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1年宜春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6-25 20:17   责任编辑:www

规范性文件有效性: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2021年2月28日在宜春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代市长严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工作及“十三五”发展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全年GDP增长3.7%,财政总收入增长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5%。

  重点抓了七个方面工作:

  (一)有力有效应对疫情汛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及时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严格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用9天基本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39天实现确诊病例清零,是全省第一批清零的设区市。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求,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向好态势得到巩固。面对局部地区特大暴雨,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抗洪抢险和灾后恢复,投入抢险力量1.21万余人次,转移安置群众2.99万人,最大限度减少了洪涝灾害损失。

  (二)全力稳定经济增长。及时出台确保经济平稳健康运行40条,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探索推行企业特派员、政企圆桌会议等制度,一产一策、一企一议开展精准帮扶,在全省率先实现复工复产“3个100%”。全市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12家、净增210家,均居全省第一。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9家、总数达72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0.5%,超出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实施技改项目215个,“两化”融合贯标企业88家。奉新获评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丰城循环经济园区获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宜春经开区和宜阳新区分别获评省级锂电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基地。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684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842.7亿元,占年计划的144.9%。启动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市,富硒农产品基地面积达10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06万亩。全省农业发展大会在我市召开,樟树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上高获评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国赣菜美食文化节暨第二届江西米粉节、第十四届月亮文化旅游节,靖安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高安百峰岭、宜丰洞山获评国家4A级景区,万载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我市入选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市。明冠新材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三)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狠抓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提升扶贫产业减贫效益,多措并举促进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全市剩余0.7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目标如期完成。大力推进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96.7%,PM2.5浓度均值31微克/立方米,市县两级空气质量均达国家二级标准;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肖江、雷河重点整治提升工程基本完工;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任务顺利完成。铜鼓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政府隐性债务年度化解任务全面完成,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总体可控。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深化“放管服”改革,市本级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比例达95.6%。我市信用综合指数列全国第116位,较2019年同期提升39位。严格落实援企稳岗措施,为企业减负128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7.3%。全面整合优化市本级国有平台企业,总资产达1756.6亿元。“生态+大健康”产业模式、绿色发展“靖安模式”、宜丰生态警察中心等3项改革举措入选国家推广清单。全面打响“产业招商升级战”,新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484个,总投资2403亿元,其中“5020”项目49个,实现百亿工业项目“零”的突破。开通宜春至宁波铁海联运班列,获批全国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坚持创新引领发展,预计R&D经费支出增长30%,占GDP比重达1.55%。“1233”人才平台系统工程全面建成。获批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2家,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袁州新龙生物项目获评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五)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1018个,完成投资751亿元。改造城市棚户区3.2万套、农村危旧房1865户、老旧小区160个、中心城区背街小巷121条。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试点走在全国前列。建成美丽宜居乡镇26个、村庄229个、示范线11条,所有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5万元。宜丰成功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奉新入选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

  (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努力办好群众期盼的事。全市民生支出533.5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1.7%。10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多举措稳定就业,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8.1万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5%和7.5%。下大力气补齐教育短板,完成新改扩建学校50所,增加学位5.32万个,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全面化解。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义务教育巩固率、社会足球场地建设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上高获评国家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稳步推进医养融合发展。南昌大学附属宜春医院挂牌,我市“平安医院”建设获10部委通报表扬。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荣获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每年5760元。全面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食品安全工作成效考核居全省首位。退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285家、地方煤矿16处,工矿商贸事故实现“双下降”,全市安全生产态势总体平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胜利。国防动员、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信访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地震、气象、档案、工青妇、红十字会等事业有新进展。

  (七)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优环境、促发展”大讨论活动,围绕推进权力规范运行,出台11项规范性制度。聚焦打造“四最”一流营商环境,制定25条针对性举措,常态化开展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提升督查。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樟树入选全省首批“五型”政府建设示范县,温汤等5个乡镇入选首批示范乡镇。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办理建议109件、提案144件,办复率均为100%。坚定不移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查办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2020年各项工作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总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回顾过去的五年,宜春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完成GDP2789.9亿元,年均增长7.4%;财政总收入突破400亿元,年均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9.6亿元,年均增长8.1%。三产占GDP比重提高了8.5个百分点。我市成功入围中国城市百强榜,丰城、樟树、高安进入全国县域百强,丰城高新区晋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是脱贫攻坚圆满收官。现行标准下16.48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个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30%以上;“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全部实现,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三是城市空间不断拓展。教体新区、智慧经济产业特色小镇加快建设,宜春至遂川、宜春西绕城高速公路等项目稳步推进。明月山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70万人次。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至91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44.8%提高到59.4%。四是发展活力加速释放。不动产“登记+交易”一体化改革获国务院通报推介。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列入全国试点。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464个,累计到资3486亿元。宜春海关开关运营。获批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5%提升到60%。五是生态优势得到巩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5项试点任务全面推进,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4个、国家生态县3个。靖安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六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6747元、17588元。累计改造城市棚户区17.3万套、农村危旧房2.8万户,棚户区改造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激励表彰。蝉联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市,健康城市试点工作获全国爱卫办通报表扬。入选全国扫黑除恶重点培育市,“平安宜春”“法治宜春”建设取得新成效。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培育阶段;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特别是创新能力不够强;中心城区实力偏弱,对县市区缺乏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城乡基础设施、民生保障领域历史欠账较多,经济社会领域风险隐患不少;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考虑

  根据《中共宜春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市政府编制了《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查。

  (一)关于“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纲要(草案)》明确的指导思想,与市委《建议》提出的总体要求完全对标。一是贯彻主题主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总遵循。二是紧扣目标定位。围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加速让中心城区强起来、县市区跑起来、大宜春立起来,把宜春建设成综合实力强市、绿色发展大市、文明幸福城市。三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解决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创新能力不足、中心城区辐射力不强等问题,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历史方位,坚持新发展理念科学指引,主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十四五”宜春发展作出系统部署。

  (二)关于“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目标。围绕市委《建议》提出的“十四五”奋斗目标,明确了31个具体目标,包括预期性指标20个、约束性指标11个,其中GDP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7.2%左右,发展态势和成效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主要考虑了三个方面:一是保持奔跑姿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体现“敢于突破、勇争一流”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引导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二是确保如期实现。统筹考虑经济发展基础、比较优势、前进态势、潜力空间,兼顾需求和可能。三是着眼后续发展。立足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三)关于“十四五”时期发展的重点任务。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从13个方面对各领域重点工作作出安排。一是明晰发展路径。聚焦“六个求突破、五个走前列”,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任务、计划、方案、行动。二是强化目标支撑。围绕推进宜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三是回应社会关切。针对社会各方普遍关注的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扩大内需、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民生改善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

  《纲要(草案)》经大会审查通过后,将成为宜春“十四五”发展的作战图。我们要对照各项目标,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奋力把美好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不移强攻工业,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做强中心城区、做活县域经济,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8.2%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6.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2%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5%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8.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各位代表,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们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有序推进全民疫苗接种,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筑牢守护人民群众安全健康坚固防线。同时,要切实抓好“六稳”“六保”工作,深入落实产业链链长制、政企圆桌会议等制度,搞好企业帮扶,加强监测调度,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一)坚持强攻工业,加快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

  开展工业强基八大行动。着力打基础、补短板,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市县两级统筹资金50亿元,重点用于补强工业园区配套和企业技改创新的短板。滚动实施技改项目200个以上,力争完成投资322亿元。加快园区标准化建设,创新“飞地经实施龙头企业倍增计划。对600家亿元以上企业开展梯次培育,力争新增营业收入过10亿元企业10家以上、过50亿元企业1家以上,通过两年左右努力,培育百亿企业2家。扶持壮大中小企业,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0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业化“小巨人”企业20家左右。加快宁新新材、百神药业等企业上市进程,力争新增上市企业2家以上。

  推动重点产业集群集聚。要集成政策、集中资金、集聚力量,举全市之力推动锂电新能源产业迈上新台阶。在发展思路上,要加快从锂电产业向光伏等新能源领域拓展;在发展路径上,要推动原料深加工向下游产品应用延伸;在发展方向上,要着力巩固消费电池、动力电池的优势,争取在储能电池领域取得突破;在发展支撑上,要坚持招大引强和扶优扶强现有企业双向发力,加快推动恩捷新材料等项目达产达标,全力支持紫宸科技、明冠新材等企业做大做强,打造一批区域性龙头企业,力争锂电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中医药是宜春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要拓宽领域,一方面,要加强中医药创新平台、检测平台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进中药配方颗粒、古典名方产业化和道地药材、中药饮片标准化,促进药食同源;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抓好去年新引进的总投资302.5亿元的66个医药重大项目建设。同时,要促进“生态+大健康”与旅游康养相结合,不断丰富产业业态。要持之以恒地推动建材、循环经济、纺织鞋革、绿色食品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强品牌创建,加快绿色转型。以“一区三园”建设为载体,抓好樟帮数字经济产业园等346个项目的落地转化,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二)突出创新引领,切实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提升核心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力争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7%。加强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力争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培育瞪羚和独角兽企业10家以上,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力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以上,获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突破150项。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抓紧筹建宜春市科学院。发挥宜春学院等本土高校在人才培养、创新研发方面的带动作用。通过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联合共建,推动新材料、富硒、中医药等研究院提能升级。依托优势特色产业组建创新联盟,力争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载体2个、高端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1~2个。

  加大引才育才力度。以中国科学院宜春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建设为依托,大力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精尖缺”人才。深入开展宜春籍人才回乡工程,鼓励本土高校毕业生留宜创新创业。进一步完善人才配套保障体系,聚力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三)深挖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抓好总投资4933.5亿元的808个大中型项目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492.7亿元。加强项目前期,市县两级安排工作专班和前期经费,加强重大项目的调度推进,加快明月山机场二期扩建等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争取咸修吉铁路列入国家规划。加强项目谋划,重点围绕交通能源、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5G、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建领域,医疗教育、居家养老等民生薄弱环节,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加强协调推进,开工建设沪昆高速公路昌金段改扩建、奉新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加快建设宜春至遂川、宜春西绕城高速公路等项目,全面完成四方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加强落地转化,切实抓好去年新签约的429个项目的落地建设,推动宇泽半导体、众联科技等“5020”项目建成投产。

  持续推进消费升级。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着力在品牌创建、精品路线打造、营销推广上下功夫,创建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支持铜鼓汤里景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抓好丰城中部教育装备产业城等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模式,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扩大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线上消费规模。深入开展商贸消费升级五大行动,打造一批现代化特色商业街区,繁荣夜间经济、会展经济,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实施新一轮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行动,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设施建设,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00亿元。

  全面畅通商贸循环。开展国家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城市建设,推进高安智慧物流产业园建设,健全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加强城乡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打造一批区域冷链物流中心。推进惠农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

  (四)强化区域统筹,推动形成融合发展新格局

  做强中心城区。产业强中心城区则强。要聚焦产业发展久久为功,进一步理顺市区管理体制机制,推动袁州与“三区”协同联动,做大做强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宜春经开区要对标一流园区,切实抓好清陶能源等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壮大锂电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着力构建“4+2+N”现代产业体系。袁州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锂电新能源、油茶等产业,推进产城融合,打造大宜春核心区。宜阳新区要大力发展动漫、网游等数字文创产业和区域总部经济,争创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明月山要积极创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康养旅游目的地。要以发展产业为导向,谋划推进大数据产业园二期、教体新区建设,加快推动宜春花博园熊出没等重大项目落地建设,通过聚产业带动片区发展。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完成市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推动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建设向精准精细经营管理转变。续建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155个,精准改造老旧小区178个,继续抓好背街小巷改造。全面启动中心城区地下管网改造提升工程,力争今年改造70公里。大力整治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优化中心城区路网结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进智能停车系统建设,切实提升路网通行能力。开工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全面建成“三站三厂”,确保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做活县域经济。研究制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引导县市区拉升标杆、压实责任、加快发展,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在园区规划、产业发展、项目招商等方面加强对县市区的帮助指导,做好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资金向上争取的沟通协调。支持丰樟高、奉新、靖安主动融入大南昌都市圈,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支持昌铜四县发挥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支持袁州、上高、万载融合发展,推进万载撤县设区,打造特色经济板块。

  (五)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把握5年过渡期目标任务,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继续加强产业帮扶,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渠道促进就业,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搞好社会管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济”模式,力争工业园区营业收入增长9%以上,丰城高新区突破700亿元。深化“节地增效”行动,有效盘活闲置土地。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快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确保完成粮食总产74.81亿斤。强化原种和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确保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围绕推进建设现代农业强市迈出坚实步伐目标,突出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大市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两大抓手,加大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品牌创建力度,力争富硒农产品基地达150万亩,亿元以上龙头企业突破100家,新增全国区域品牌百强榜品牌1个。深入开展生猪复产增养行动,确保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推进油茶资源高质量培育,新造、改造油茶林6万亩以上。新增设施蔬菜4.9万亩,推动实现规模化生产。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城乡道路互联互通。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和规划许可管理,集中排查整治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接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完成自然村组整治800个左右,建成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村100个。注重加强传统村落保护。

  (六)深化改革攻坚,有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提升“放管服”改革实效。推进县市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抓好“容缺审批+承诺制”等集成式审批改革。拓展提升“赣服通”市县分厅服务功能,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构建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三级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政务服务满意度一等市。

  促进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加快推动国有平台公司实体化、市场化发展。探索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开展信用评价结果应用。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界合作,创新信用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推出差异化融资产品,构建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严格规范文明执法,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依法保护各类主体合法权益。

  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全面完成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深化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食品安全等领域,探索推出一批“微改革”,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七)扩大对外开放,着力打造赣西开放门户

  深化区域合作。抢抓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机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产能合作,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大南昌都市圈建设。加快推进锦源新区建设,深化与长株潭城市群的交流合作。

  打造开放平台。抓好宜春港、樟树港城一体化、高安内陆港建设。积极申报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谋划推进宜春综合保税区争取工作。扩大二手车出口业务,鼓励先进装备、优质商品、生产性服务等进口。

  聚力招大引强。开展“产业招商项目攻坚大会战”活动,围绕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积极参加赣港会、赣台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发挥月亮文化旅游节、樟树药交会等平台作用,注重招商实效,力争新签约2000万元以上项目400个,总投资突破2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亿美元。

  (八)补齐民生短板,努力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扎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98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6.67万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精准施策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整顿租赁市场秩序,着力解决好新市民特别是青年群体的住房问题。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提高城乡低保、残疾人补贴等标准。新建城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90个、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50个,改造养老院80所。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坚决抓好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谋划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加强“五气同治”和联防联控,推动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加强袁河、肖江等主要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11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确保水质达标。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白色污染治理,严格土壤污染源头风险管控,确保土壤环境安全。推广“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保护生态”发展模式,探索推进碳排放、排污权、用能权交易试点。支持奉新、铜鼓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宜丰创建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上高、万载创建省级生态县。

  提升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建成县级图书馆4个、文化馆4个、博物馆1个。完成免费送戏下乡1600场,放映电影3.2万场。支持樟树吴城遗址创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加大教育补短板力度,新改扩建中小学校30所,增加学位5.7万个,完成全市所有学校C级危房改造提升。加快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支持宜春学院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宜春幼专专升本,鼓励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樟树中医药职业学院、洪州职业学院探索职教新路。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和老年体育,完善老年体育健身活动设施,办好老年大学。科学布局中心城区运动游园,打造城市“15分钟健身圈”。

  开展健康宜春行动。以健康城市试点、健康村镇建设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健康宜春专项行动。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推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落地建设,完成市人民医院北院二期、市疾控中心主体工程,启动市妇保院二期、市传染病医院建设。提升县级医院传染病综合救治能力,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坚守国有企业举债警戒线,全面落实政府隐性债务年度化解任务。依法处置非法集资行为。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切实做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深入开展重复信访、信访积案集中化解专项行动,加大各类社会矛盾排查化解力度。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全面推进基层综治中心实体化。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扫黑除恶长效常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继续按照“群众提、委员议、代表定、政府办”的要求,梳理提交各位代表审议票决今年重点实施的10项民生实事,下大力气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迈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五型”政府建设,切实增强理解力、执行力、创造力和公信力,树牢马上办、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把牢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奋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宜春落地见效。

坚持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法定程序,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市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

  提高服务效能。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倡导一线工作法,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切实做到层层倒逼、级级压实,探索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抓手和推进机制。

  永葆清廉本色。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推进清廉宜春建设为抓手,将清廉思想、清廉制度、清廉文化融入到改革发展具体实践中。进一步强化过紧日子思想,严控新增支出,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坚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强化审计监督,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加快推进宜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以优异成绩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名词注释

  1.复工复产“3个100%”:规上企业复工率100%、规上企业人员到岗率100%、续建项目复工率100%。

  2.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

  3.“1233”人才平台系统工程:“1”是指宜春市人才服务中心;“2”是指中国科学院宜春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樟树市生物医药产业省级服务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3”是指锂电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江西富硒产业研究院和中医药产业研究院;“3”是指锂电新能源、富硒和中医药产业创新联盟。

  4.政务公开专区:在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所统一设立标识清楚、方便实用的公开区域,提供政府信息查询、信息公开申请、办事咨询答复等服务。

  5.“六个求突破、五个走前列”: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上求突破、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上求突破、在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上求突破、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上求突破、在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上求突破、在交通强市建设上求突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上走前列、在培育绿色发展优势上走前列、在提升文化软实力上走前列、在建设普惠共享新福地上走前列、在共建共治共享上走前列。

  6.工业强基八大行动:产业优化升级、园区标准化建设、扩大工业投资、创新能力建设、企业梯次培育、工业数字化、产业生态优化、企业降本增效等八大专项行动。

  7.“飞地经济”: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8.“一区三园”:宜阳新区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樟树智慧医药产业园、丰城智慧教育产业园和高安智慧物流产业园。

  9.商贸消费升级五大行动:“优品”“兴市”“强商”“旺客”“捷运”五大行动。

  10.“4+2+N”现代产业体系:“4”是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2”是指超导材料,高速互联网、高速物联网的车载智能装备、储能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N”是指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生产性、生活性多种业态。

  11.“三站三厂”:城南、城西、城北三座压缩式垃圾分类转运站和餐厨垃圾处理厂、大件垃圾处理厂、园林垃圾处理厂。

  12.“四好农村路”建设: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