落实;“三一”即一业一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

  17.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

  18.“智慧城市”: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19.“八大创新”即体制、机制、政策、工作和科技、产业、业态、模式等创新;“提升五力”即提升企业家活力、科学家动力、劳动者能力、各级干部潜力、全要素生产率效力;“四大结构”即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

  20.零基预算:政府在编制年度财政预算支出时,对预算资金分配采取逐一审核办法,将以前分配的资金基数视为零,按新一年度工作安排和项目计划编制预算。

  21.新时代“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贯彻好的典范。

  22.“雪亮工程”:指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它通过三级综治中心建设,把治安防范措施延伸到群众身边,发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监看视频监控,共同参与治安防范,从而真正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故称为“雪亮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