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5 20:21   责任编辑:www
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2月23日在南城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县长邹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发展回顾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南城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关心支持下,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实现平稳有序发展。202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52.97亿元,增长3.9%;财政总收入17.57亿元,增长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7亿元,增长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5亿元,增长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09元,增长5.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46元,增长7.13%;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金额增长21.65%、26.36%,增速分别居全市第一、第二。
这一年,我们众志成城、坚韧作战,赢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全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后,我县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围绕“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建立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大年初二,就及时果断作出关闭公共集聚性场所、实行交通检疫等一系列决定,为后续疫情防控大大减轻压力。针对早期出现的两例病例,在疑似阶段就立即启动流行病学调查,第一时间筛选出有感染可能的人群,进行集中医学观察,快速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并结合我县中医药特色产业建立中西医协作平台,拟定“盱江医学”“建昌帮”新冠肺炎治疗药方2个、预防方剂12个,推动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效果。在疫情形势平稳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抓好境外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城人员“闭环”管理,确保疫情不反弹,疫情形势持续平稳,392天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另一方面,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因地制宜出台19条实体经济帮扶措施,制定《关于打好“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的通知》《南城县有效应对疫情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不断巩固稳增长基础。
这一年,我们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确保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一是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持续筑牢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项保障,强化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总结推广上唐水稻制种和新丰街“一村一品”产业扶贫模式,并建立返贫预警监测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两类人群帮扶监测机制,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易致贫的农村人口购买防贫险,有效预防返贫现象发生。国家脱贫攻坚普查高质量完成,全县剩余贫困人口184户、434人全部摘帽退出,我县决战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二是污染防治效果显著。围绕“蓝天、碧水、净土”目标,认真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路长制”等责任体系,深入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实施八大标志性战役、推进30个专项行动,尤其是妥善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安置,禁捕退捕工作圆满验收,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PM2.5年均值为12ug/m³,并列全省第一,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三是风险化解稳妥推进。积极稳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2020年按时序化解隐性债务1.92亿元,完成了全年的化债计划,风险等级为绿等级。扎实推进融资平台市场化运营,全面完成金创集团、工创投平台整合转型,有效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
这一年,我们做强产业、优化结构,释放了转型升级的巨大活力。一是工业经济提档升级。电子信息产业量质齐升,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124亿元,增长32.8%。夯实平台。电子产业园二期25万m2标准厂房全面竣工,打造了8000m2的邻里中心和2万m2公租房及食堂,服务功能配套日趋完善,吸引9家电子信息企业入驻,入驻率达100%。充实项目。投资25亿元的AR/VR产业园、30亿元的电子智能终端、20亿元的线路板等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引领作用强的项目相继落户,标准厂房供不应求。尤其是硕码集团投资15亿元的5G天线项目从签约到试投产仅用了不到四个月时间。教育装备(校具)产业以数字化为引领,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161.2亿元,增长51.4%。打牢基础。为企业量身定制标准厂房,筑造项目建设快车道,教育装备(校具)产业园和教育装备(校具)产业科创城快速推进。扩大影响。筹建江西省校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填补抚州教育装备产品检测检验空白,成功承办2020首届江西教育装备(抚州)展示会。促进升级。利用社会资本,高标准打造融数字化产业服务平台、VR模科应用展示平台、全牌照检测检验平台、研发设计平台、金融服务平台、仓储物流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一体的教育装备(校具)产业科创城。中医药产业向数字化进军,实现破题发展,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31.68亿元,增长33.2%。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深入合作,打造600亩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2万亩以上。先行先试打造智慧中药房,从源头上为解决中药材种源“卡脖子”问题提供技术方案,推动中医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二是现代农业深挖潜能。“米、渔、菜”特色优势更加明显,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麻姑米区域公用品牌创建,整乡整村推进高标准农田4.6万亩,新增耕地680亩,高标准农田全部实现流转,流转的土地悉数集中在种粮大户手中。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6.95万亩,总产量27.31万吨。引进深圳益尔康农业,打造集种养殖、生产加工、冷藏储运及电商平台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种养基地;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3.5万亩、产量24万吨,新增5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面积3206亩,在里塔、徐家、龙湖、天井源等乡镇形成竹荪菇、赤松茸、淮山、槟榔芋等特色蔬菜种植。被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试点县。三是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麻姑山景区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麻姑庙、旅游环山公路等项目加快建设。精心举办第二届全国麻姑文化研讨会和筹备第二届全国麻姑颜体书法展,成功获评“中国麻姑文化之乡”;麻姑酒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麻姑米粉、麻姑茶制作技艺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引入武汉云创旅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建设麻岭下田园综合体,麻岭下田园综合体成功创评江西省5A级乡村旅游点。依托向莆铁路开通铁路货运,积极筹建南城铁路物流园。推进航空服务产业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园项目顺利落地并有序推进,现代物流、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网络经济蓬勃发展,新经济、新业态不断萌发。
这一年,我们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加快了发展动能的新旧转换。一是深化改革亮点凸显。部署推进改革事项160项,新争取国家级改革试点1个、省级4个。“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实现“一门式”服务,开展“好差评”服务,完善延时错时预约服务,推动惠企政策落实,“一件事一次办”得到实行。积极打通“两山”转换通道,全年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贷款22.58亿元,“两权”抵押贷款达11.58亿元。《中医药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的南城探索》被列入全省改革亮点进行宣传推广,智慧中药房改革项目得到省委改革办高度赞扬。获评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先进县。二是招大引强再拓新路。加大与上海东方龙的对接力度,通过定产业方向、定投资规模、定项目个数、定优惠政策、定考核评估的“五定”模式,强化委托招商成效,率先在全市开展“屏上洽谈、线上签约”,“委托招商”模式在全市得到推广。2020年共新签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9个、投资额86.8亿元,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9个、投资额65.39亿元,其中委托招商项目16个、投资额42.5亿元。三是创新活力不断迸发。与北京洛可可公司联姻,以高水平的工业设计,助推教育装备(校具)走出校门、国门,走进“寻常百姓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校企合作,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度,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入库国家科研型中小企业54家;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专家科技特派团4个。
这一年,我们倾心尽力、善政善治,实现了民生福祉的有力增进。一是用心刻画惠民实事“温度线”。以开展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有效化解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破解“买菜难”,孔家岭农贸市场、生猪屠宰场建成并投入运营;破解“停车难”,改造提升万坊教办宿舍、凤凰路小区、登高名门小区等9处老旧小区,新增了一批公共停车场,汽车综合服务中心正式建成运营,引导货车集中有序停放;破解“行路难”,打通了站前横路、体育西路二期延伸段“断头路”,完成了福银高速南城连接线路面“白改黑”,完善了麻姑山旅游环山公路。二是用情打造社会事业“幸福线”。社会保障扎实推进,开展社会救助、就业创业等行动,为2.9万人次提供就业服务;有序推进县社会福利中心、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全面铺开。抓紧抓实“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实现了100%建制村通客车和100%乡镇通城乡公交目标;教育短板加快补齐,完成南城一中、实验中学搬迁,建昌小学顺利开学,同时启动了东方红幼儿园、城西幼儿园新建工程和职业中专、东方红小学整体迁建工程,有效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教育质量在全市继续保持领先;大力推进医联体建设和智慧乡村医疗服务工程,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移动物联服务管理平台全面建成,公有产权村卫健室智慧小屋实现全覆盖。公共卫生投入力度加大,完成新中医院整体搬迁,两处PCR核酸检测实验室以及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建成投用。民生支出完成31.58亿元,增长6.2%,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4.57%。三是用力筑牢社会治理“安防线”。深入实施平安创建,积极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纵深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快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大力推进新型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启动建设“雪亮工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力保障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三大安全”。坚持矛盾纠纷早排查、早发现、早解决,进京访、赴省访、集体访人数大幅下降,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再次获评全国信访“三无”县。
这一年,我们守正创新、实干担当,推进了五型政府的扎实创建。一是政治建设坚强有力。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坚定不移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南城落地生根。二是依法行政规范有度。做好“七五”普法收官,积极谋划“八五”普法,按照学法计划集中学习《民法典》《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办好办实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76件人大建议、69件政协提案已全部办复完毕。三是作风整治扎实有效。深入开展“五察五治”专项行动,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问题。坚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创新推出一系列制止餐饮浪费、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减排举措,县行政中心荣获第三批国家级节约型示范单位。进一步实施精文减会、督查“瘦身”等基层减负举措,政府系统担当实干氛围更加浓厚,为打造“四最”营商环境夯实了基础。四是党风廉政成效显著。坚决扛起政府系统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政府领导定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监督检查及专项调研,廉政责任层层压实。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结合“好人主义之害”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通过以案促学、警示教育,强化党员干部廉政意识。
各位代表!
2020年各项工作的扎实成效,为“十三五”顺利收官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全县上下五年来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奋斗,我县“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南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由105.8亿元增至152.97亿元,年均增长7.5%,超省、市平均增速;财政总收入由14.4亿元增至17.57亿元,年均增长4.1%,实现稳中有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亿元大关,由28.87亿元增至40.75亿元,年均增长7.1%;实际利用外资、出口总额分别由2576万美元、10.6亿元增至4515万美元、17.14亿元,年均增长15.2%和10.2%。二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经过多年持续奋斗,我们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现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96户、6713人全部脱贫摘帽,1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的4455元增加到2020年的15069元,“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得到解决,绝对贫困成为南城历史。三是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聚力推进电子信息、教育装备(校具)、中医药三大工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三大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88.2%。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持续做好“米、渔、菜”三篇文章,稻米、水产、蔬菜均跻身省农业结构调整“九大工程”。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和麻姑山、洪门湖景区旅游策划,采取市场化手段引入深圳粤港控股集团稳步推进麻姑山景区建设,麻姑山创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筑产业总部经济快速发展,航空产业乘势起航,京东众创授权南城产业基地、数字经济云产业园稳步推进,新经济、新业态竞相异彩。四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编制完成南城县总体规划,加快了城市更新扩容,推动了一批品质小区建设,打通一批“断头路”,通过实施四期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城区污水收集率不断提高,排放水质明显改善;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累计建设新农村点1125个,精致打造徐家、龙湖两个美丽宜居试点乡镇。五是民生实事落到实处。民生支出累计投入127.4亿元,在教育、医疗、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为群众集中办好了一批民生实事,集中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痛点难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六是自身建设扎实推进。以党建为引领,在全县政府系统扎实开展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有效提高全县干部的凝聚力、执行力。以“五型”政府建设为主抓手,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做到全面依法履职、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向新高度。
成绩来自奋斗,荣誉源于实干!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的结果;是县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干群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老同志,向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县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关心支持南城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与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主导产业支撑能力还不强,产业层次整体不高,配套链条尚不完善,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科技人才等创新短板依旧明显,企业融资、用地、用能等要素制约仍未有效破解,“后疫情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二是城乡融合发展任务依然繁重,城市建设管理、功能品质仍需提升,乡村振兴路径有待创新拓展;三是优质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卫生、教育、养老等领域仍有薄弱环节,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差距;四是营商环境亟待优化提升,少数干部的理念、能力、作风与形势发展还不相适应,担当精神、法治思维、创新意识有待加强。对此,我们将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直面问题和不足,在实干中战胜困难,在创新中补齐短板,决不辜负全县人民群众的期盼!
二、“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考虑
“十四五”时期是我县加快发展、蓄势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受国际国内形势、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机遇和挑战同生并存,困难和希望相伴相生。“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全县上下务必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南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步伐,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一)“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更高要求,按照省委“二十四字”工作思路、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和市委“融入都市圈、对接长珠闽”发展战略、“两带三区四基地”战略布局,以建设“抚州副中心城市、赣鄱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向莆经济带特色产业集聚区、美丽江西绿色崛起示范区、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样板区”为发展定位,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具有南城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描绘好新时代南城改革发展新画卷。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定位。抚州副中心城市。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对南城的发展定位要求,继续强化南城在抚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副中心地位,主动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体现南城作为全市实力强县的责任担当,助力优化全市区域经济布局,助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辐射周边,带动抚州中部地区跨越发展。向莆经济带特色产业集聚区。积极参与、引领向莆经济带建设,主动对接南昌大都市圈、海西经济区,融入昌抚一体化,探索与海西“抱团取暖,错位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分工协作,紧紧围绕电子信息、教育装备(校具)、中医药三大产业,打造向莆经济带特色产业经济区、朝着三个千亿产业目标迈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劲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地。美丽江西绿色崛起示范区。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全县绿色发展水平,力争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制机制、实现路径等重大改革试点方面取得突破。充分利用原中央苏区、省直管试点县的政策红利,做强工业、做特农业、做优服务业,做出亮点、创出品牌,打造美丽江西绿色崛起示范区。赣鄱历史文化旅游名城。深度开发南城历史、人文、生态潜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扩大“赣地名府,福地南城”城市名片号召力,提升、塑造南城“历史名城、生态美城、投资热土、养生福地”城市形象,持续提高城市竞争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样板区。唱响盱江医学品牌,聚焦经典名方、智慧药房、特色专科建设,向“医”发力;加强“建昌帮”传人培养力度,传承创新“建昌帮”中药炮制技艺,重点打造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生产、加工制造基地、食养、康养产品生产基地,打造以医带药、以药助医、医药互促全国典范。积极发展特色中医药旅游产业,促进“医、药、养、游”深度整合,建设全国知名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样板区。
(三)“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综合考虑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南城县情实际,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贯通、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相统一,今后五年经济社会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市“第一方阵”,经济总量在全省位次进一步前移,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米、渔、菜”等特色农业更具优势,电子信息、教育装备(校具)、中医药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一定市场影响力,文旅、康养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发展态势和成效位居全市一流。
——全面改革开放形成新格局。主动参与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苏区振兴,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紧盯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三个重点地区,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基本形成内外并举、量质双升、合作共赢的高水平全面开发新格局,最大限度激发南城发展活力和潜力。
——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新进展。城乡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全县区域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中心城区辐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中心镇和特色镇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人居环境达全省一流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水平持续加强,“碧水、蓝天、净土”行动取得更大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机制更加健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更加顺畅,生态产品价值得到更多体现。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作用更加突出,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麻姑文化、建昌文化、洪门文化标识更加鲜明,南城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
——民生福祉改善达到新水平。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社会就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进一步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加快实现。
——社会治理水平跃上新台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五型”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法治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彰显。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的宏伟蓝图已经擘画,未来五年的发展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根本在于实干。我们要紧盯“十四五”规划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压实责任链条,强化工作保障,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具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四届十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重要要求,以“提速进位、争创一流、三年倍增”行动为抓手,在适应新发展阶段中找准定位,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中乘势而上,在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特色,全力推动换道超车、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今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8%;财政总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出口实现稳中提质;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优结构促集聚,打造转型升级的发展高地。围绕电子信息、教育装备(校具)、中医药三大主导产业精耕细作,久久为功,全力以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17.4亿元,增长23.5%。
一是精准定位,做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瞄准AR/VR、5G通信两大领域,做精做细线路板、锂电池、显示屏三篇文章,壮大“教育电子、通讯电子、AR/VR新兴电子、家具电子”四大终端产品,加快完善产业链条和功能配套。全力推进AR/VR终端智能制造、硕码集成电路封装、黄江大顺线路板、戴氏印刷高端机械设备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以龙头企业引领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提档升级,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5亿元,增长8.9%。教育装备(校具)产业按照“生产标准化、经营集团化、产品智能化、产业集群化”思路,积极推广以教育装备(校具)产业园为中心,株良、新丰街、里塔、天井源、徐家、上唐等乡镇为校具聚集区的发展模式,助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继续办好第二届江西教育装备展示会,将设计大赛纳入展示,进一步提升影响力。着力引进工业设计公司、全牌照龙头企业、国内知名销售公司,提供高质量的校园整体解决方案,全力做好教育装备(校具)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创建工作,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亿元,增长24.1%。中医药产业突出养生养老主题,以数字经济为驱动力,围绕“做响品牌、做精种植、做强产业、做实平台、做活康养”,链接产业链各环节,着力在食字号、健字号、消字号、械字号、妆字号上有突破,在医养、文养、康养上有发展。深化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大院大所合作,推动政府、企业、院所良性互动,加快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正式投产。将数字经济与中医药深度融合,整合线上线下中药资源,着力做实“智慧中药房”,以高标准的终端制剂,倒逼前端中药饮片、中药材标准提升,推动中医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增长57.8%。
二要精准服务,做优发展平台。积极推进园区扩区调区,加快完成河东工业园240亩土地平整,推进河东园区东七路、西七路及创业大道东六路至东七路段新建工程和电力线路迁改,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社区化理念打造产业平台,加快推进电子产业园二期东区10万㎡标准厂房、地下停车场建设,确保10月底前竣工交付使用;全面启动三期30万㎡标准厂房及相关市政配套工程建设,确保12月底前竣工交付使用。高标准打造邻里中心,逐步健全吃住行、游娱购、教文卫等各方面配套功能,满足园区企业基本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推动产城深度融合。加快建成教育装备(校具)产业园三期13万㎡标准厂房和305亩教育装备(校具)科创城及相关市政配套工程建设,推动产业园沿江景观带建设。进一步完善科创园功能,形成“1+N”发展模式,助推教育装备(校具)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强与长天集团、祥能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高标准打造“建昌帮”中医药产业园、区域性中药材线上线下交易中心和中药材检测中心,促进人才、资金、技术、资源在南城集聚。
三是精准培育,做强工业实体。深入推进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积极开展影响发展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实行重点企业县领导挂点帮扶和服务单位跟踪服务,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尤其是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省信用担保、财园信贷通、还贷周转金等金融工具,加大对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全力营造“四最”营商环境。坚持招大引强与扶优扶强并重,积极实施优质企业倍增计划,继续培育壮大联益电子、建隆光学、旭日鸿宇、同善堂药业、育佳集团、润华集团、亿万成铜业、南方水泥等重点企业,引导和支持华创科技、海龙集团等企业实施技改扩能,提升空压机生产制造水平和出口能力,加快打造一批行业细分市场的“单打冠军”。大力推进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积极推动联益电子股改上市。新增工业规上企业20户。
(二)坚持稳投资扩内需,打造赶超奋进的强力引擎。全力抓好扩大投资消费和项目建设,抢抓有利时机,精心谋划储备项目、大干快上推进项目、千方百计保障项目、促进消费提档升级。
一是精准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坚持以促产业、强弱项、补短板、惠民生的思路,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积极做好跑项争资工作,确保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省建设投资及各类专项资金7.8亿元,完成重大项目开发105个,重点抓好8个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申报和推进。全力实施好2021年105个重点项目,坚持“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模式,推行定期调度、挂点服务、考评奖惩“三大机制”,全面落实重大项目优先审批、用地优先供给、资金优先统筹,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要素、全周期服务保障,加快形成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良好建设氛围,促进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
二是持续刺激消费活力。深入实施商贸消费升级三年行动,分类打造南城核心商圈、商业中心、商业街区、乡村(社区)商业网点,完善县级、乡镇、行政村(社区)三级商业网点功能,加快形成层级分明、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商业网点体系。利用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夜市街区开发建设,鼓励银行推动消费贷发展,不断丰富“夜经济”业态。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项目建设,依托南城特色优势产品,加大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的合作,加速培育一批本地电商市场主体,加快引进一批省内外知名电商企业来南城设立区域总部。鼓励传统零售企业拓展线上业务,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积极探索“互联网+会展”线上展示展销新业态。鼓励和支持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群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打造直播电商产业集群,全年电商交易达70亿元,增长20%。
三是稳中提质开放型经济。围绕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及文化旅游、现代农业、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聚焦粤港澳、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紧盯产业上下游、国内大循环和知名企业一级供应商,深化委托招商,创新基金招商,探索算力应用招商,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的龙头型、旗舰型项目,加强与中金寰华5G通信等重大项目的跟踪对接,力争引进单体“5020”项目3个以上。同时,大力培育联益电子等外贸主体,鼓励校具、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企业开拓国际新市场,积极对接同成智能设备进资及AR/VR产业园建设,助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全力完成外贸出口18亿元,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4786万美元,增长6%。
(三)坚持抓建设重管理,打造宜居宜业的品质之城。按照“四精”的要求和“做精河西、做靓河东、做美河岸、做强产业”的思路,持续开展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让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坚持规划管控,科学精准做好国土空间规划“三线”划定,为未来十五年城市发展方向谋篇定调,做到一张规划管到底。深入实施“东拓南进、辐射乡镇”发展战略,“东拓”贯彻“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集中优势资源力量,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品质打造河东新区,加快推进G206南城绕城公路改建项目,完善城市河东片区功能;推进城市向南发展,大力实施城南工业带“退城进园”行动。同时,以盱江河为主轴,加快盱江河东岸城区与河东工业区沿河融通,盱江河西岸城区与校具产业园道路相连,为城市跨江发展奠定基础。“辐射乡镇”以建设“交通强县”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城乡路网,持续推动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建成一批二级、三级通乡村、通产业园的农村干线公路,实现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90%,建制村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比重达60%。
二是突出品质提升。加快河东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治污净化能力,让群众享受品质环境;扎实推进天一山片区、体育西路片区2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做好河东蔡王殿、港下园城中村改造前期准备工作,加快洪都集团南城分厂土地处置工作,全力做好河东新区安置房、河西棚户区改造(洪卫片区)安置房建设,让群众享受品质小区;彻底打通王府大街北延伸段、续建站前横路等“断头路”,加快推进迎宾大道、山水大道、泰伯东路等城区道路“白改黑”,持续推进城市公共停车设施提质增量补短板专项行动,在城区新增停车泊位2000个以上,让群众享受品质出行。
三是精细城市管理。持续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行为,大力治理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环境,巩固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坚持精细管理,强化社区基层服务能力,指导无物业小区业主委员会精细化管理小区,加快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强化大数据运用,以智能化手段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强化土地储备出让统筹管理,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做好土地招拍挂工作,保障土地市场平稳有序。
(四)坚持兴产业美乡村,打造乡村振兴的南城样板。坚决稳住“三农”工作的基本盘,跑出乡村振兴发展的加速度,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新时代“五美”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牢牢把住粮食安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完成粮食种植面积56.9万亩、总产量5.08亿斤目标任务。完成4.3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制种面积达3.2万亩,保持水稻制种种植面积全省前列;深入实施“麻姑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落实麻姑米订单面积30万亩,全力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全省首批农产品质量“双认证”示范县。聚力发展特色农业,以农产品地理标志“洪门鳙鱼”为区域品牌,深化与深圳市益尔康农业的合作,加快退养水库高质量生态有机鱼的发展,推进农产品冷链、加工、储运及检测中心建设,全力推动南城农产品在沿海大型超市的对接上市,开通从水塘到餐桌的“直通车”。大力实施生猪复产增养行动,严禁审批小而散的养殖主体。突出安蔬农业千亩蔬菜基地龙头带动作用,着力推进番茄、黄瓜、辣椒等设施蔬菜发展,并持续做大做强淮山、食用菌、槟榔芋等地方特色品牌,建设一批面向东南沿海、港澳蔬菜供应及出口蔬菜基地,蔬菜规模性种植面积达9.1万亩。按照“水果常年化、品种多样化、品质优良化”的思路,积极推进南丰蜜桔高接换种3万亩,大力发展红美人、沃柑、砂糖橘等替代品种,高标准打造5000亩有机肥资源化利用果园2个。
二是努力建设秀美乡村。抓好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继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完成6个村庄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点、75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任务,争取创建省4A级乡村旅游点1个和省级森林乡村6个。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覆盖成果,完善乡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健全“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体系,重点解决公厕建设、垃圾、污水处理问题,全面实现农村卫生保洁常态化。
三是培育乡村振兴主体。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促进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大力培育立体化、多层次的乡村振兴主体,鼓励回乡定居的乡贤发挥余热,支持乡村能人创业致富。持续做活农村资产资源的文章,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加快土地流转、集体资产出租、招商引资税收返还、双返双创等多种渠道,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过10万元,培育一批过100万元的经济强村。完善乡村治理,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资源整合优势,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殡葬新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五)坚持挖潜能求突破,打造县域经济的新增长极。突出文旅融合,培育现代物流、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潜能。
一是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坚持围绕“洞天福地、养生南城”的定位,以“两河”(盱江河、黎滩河)为主轴,以“一山一水”(麻姑山、洪门湖)为两翼,加快推进两河三岸的岸线治理、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麻姑山、麻岭下、建昌里等项目。积极引导粤港控股集团找准景区“文+娱”的融合点,督促加快旅游小镇、旅游环山公路、民宿酒店等服务设施以及麻姑庙装饰装修、读书林布展、颜真卿博物馆等人文景观建设,重点开工建设模科酒店体验乐园、仙踪乐园等体验类项目,打造景区“留住人”的引爆点。同时,以“中国麻姑文化之乡”品牌为依托,持续办好麻姑长寿文化节、麻姑文化研讨会、全国颜体书法等活动,常态化开展麻姑主题文艺汇演,确保麻姑山景区今年7月对外试运营,确保游客量达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0.8亿元。以麻岭下田园综合体获评省5A级乡村旅游点为契机,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打造艺术写生、亲子休闲项目,积极创评“江西省书法之乡”。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全面启动建昌里建设,让历史文化乡愁记忆再现。
二是着力培育新经济新业态。加紧布局数字经济,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积极引进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经济应用端制造业;培育壮大产业互联网驱动的数字化贸易,推动更多企业“上云用数赋能”,打造“研发+生产+供应链”的数字化产业生态;抢抓好区块链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深化与先锋软件合作,以区块链技术创新推动应用落地,进而带动产业发展;全力推动南城县AR/VR总部及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打造江西省AR/VR典型示范。加速推动京东、赋能工坊等平台经济发展。加快推进航空产业园项目建设,为打造航空经济新基地打下基础。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三是转型升级传统物流。以实施交通强省战略为契机,完善汽车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铁路综合物流园、进口木材交易中心项目落地,大力发展网络运输平台、冷链物流等现代物流业,推动传统物流大县向现代物流强县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以县城为中心,连通到乡镇、重要农产品基地的冷链网络体系,促进智慧物流“由虚向实”,不断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品质,全年实现物流税收2.1亿元,增长10.5%。
(六)坚持增活力蓄动力,打造创新创业的优越环境。坚持以改革破瓶颈、以创新激活力、以环境抢先机,不断加速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一是在深化改革上做实功。扎实推进事业单位、生态文明、农业农村、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和“两权”抵押贷款工作,推动各金融机构开展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抵押、质押贷款产品创新,助推“两山”理论在南城落地见效。全力抓好政府投融资管理职能转变,加快金创集团和工创投市场化转型,做实公司资产,做大公司资金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逐步转型为具有较强自主造血能力的实体化运作企业。
二是在创新驱动上用实策。充分发挥东华理工大学南城研究院作用,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加快助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巩固和发展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围绕三大主导产业打造2个省级创新平台载体,打造1家工业4.0智能化工厂样板。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引导企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提升产业链协同合作,摆脱“卡脖子”的困境,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0个,实现全年技改投资增长30%,力争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6%。
三是在营商环境上出实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惠企政策兑现代办机制;继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基本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提升“网上办”“掌上办”便利度和审批智能化水平,实现审批全过程“零跑腿、零排队、不见面、全自动”;进一步推动乡镇赋权,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实现全覆盖;加强部门间信息实时共享,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积极开展影响发展环境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零容忍”态度严惩损害营商环境、侵害企业利益行为。
(七)坚持惠民生固民本,打造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最现实的事入手,重点围绕全省要集中办好的51件民生实事,加大民生投入,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是扎牢社会保障网络。把稳就业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大力开展就业服务落地专项行动,强化区域劳务协作,促进就地就近就业。严格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增强稳就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000万元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000人以上。积极配合建立覆盖范围、筹资政策、待遇水平、基金管理、经办流程、信息系统“六统一”的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制度,让本县城乡居民享受市级统筹待遇。健全劳动关系风险隐患预警报告制度,加强企业劳动用工指导服务,强化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切实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深化双拥共建,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推进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全面落实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专干购买服务。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教育重点工程实施,力争迁建的东方红小学和新建的东方红幼儿园、城西幼儿园在今年9月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职业中专迁建工程在今年底完成主体工程。不断优化城区学校布局,规划在城南骆坪一带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城西邱坊一带新建一所小学,在城区中北部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数8000个,进一步化解“大班额”问题,为2022年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健全完善公共卫生管理、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和全民健身运动,集中规划建设县人民医院二部、疾控中心大楼、妇幼保健院,规划异地新建建昌、徐家、天井源等3家卫生院和原址改扩建洪门、里塔、浔溪、上唐等4个中医馆,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资源整合优势,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用好居家养老建设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今年实现城乡居家养老设施全覆盖。深入挖掘保护和传承弘扬麻姑文化、洪门文化、“建昌帮”中医药文化、盱江医学文化等地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抓好明益王墓维修工作,积极筹建“建昌帮”博物馆和盱江医学研究院。
三是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开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坚决抓好中央和省、市各类环保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以更大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长效推动工业企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建筑工地扬尘、城区餐饮油烟、秸秆露天焚烧等系列空气污染防治,确保南城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沿河排污口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力度,持续巩固抚河流域禁捕退捕成效,保持地表水断面(含国考、省控、县界)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扎实开展工业企业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四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按照“两个尽量”“两个严禁”“两个一律”及农村地区“三减少、三加强”要求,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动态监测,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钢铁防线”。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争当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排头兵”。推进“雪亮工程”建设联网应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权限下放,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完善依法行政体系,提高行政效能,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校园、食药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生产安全,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保持安全生产良好形势。
各位代表!
新时代、新使命对政府工作提出新要求。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定政治立场,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政府系统党员干部坚决服从党的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继续深入开展“五型”政府建设,切实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坚决担当作为。把创新创造作为做好政府工作、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政府体制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创新。巩固“好人主义之害”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成果,在全县政府系统牢固树立“干事为荣、避事为耻”理念,大力营造“一日无为、三日不安”氛围,引导干部敢作敢为、善作善成。坚持以群众期盼为导向,谋划实施一批能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项目,实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把依法行政、依规施政、依纪从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制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推进“互联网+监管”和“双随机、一公开”平台监管。强化政府系统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工作,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扩大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守清正廉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勤俭行政,反对铺张浪费,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和一般性支出,全力打造清廉政府形象。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压实“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格遵守“一准则两条例”规定,提高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卷蓝图成于众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团结依靠全县人民,把初心使命内化为前进动力,把人民期盼外化为实际行动,以“提速进位、争创一流、三年倍增”行动为抓手,全力推动南城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以优异成绩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1.六稳:“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涵盖了我国目前经济生活的主要方面。
2.六保:“六保”指的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两不愁、三保障:“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4.“一门式”服务:从跑多个部门,走多个流程简化为在一个中心或窗口,简化流程,简洁办事。
5.一件事一次办:“一件事”是指企业、群众需办理的一个事项,既可以是单独的“一件事情”,也可以是需到多个部门办理或多件相关的“事”“一揽子事”,经过梳理整合、流程再造后,变成企业、群众眼中或窗口统一办理的“一件事”;“一次办”是指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办好,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6.智慧中药房:综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结合自动控制技术,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对传统就医取药模式进行创新,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服务全过程可追溯,提供包括专业药品调剂、饮片煎煮、按照传统工艺制剂、送药上门、用药咨询等一站式综合药事服务,做到了方便、快捷、安全和贴心服务。
7.四好农村路:指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8.雪亮工程:是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9.“五察五治”专项行动:察中央部署落实,治政令梗阻;察党员干部作风,治“怕慢假庸散”;察工程项目建设,治监管不力;察八项规定落实,治奢靡享乐;察漠视群众利益,治侵害民利。
10.五个推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改革开放走深走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推进红色基因传承。
11.四精: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和精美呈现。
12.国土空间规划“三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
13.“五美”乡村:指产业美、生态美、乡风美、村庄美、生活美的乡村。
14.建昌里:以“建昌帮”文化为核心,以“医、药、酒”文化为主题,同时融入多元地方特色文化和市井商贸功能,采用明清建筑风格,按照4A景区标准,打造独具南城文化底蕴和魅力的河东历史文化商业街区。
15.两个尽量、两个严禁、两个一律: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尽量控制人员聚集,严禁无防控措施的人员流动、严禁无防控措施的人员聚集,对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赣返赣人员一律实行健康监测观察、对从境外国外来赣返赣人员一律实行跟踪闭环管理。
16.三减少、三加强:减少人员聚集、减少人员流动、减少旅途风险,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乡村管理、加强宣传引导。
17.“双随机、一公开”平台: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