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1年天水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6-25 20:00   责任编辑:www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2日在天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天水市人民政府代市长王国先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与《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同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成就。

  坚定不移稳增长求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20年生产总值666.9亿元,较“十二五”末净增196.98亿元,年均增长6%,连续五年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1.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79.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5.6%、4.5%和6.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0.92亿元,年均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9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1.7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8%和9.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5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72元,年均分别增长8%和8.6%。

  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市减贫49.78万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贫困村全部退出,两区五县全部摘帽,全省脱贫攻坚考核我市连续五年位居前列。“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稳定实现,落实教育“两免一补”等补助资金51.98亿元,惠及学生576.95万人次,义务教育入学率100%;建成村卫生室1301个,行政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改造农村危房4.02万户,贫困户危房全部清零,秦安县危房改造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32个,1.07万户5.26万人喜迁新居。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按期完工,产业扶贫基础全面夯实。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9.31亿元,落实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14亿元、特色产业工程贷款89亿元,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实现全覆盖。落实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9.26亿元,完成消费扶贫39.18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508公里,113个乡镇2491个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6648个自然村通硬化路,清水县被命名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持之以恒调结构促转型,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坚持“一产调结构、二产扩总量、三产强基础”,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8.9:24.3:56.8。实施“4+2”农业产业振兴行动,建成高标准农田76.69万亩,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10万吨以上。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产值分别达到140.4亿元、130亿元、100.78亿元和44.52亿元。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华天电子科技园、长城电工产业园、星火数控重型机床制造基地、电科院电工产品综合检测试验研究基地等项目全面建成,经开区“扩区增容”和企业搬迁改造持续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推进文化旅游首位产业发展,提升旅游品牌,完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天水大剧院、青鹃山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成投用,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07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56亿元。完善商贸流通体系,天水商贸城建成投用,天水国际陆港、天水粮食仓储生态物流园项目有序推进。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乡镇街道电商服务实现全覆盖,秦安县入选全国百家电商扶贫特色县。非公经济持续壮大,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3.4%。

  多措并举建项目扩投资,城乡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实施重大项目489项,完成投资1112亿元。宝兰客专建成通车,我市进入“高铁时代”。秦州大道、麦积山大道、东柯大道、国道310线升级改造、甘谷至麦积二级公路、洛门至水帘洞景区旅游公路、天定高速藉口出口、天水汽车西客站等项目全面完工。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万公里,等级公路占比达到99.2%。天水历史上最大的民生项目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建成通水,张家川富川水库、清水白驼60兆瓦风电等项目建成投用。城市建设全面加快,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十二五”末的56平方公里扩大到73平方公里。改造提升城区道路26条,改造人行道48万平方米,建设桥梁14座,建成停车位30014个,新华路南延段、马跑泉中心大道、红桥、天秀桥、二十里铺大桥建成通车。藉河生态治理一期二期、麦积区翠湖公园、亚行贷款城区供热管网改造等项目全面完成。建成智慧城市项目50个,城区公共场所无线免费上网实现全覆盖,我市被列为“宽带中国”示范市和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市。

  迎难而上抓改革促开放,发展动能活力有效激发。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880项,公布告知承诺事项101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市场主体达16.41万户。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盐业体制改革、城区水务一体化改革全面完成。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三变”改革成效显著,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消除。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提升,成功发行企业债券11亿元,组建了甘肃金控天水融资担保公司,10家金融机构在天水设分支机构。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增加中国驰名商标2件,组织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873项。主动对接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60项,总投资3391亿元,到位资金2003亿元,万达、东旭、世茂等国内诸多行业领军企业落户天水。天水海关设立运行,2020年外贸进出口39.3亿元,较“十二五”末翻了一番。高水平举办公祭伏羲大典暨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麦积山论坛、全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中国龙舟公开赛、“李广杯”国际传统射箭锦标赛等节会和赛事,对外知名度、影响力持续提升。

  久久为功重保护强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8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秦州、甘谷、张家川、武山、清水热源厂建成投用。建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8座,新改建污水管网215公里,成纪净水厂等5家城区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一次性投入19.8亿元,在全省率先实施了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公厕改造为重点的人居环境治理项目,解决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中节能天水循环产业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入运营,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目标顺利实现。完成营造林1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6.72%。

  千方百计惠民生促和谐,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坚持每年办成一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新建市一中麦积分校、市三中新校区等城区学校27所,建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803所,中小学D级危房全面消除,增加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3.1万个。天水职教园区加快建设,秦安“园区+走教”办学模式得到教育部肯定。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心血站完成搬迁,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20132张,城乡医保实现全面并轨。市体育中心建成投用。天水广播电视台在全省率先实现高标清同播,市博物馆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新增城镇就业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年均输转农村劳动力69万人以上,累计劳务收入突破600亿元。连续五年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标准、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水平,发放城乡低保金43.81亿元、特困供养金3.53亿元、临时救助金8.87亿元、残疾人“两项补贴”2.87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9.55万户,改造面积974万平方米。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市和清水县被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持续加强。我市进入全国三个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试点城市之列。张家川县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提升,食安天水建设稳步推进,应急救援体系不断完善。扎实推进平安天水建设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驰而不息转作风提效能,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坚决服从市委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深化“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政务诚信建设年”活动,政府执行力、公信力持续增强。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办理答复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1037件、政协提案1239件。圆满完成“七五”普法,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议法规案4部。坚决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四察四治”专项行动,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精简会议文件简报,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全市政府系统无纸化办公实现全覆盖。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有序开展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生产总值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2.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

  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及时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一级响应,精准落实联防联控措施,12名确诊患者全部治愈,4批次组织32名优秀医务人员驰援武汉,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在全省率先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第一时间制定“六保”工作方案和促消费扩内需“1+8+1”方案,落实减免延缓、援企稳岗政策,减免税费8.38亿元、电费5599万元,为企业协调落实贴息贷款7.08亿元。投入促消费资金1亿元,带动消费32亿元,较短时间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

  脱贫攻坚战圆满完成。扎实开展挂牌督战,剩余2.1万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9个贫困村达标退出。开展“3+1”后续清零和“5+1”专项提升行动,“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部清零。聚焦疫情影响,强化就业扶贫,落实劳务输转奖补资金1.1亿元,输转贫困劳动力36.39万人。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兜底保障,天津市政府、中车集团等对口帮扶单位支持帮助我市各类帮扶资金3.62亿元。农村低保群众和特困供养人员实现应保尽保。

  项目建设亮点纷呈。三个清单项目完成投资502.73亿元,省市列70个重大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80.49亿元。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项目获批立项,并启动试验段建设。天水南站新增动车组存车线建成投运。天松公路维修改造、甘泉至麦积山景区公路、街亭出口至温泉旅游公路全面完工。三阳川城市隧道双向贯通,三阳川新区开发全面提速。天平高速、静天高速、曲溪城乡供水等项目加快实施。天水至陇南铁路、乡村振兴南北两山片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启动建设。绕城高速、藉口职教园区大桥、秦州杨家寺5万千瓦风电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东旭新材料产业园、陇丰源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天水奥特莱斯小镇、恒大温泉小镇、万豪酒店、温德姆酒店等项目落地建设,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0项,总投资1058亿元,较上年增长75.26%,兰洽会签约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居全省第一。

  特色产业提速发展。实施十大生态产业项目270个,累计完成投资262亿元,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3%。中诺科技天水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浩瀚钢构年产5万吨钢结构、成纪药业医用口罩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海林公司、岷山公司完成搬迁,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一期、甘肃移动第二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唐人神2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长城果汁年产10万吨高端果蔬汁生产线等项目顺利实施。新建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140座、新增储藏能力9.52万吨。开办农业保险品种37个,支付理赔8692万元。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总数分别达到576家、9144家、1243家,全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现场交流会、全国农业保险座谈会、津企陇上行暨产业扶贫座谈会在我市成功召开。麦积山游客服务中心、天水西关古城保护与利用、天水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区、麦积山自驾游房车露营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天水千古秀》成功上演并实现常态化演出。京东天水TDC城市仓开仓运营,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70亿元,我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城乡建设加快推进。有轨电车一期、弘文园、藉河生态治理二期、秦麦高速维修改造、红桥南接线等项目建成投用,弘文园地下停车场及周边路网、藉河生态治理三期、天河广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快建设,有轨电车二期、网络理政中心、城市规划馆等项目全面启动。在全省率先成立城市更新服务中心,罗玉小区、东方红村、金家庄、枣园村城市更新顺利推进。扎实开展违章建筑整治专项行动,拆除违章建筑52.82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1.47万套(户)、老旧小区改造144个3.17万户。新增城区停车位6196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85个,清水县、秦州区入选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37.4万农业人口落户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9.44%。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完成。“接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积极推行“不来即享”,“一张网”办件量10238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2.7%。市城投公司等43户企业划转移交市国资委监管,市属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全面完成。财税金融改革持续深化,市智慧金融服务平台开通运行。线上线下举办公祭伏羲大典,麦积山论坛升格为省级论坛。与宝鸡市、汉中市签署经济社会发展合作行动计划,新开通天水至银川航班。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省市列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市实验小学分校、市幼儿园分园开工建设,365个小规模学校、40个中小学温暖工程建成投用,101个寄宿制学校、188套农村教师周转宿舍主体完工,新改建农村幼儿园85所,治理小区配套幼儿园56所。市第五医院改扩建、市中医院内科大楼、市第四医院综合楼、甘谷县医院、秦安县医院、武山县医院和张家川县中医院迁建等项目进展顺利,清水县医院迁建全面完成。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市工业博物馆建成开放。麦积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一期建成运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名列全省第一。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市级应急管理指挥平台建成运行,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科学有效应对六十年一遇的暴洪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有序开展。强化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和双拥共建,我市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市政府机关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平安天水建设纵深推进,“陇风—2020”专项行动成效明显,治安案件发生数连续七年下降。信访问题和网民留言得到及时办理答复。统计、新闻出版、外事、人防、气象、老年教育、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务实苦干,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可以载入史册的发展成就。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注重打基础、利长远、谋发展、惠民生,一张蓝图绘到底,锲而不舍抓落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坚韧意志,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以敢死拼命的精神攻克贫困堡垒,困扰天水几千年的贫困问题将历史性消除。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引擎,尊重资本追求利润的天性,尊重政府谋求发展的职责,尊重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引进和建成了许多事关天水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制约天水发展的基础设施短板正在加快补齐。我们坚持把惠民利民作为为政之要,将新增财力更多用于民生事业,将公共资源更多向基层倾斜,每年办成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十三五”成为天水发展质量最高、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全面领导、统揽全局、长远谋划、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及社会各界有效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天水籍和天水工作过的在外人士,向驻市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驻市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没有完成“十三五”规划和年度增长目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未达到年度计划;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一产质量不高、二产规模不大、三产不优不强,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县域综合实力不强,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自我发展能力较弱;民生事业还存在短板弱项,停车难、体育场地少等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善;一些干部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履职尽责不到位,庸懒散、推拖绕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等等。对此,我们将拿出更多新招、硬招、实招,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努力,我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潜能加速集聚,比较优势进一步凸显,为“十四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五年,“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扩大内需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关中平原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两新一重”等重大政策多重叠加;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各种生产要素向西部流动加快,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态势更加明显。我们牢牢把握“多重发展机遇叠加期、前期积蓄动能集中释放期、融入新发展格局关键期和实现赶超跨越窗口期”的阶段性特征,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工业强市、文旅强市、科教兴市“四大战略”,扎实推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城市优化更新、生态环保攻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城乡居民收入提升、金融支持保障“七大行动”,努力开创富民强市新局面。

  “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按照市委七届十三次全会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统筹经济和生态、城镇和乡村、发展和安全,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更加注重培植动能,更加注重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固强补弱,更加注重系统治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天水篇章,为天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发展定位是:建设“三城三地三中心”,即以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牵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城市;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构建区域现代科技创新中心、现代交通物流中心、现代商贸服务中心,力争把天水建成人文厚重、生态优良、产业兴盛、宜居宜游的西部新兴崛起城市。

  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上下达的目标以内。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我们将遵循指导思想,咬定发展定位,紧盯奋斗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坚持“三城”联创,协同发力,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统筹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城市建设。完成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规划建设张家川、秦安、武山通用机场和麦积山风景区起降点。建成天陇铁路,推进天平铁路改造升级。建成静天高速、天水绕城高速,实现“县县通高速”。实施天水至两当、天水至成县、景泰至礼县高速天水段、陇县至清水至秦安高速项目,加快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提质升档和更新改造。推进天水国际陆港“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区域性物流枢纽港。建成曲溪城乡供水、引洮供水二期配套工程,推进白龙江引水、天水东北部城乡供水和五县备用水源建设。实施甘肃移动第二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应用建设、陇东南(天水)天然气调峰中心项目,建成5G基站5000个以上,新能源充电设施普及率达到30%以上。

  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坚持“东西延伸、两区融合、南北拓展、新城带动、旧城更新”的思路,加快“八大新城”建设,有序推进三阳川新区开发、秦州城区西延、麦积城区东扩,适时释放慕滩水源地,推动形成“东至东柯新城、西至秦州新城、南至颖川新城、北至三阳川新区”的中心城区格局。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规模达到100万人以上。建成有轨电车二期、三阳川隧道及引线、罗家沟连接线、南北两山乡村振兴基础设施等项目,统筹做好水、电、路、气、暖、通讯、垃圾处理、公园绿地、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城市更新五年专项行动,完成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消除城乡结合部、交通沿线、景区景点违章建筑和脏乱差现象,努力建设公园城市、绿色城市、活力城市、旅游城市、文明城市。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把产业培育作为关键支撑、把园区建设作为平台载体、把城镇建设作为重要基础,分类分区分策推进两区和五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两区充分发挥主城区优势,把秦州区建成全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把麦积区建成全市文化旅游和休闲娱乐中心。支持甘谷、秦安发展果品、商贸等优势产业,推进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提升经济发展能级与公共服务水平。支持武山县加快整流域农业综合开发,打造天水“菜篮子”基地和冷链物流基地。支持清水县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培育壮大特色林果、畜牧、农产品加工和文旅康养产业,打造城市“后花园”。支持张家川县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和畜牧产业,打造民族地区转型升级示范区。

  优化城镇发展格局。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积极争取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推进三阳川设区和甘谷、秦安撤县设区工作,构建“五区三县”发展格局。支持麦积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加快国家级重点镇、非中心城区重点镇、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以上,每个县区培育3至5个特色小镇。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脱贫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持续改善基础条件。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推动扶贫车间向乡村振兴就业工厂转型发展,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农村脱贫人口巩固率保持在98%以上。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承包耕地用途管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粮食面积稳定在480万亩以上,正常年景总产量保持在12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实施“4+2”农业产业振兴行动,争创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产值分别达到200亿元、160亿元、150亿元和80亿元,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规划,完善乡村基础设施,自然村通硬化路3331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2299公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巩固全域无垃圾治理成果,持续抓好“三大革命”“六大行动”,建成美丽宜居乡村200个。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加快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扎实推进工业强市战略,重振天水工业经济雄风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大制造业投入,每年安排10亿元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实施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行动,持续扩大工业规模,全力打造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4个50亿级产业集群。加快经开区“扩区增容”和企业搬迁改造,建设三阳川高新技术产业园,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园中园”和“总部经济”。202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200亿元以上。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十大生态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每年实施100个千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持续提升电子信息、电工电器、机械制造产业,强力突破航空维修制造、新型建材、军民融合、医药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新材料产业,全面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力。健全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挥驻市科研院所和高校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争创一批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小巨人企业。支持天水电传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秦州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创新人才激励评价机制,统筹做好人才引进、培育、使用工作,着力营造留住人才、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培育壮大企业家队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着力培育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新型企业家群体。充分发挥各类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安置就业主体地位、创造财富主体地位,建立完善政企定期对接会商机制,精准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激发企业发展动能和活力。

  (四)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深度挖掘消费增长点。顺应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汽车、住房、通讯、文旅、餐饮、娱乐等传统消费,加快培育网红经济、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积极发展“互联网+”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城市商业综合体、特色美食街、商业步行街建设,建成秦州万达广场、天水南站万达广场、天水奥特莱斯小镇、恒顺三阳川中央商务区、世茂生态城五大城市商圈,打造夜间消费街区15个、特色餐饮示范街10条。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打造现代化高水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加快补齐健康养老、餐饮住宿、家政服务、法律咨询等生活性服务业短板,培育资产评估、会展经济、节能环保等新兴业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

  提速发展文化旅游业。加快麦积山、伏羲庙大景区和大地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推动大地湾、大像山、水帘洞、南郭寺、玉泉观等景区晋等升级。完善旅游要素配置,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培育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提高天水文旅产业的吸引力、知名度和贡献率。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增长20%和10%以上。

  增强金融服务保障力。健全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拓展普惠金融深度广度,创新绿色金融产品融资模式,全力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注重加强金融对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及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支持,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新型融资方式,努力满足不同类型融资主体资金需求,提高金融支持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五)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巩固提升生态优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立“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实北部黄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和南部秦巴山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措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0平方公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加快实施天然林保护修复、三北防护林六期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建成省级森林城市,争创国家森林城市,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9%以上。

  加强全流域生态保护。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大力推进渭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实施渭河干支流生态长廊等重点项目,全面提升渭河水源涵养功能。严格落实长江流域禁捕措施,推动境内长江流域水生物多样性恢复。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城区生活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强化与渭河沿线城市合作联动,形成共商共治格局。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有序推进冬季清洁取暖改造,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90%以上。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土壤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风险防控,提升土壤安全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降耗和绿色转型。

  (六)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激发释放发展活力

  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接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办”“一次办”“集成办”“异地办”。纵深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体制。深化财税改革,完善减税降费机制,规范政府债务管理。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和实体经济集聚。

  着力提升区域合作水平。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交流协作,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城市,抱团陇南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推动建立城市合作联盟,鼓励具有互补性的县区发展“飞地经济”。推动公祭伏羲大典升格为国家公祭,办好麦积山论坛,创新举办各类体育赛事。

  实施招商引资提升行动。落实“项目管家”服务和代办服务机制,围绕现代农业、现代工业、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采用领导招商、点对点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8%以上。

持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用地、用能、用工等实际困难。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大力扶持“个转企”“小升规”,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0万户以上,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0%以上。

  (七)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围绕创建测评体系,聚焦2021—2023年新一轮创建周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公共场所等基层创建活动,激活城市文明“细胞”。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加强窗口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共创共享机制,营造“全民动员、全民共创、人人参与”的创建氛围。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推行“名校办分校”模式,完成市幼儿园分园、市实验小学分校、市逸夫实验中学分校等重点项目,解决城区优质教育资源紧缺问题。推广秦安教育园区办学模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深化特色实验校和省市示范校创建。聚焦打造“技能天水”,建成天水职教园区,筹建本科职教学院。支持天水师范学院升格为天水师范大学。

  加快建设健康天水。健全重大疫情防控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支持开放办医、联合办医、集团化办医,完成市第一人民医院三阳川分院、甘肃省南部区域医疗中心、市中医院成纪新城医养分院等项目,推动县乡医疗机构提质改造。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成市县乡村四级体育健身网络,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建成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博物馆新馆,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晋等升级,公共文化场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建设标准。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推进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重视发展养老事业。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构建“医养旅居文体”相融合的康养产业体系。实施医养康复工程,完成麦积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秦州区生态养老中心等项目。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县区、城市街道养护型或照料型养老机构实现全覆盖,乡镇养老服务机构和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全部达标运营。

  (八)着力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努力扩大城乡就业。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实援企稳岗、小额贷款等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放大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劳务输转渠道,推动城乡劳动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年均输转农村劳动力70万人以上。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推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健全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制度体系,重视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重点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和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食品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和突出问题治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加快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和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提升城乡治理网格化、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健全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推进新一轮平安天水创建,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2021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在省上下达目标之内。

  (一)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围绕“两新一重”“十大生态产业”谋划储备申报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上计划盘子。加快在建项目进度,确保天平高速、三阳川城市隧道建成通车,引洮供水二期配套工程建成通水。加快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天陇铁路、静天高速、罗家沟连接线、曲溪城乡供水、乡村振兴南北两山片区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绕城高速、藉口职教园区大桥。推进景泰至礼县高速天水段、甘谷六峰至秦州藉口公路、秦安五营至张家川龙山公路、天水东北部城乡供水、甘谷县渭济灌区等项目前期工作。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促进兰洽会和外出招商签约项目落地实施。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加强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常态化监测,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致贫返贫。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完善安置区基本服务和产业布局,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加快建设唐人神集团200万头生猪养殖、麦积区花椒产业园等重点农业项目。新建高标准农田17.4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27.85万吨。果品、蔬菜、中药材面积稳定在350万亩、135万亩、50万亩。新建和改造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0个,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200万头(只)。新增农产品仓储保鲜能力3万吨以上。

  (三)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强科技创新赋能,抓好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大力实施先进制造、数据信息、清洁生产产业专项行动和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进三阳川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和社棠工业园北片区改造。完成长城果汁年产10万吨高端果蔬汁生产线、中诺科技天水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岐黄中医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东旭新材料产业园、陇丰源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启动实施风动、锻压、铁路电缆、新华印刷厂、长通电器、红山试验机等企业搬迁改造。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户以上。

  (四)加快三产提质发展。坚定不移推进文化旅游首位产业发展,完成麦积山游客服务中心、天水白鹿仓国际旅游度假区、麦积山自驾游房车露营基地、伏羲庙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等项目。推进天水西关古城保护与利用项目,确保一期建成投用。培育发展文化旅游龙头企业,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创新举办公祭伏羲大典暨第32届伏羲文化旅游节、第29届西部商品交易会、麦积山论坛。建成运营秦州万达广场、天水粮食仓储生态物流园。加快天水南站万达广场、天水江南市场、天环冷链物流园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建成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线下体验馆,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0%以上,进出口额增长10%以上。

  (五)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完成天河广场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天水火车站站前广场及地下停车场、弘文园停车场、网络理政中心等项目。加快有轨电车二期、秦州新城路网、麦积新城路网、空港新城路网建设。启动实施中梁空港城、秦州新城、东柯新城、颖川新城供水工程。推进秦州新城污水处理、秦州新城热源厂、成纪新城热源厂、中梁空港城热源厂、三阳川新区热源厂等项目。加快秦州区罗玉小区、东方红村、枣园村、西十里、羲皇大道中段和麦积区道北片区、马跑泉主镇区城市更新。加大便民市场、停车场、过街天桥和公厕建设,完善“三无小区”基础设施,推进拆违治乱专项整治,加快实施智慧城市PPP项目,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完成营造林30万亩以上,义务植树800万株以上。狠抓工业、燃煤、机动车、扬尘、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以上。加快实施入河排污口分类治理和城市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有效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新改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6万座,建成乡镇垃圾焚烧站22座、垃圾压缩站66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32个。推进土壤污染详查成果应用和农用地分类管理,有效化解生态环境风险,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4.3万人以上。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促进城镇小区幼儿园规范化建设。加快市实验小学分校、市幼儿园分园建设。完成天水职教园区一期工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完成市第五医院改扩建和秦安县医院异地扩建,加快甘谷县医院、武山县医院、张家川县中医院、麦积区疾控中心迁建,推进甘谷县区域综合医改试点工作。创新运营市体育中心,高水平办好市第五届运动会。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有效治理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平安天水建设工作。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强化粮油、蔬菜价格监测调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妥善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抓好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和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慎终如始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工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输入和反弹。

  (八)倾力办好民生实事。全力完成省列民生实事,集中力量办好10件市列民生实事:一是支持110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二是新建市逸夫实验中学分校、市实验小学分校等5所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三是实施棚户区改造1.1万套(户)、老旧小区改造95个8194户,建设政策性租赁住房260套,加装老旧住宅小区电梯50部。四是建成3条健身步道、60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建成20个社区便民市场。五是建成5G基站1250座,实现城区和车站、医院等重点场所5G网络全覆盖。六是实施城乡居民清洁能源改造“三改一补”4万户。七是实施9条115.56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完成藉河生态环境治理三期建设。八是实施市妇女儿童发展服务中心提升改造和城市困难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九是建成天水市智慧停车信息平台,新增城区停车位3000个。十是启动建设热源厂一座、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一座。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进入新阶段,迈向新征程,政府系统和每一位工作人员要大力弘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忠诚履职,锐意进取,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党的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讲政治贯穿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服从市委领导,严格执行市委决定,全面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和要求,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为民谋利、为民造福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财力向民生集中、工作向民生倾斜、项目向民生聚焦、服务向民生覆盖,尽力把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全力建设服务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树牢法治理念,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重视地方立法工作,及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地方立法项目建议。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及社会各方面监督,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充分吸纳政协意见,努力提高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全力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改进作风。保持知责明责尽责的自觉,强化用心用情用力的理念,对照精准精细精品的标准,恪守从严从细从实的作风,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定了就办、说了就干,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完善清单管理制度和责任分解机制,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重要指标逐项分解细化,强化督促检查,及时跟踪问效。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整治庸懒散、推拖绕等顽瘴痼疾,全力建设效能政府。

  坚持清正廉洁。坚决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以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管理为重点,依法加强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认真抓好各类巡视巡察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坚决防止和纠治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使清正廉洁成为政府工作的鲜明底色,全力建设廉洁政府。

  坚持求真务实。把主要精力放在抓落实上,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抓落实。对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抓落实,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紧盯短板弱项抓落实,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找准差距,扬长补短。对照干部群众的期望要求抓落实,让干部在抓落实中施展才干、干事创业,让群众在共享落实成果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纵向对比抓落实,看政府工作每年是否有新进步、新成就、新特色、新亮点。横向对照抓落实,把天水放在全国、全省大局中找准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努力实现争先进位。凝心聚力抓落实,政府一班人以身作则,精诚团结,坦诚相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作配合,互相补台,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力量,把工作思路变成抓落实的方案措施,把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变成抓落实的实际行动,全力建设务实政府。

  各位代表,开好局形势催人,起好步责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笃定目标再出发,凝心聚力再拼搏,为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附件

  名词解释

  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两免一补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4+2”农业产业振兴行动在做优果品、做强蔬菜、做精畜牧、做活劳务“四大传统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做大中药材、做特乡村旅游“两个新兴优势产业”。

“接放管服”改革在承接好省上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同时,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工作。

  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

  四察四治察政治要件落实治阳奉阴违,察中央部署落地治政令梗阻,察领导机关作风治文山会海,察领导干部履职治不严不实。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促消费扩内需“1+8+1”方案天水市《关于进一步提升消费供给释放消费潜力着力扩大内需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行动计划》,以及推进农村村组道路、农村清洁能源、农村电网、全市水网、冷链物流、5G网络建设、老旧小区改造、重大物资储备等8个专项实施方案。

  “3+1”后续清零行动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安全饮水等重点任务的拾遗补缺、全面扫尾。

  “5+1”专项提升行动对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自然村组道路建设、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以及兜底保障等重点任务的专项提升。

  三个清单重点投资项目清单、重大项目清单、重大前期项目清单。

  十大生态产业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循环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数据信息、军民融合、先进制造产业。

  TDC城市仓电子商务货运物流中心。

  不来即享甘肃省税务机关依托电子税务局,对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纳税人实行税收优惠事项办理“自行申报、网上处理、先行享受、后续监管”,让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坐享”税收优惠政策的工作机制。

  一张网政务服务网。

  “陇风—2020”专项行动省公安厅开展的以“命案积案侦破、命案逃犯抓捕、网上追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禁毒及打击文物犯罪”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

  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三城我市“十四五”发展定位中确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关中平原城市群重要城市。

  八大新城秦州新城、空港新城、成纪新城、麦积新城、颖川新城、东柯新城、社棠工业新城、三阳川新区。

  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三大革命厕所革命、垃圾革命、风貌革命。

  六大行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处理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编制、“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农村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

  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医药食品、新材料百亿级产业集群。

  4个50亿级产业集群机械制造、电工电器、新型建材、新型能源50亿级产业集群。

  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碳达峰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

  碳中和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飞地经济打破区划限制,以最新国务院批准的各类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在平等协商、自愿合作的基础上,以生产要素的互补和高效利用为直接目的,在特定区域合作建设开发各种产业园区,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等合作和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项目管家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由市政府领导包抓,相关县区和部门组建专门班子,全权负责项目对接洽谈、手续办理、落地实施等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的机制。

  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个转企、小升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中小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

  “三化”改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三无小区无物业管理、无主管部门管理、无人防物防管理的小区。

  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

  三改一补改灶、改炕、改炉及优质煤炭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