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2年罗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6-26 19:50   责任编辑:www

(2021年12月27日在罗源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罗源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林志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罗源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县十七届政府工作回顾和2021年主要工作

回顾过去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团结依靠全县人民,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总量跨越、质量提升、位次前移”的良好态势。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砥砺奋进,调结构促转型转方式,经济发展更趋均衡。地区生产总值从216.5亿元,增长到357.1亿元,比增47.5%,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比增24.3%、52%、55.4%。特色农业发展壮大,形成了“一菇独秀、八产并进”的特色产业格局,农业总产值比增27.2%,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8家,规上工业产值比增123.5%,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比增46.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持续上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0.5亿元,比增76.7%。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精心谋划,强口岸畅交通添活力,增长动能加快转换。罗源湾一类口岸开放开发,将军帽20万吨码头建成投用,新增10万吨以上泊位2个,船舶修造服务业迅猛发展。228国道碧里至鉴江段建成通车,104国道白塔至渡头段改造提升,新改建国省道、农村公路、市政道路217公里,路网结构更趋优化,覆盖城乡、出行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宝钢德盛、罗源闽光跻身百亿企业,龙头招引成效明显,千亿绿色钢铁产业基地初具雏形。营商环境稳步提升,企业开办、注销、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改革等经验获省、市推广。县域产业聚集水平显著提升,承载能力和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市场主体达2.5万个。相继获评“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魅力示范县200强”“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统筹融合,治顽疾补短板强功能,城乡品质不断提升。罗源湾滨海新城全面建成,岐阳片区、余家塘旧屋区完成改造,新建商品房住宅245万平方米。后张巷、溪尾街历史文化街区重现繁华,林可彝故居、城隍庙等历史文物焕发新生。新建公交候车亭、停车泊位、充电桩等设施3962个,完成火车站站前广场、南溪雨污分流等41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入推进,建设美丽乡村123个,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177个,打造乡村振兴中高级版试点村18个,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面突破10万元,起步镇上长治村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增41.3%和47.7%。连续两届获评省级“文明县城”“平安县城”。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防风险战脱贫治污染,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重大风险有效管控,公建项目投资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10.1亿元,有序压减存量隐性债务22.4亿元,有力处置非法集资、套路贷等非法金融活动。稳妥推动贷款增长,新增贷款72.6亿元,不良贷款率0.72%,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带动3081名贫困户稳定脱贫,脱贫人口年均收入2.09万元,比增156.9%,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在全省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连续两年取得优异成绩。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交办件全部整改销号,“还山退海”全面完成,垃圾焚烧发电厂、城区污水处理厂三期建成投运。实施流域、空气等治理项目184个,关停取缔、整合提升“散乱污”企业193家,治理水土流失9.6万亩,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30万亩,获评“福建省森林县城”。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基本抓提升促均衡,人民福祉不断增进。民生支出累计11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6%。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项目14个,增加学位6240个,获评“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从严从细抓好外防输入,选派207名干部驰援新疆、香港、厦门、长乐、莆田等地,展现非常时期的罗源担当。县医院提质扩容,妇幼保健院改建提升,163家镇、村医疗机构修缮改造,再次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九大中心田径场等457个文化体育设施建成投用,八井、竹里、井水等22个村获评省级旅游特色村,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改造提升94家养老服务场所,推动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居家养老服务集成试点改革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32万人,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1.77万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畲汉文化交流交融,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21年,我们以“起步就冲刺,开局即决战”的昂扬姿态,深入开展“大干150天,建功丝路海港城”攻坚行动,成立八大攻坚指挥部,拔钉子、炸碉堡、割尾巴,促进财政增收、保障土地供给、提速项目建设、改善民生福祉、持续转变作风,经济发展稳中有升,社会大局稳定有序,较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6项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在减税降费1.7亿元的情况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亿元。在重点项目建设“亮晒比学”活动中,荣获全市第四名。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出台31条措施促进农业发展,农业总产值达95亿元。持续推进起步镇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建成秀珍菇液体菌种、绣球菌基地等5个农业项目,全力打造国家级食用菌产业集群,食用菌产业链总产值达17亿元。规上工业产值突破650亿元,增长16.9%。企业技改增资增速54%,排名全市第三。第三产业增加值104.3亿元,增长6.2%。消费能力持续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9%,位居全市前三。

项目驱动成效明显。深入开展“一抓一促”“攻坚120天”等专项行动,推动199个重点项目提速建设,全年开工81个,竣工投产56个,完成投资1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00亿元,增速全市第一。攻坚行动成效明显,霍口水库主坝即将完成浇筑,疏港公路梅花段征地等一批难题取得重大突破。完成项目供地1590亩,清理批而未供土地160亩,盘活闲置、低效土地337亩。万洋众创城、宝太冷轧、时代聚丙烯深加工、铝精深加工等重大项目陆续落地,引进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9个,发展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试点改革全面完成,全省推广罗源经验。成立罗源建发集团,探索县属国有企业薪酬、绩效、培养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158项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推行项目预审查、告知承诺制,时限内办结各类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6.8万件。新引进落地2家台资企业,口岸持续扩大开放,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958万吨,增长18.5%。出口总额14.8亿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1.55亿元,增长46.8%。

城乡建设步伐加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交初步成果,台商投资区、罗源湾经开区金港片区完成控规编制。岐阳片区安置房顺利交房,余家塘旧改历史遗留问题有序妥善解决,后张新村、佳馨花园完成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提升5个城市公园,新改建水、电、气管道约50公里,建成垃圾分类屋(亭)166座、停车泊位640个、公交站台24个,三中东路、罗中路闽源段建成通车。提升“四好农村路”14.6公里,整治裸房1000栋、河道28公里,处置“两违”53万平方米。起步镇集镇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在全省考评中荣获第一。启动敖江流域、起步溪流域综合治理,停产退出水电站11座,水产放流增殖4.15亿尾,清理海上违法养殖1270亩。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稳住就业基本盘,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2101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获评“全国优质服务窗口”。落实各类兜底救助举措,发放补助补贴8500万元。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表彰名校园长、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209名。罗源一中田径场馆与教学楼建成投用,通过省一级达标复评。福州民族小学等3所小学投入使用。建立“1+8+3”工作机制,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开创全国染疫船舶卸货处置先河,安全处置海上疫情10起。县医院病房大楼、方舱隔离点建成投用。新建松山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累计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88户。成功举办庆祝建党100周年音乐会。智慧体育公园等27个群众健身项目建成启用。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编制、信访、仲裁、司法行政、民族宗教、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平安建设、诚信体系、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民兵预备役、双拥、海防、人防、反走私等工作继续加强,融媒体、社科联、文联、统计、科普、气象、防震、史志、档案、老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侨务、慈善、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51件。深入开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和“转作风、强服务、办实事”活动,持续整治“虚僵躲拖腐”不良作风,解决一批“难硬重新”问题。“七五”普法顺利完成,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实效。推进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在户籍、移民和出入境、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领域推出便民利民新措施。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决议,积极支持县政协开展民主协商,办复市、县人大代表建议3件、59件,办复市、县政协提案1件、82件,满意率均为100%。

2021年各项任务的完成,为县第十七届政府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各位代表,回顾五年历程,奋斗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各条战线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工商联,向省直、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驻罗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们,向所有支持关心罗源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新一届政府努力方向

各位代表,当前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的变化,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五年,是加快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罗源的关键时期。

我们应该看到,罗源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期、艰苦奋斗的转折期。推进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受“还山退海”、房地产市场萎缩、钢铁企业技改留抵退税、大规模减税降费等多重因素叠加,负债压力较大,财政收支平衡仍未根本性扭转。二是罗源湾岸线开发的科学化水平亟待提升,港城联通的交通枢纽功能亟待加强,用地用海用林瓶颈亟待破解,钢铁产业链条亟待延伸,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临港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三是扶持培育“一镇一产、一村一品”的富民产业成效还不够凸显,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农村人口外流严重,乡村振兴任重道远。四是城市治理效能仍需提升,应对疫情防控等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还需增强,城乡供水、污水处理、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短板还要加快补齐,旧区改造、小区治理、公共交通等群众关心的事项仍要加快解决。

我们更应该看到,罗源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黄金期”、迅速崛起的机遇期,推进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一是机遇好。中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强省会战略、福州都市圈发展战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战略、丝路海港城战略规划等多重政策叠加,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港口、区位和产业优势,我们必须抢抓机遇,把政策的红利用活用足用好。二是基础实。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的工业基础日益夯实,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产业集群效应正在显现。滨海新城的生活配套日趋完善,港区交通体系逐步改善,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罗源湾有条件成为临港工业的主战场、主阵地。三是势头足。“大干150天,建功丝路海港城”攻坚行动的全面推进,给罗川大地注入了蓬勃生机和巨大活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极大增强了发展的内生动力,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汇聚。四是氛围浓。在县委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和衷共济、团结一心,以不服输的韧劲、不怕难的闯劲、肯吃苦的干劲,推动各个领域展现新气象、各条战线担当新作为、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变化,树立起必胜的信心、完胜的决心,凝聚起强大的发展正能量。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机遇难得,希望可期,我们必须全面融入省市的发展战略,必须准确把握罗源发展的阶段特征,必须主动顺应全县人民的期待和要求,乘势而上、奋发作为。

根据省、市、县党代会精神,新一届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定不移落实“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抢抓多区叠加政策机遇,主动融入福州都市圈和强省会发展战略,启航新时代,做强北大门,打响四大国家级品牌,建功丝路海港城,加快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罗源,为福州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贡献罗源力量。

今后五年,新一届政府将朝着以下目标不懈努力:

——坚持“一个港城”的战略定位。罗源伴海而生、向海而兴。未来五年,我们将加快建设丝路海港城,坚持以城市为核心、以港口为依托、以临港产业为基础,港产城互补共生、融合发展。围绕拓展港城发展空间,谋划一批228国道沿线的重大产业布局;围绕扩大港口枢纽优势,谋划一批多式联运等临港基础设施;围绕临港产业带动效应,谋划一批航运、仓储、贸易、维修、海事服务等临港服务产业。力争到2026年,港口、城市、产业的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功能配套更加科学,海陆联运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更加畅通,联动海峡两岸、辐射闽东北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形成,临港产业体系基本完善。

——集聚“双龙抱珠”的产业支撑。就是明确主攻方向,精准招商,扶引龙头,实施强链延链补链行动,力争到2026年,形成两个“千亿产业”集群。一是提速建设千亿绿色钢铁产业基地。设立钢铁研究中心,持续推进宝钢德盛、罗源闽光、亿鑫钢铁技改升级,绿色低碳发展,坚定不移抓住冷轧、精深加工等下游产业链,促进钢铁产业精深加工向多元化、高端化发展,钢铁产业规模超千亿元。二是加快培育千亿新能源产业基地。把培育新能源产业链,作为推动未来发展的新引擎,紧盯龙头企业,精准招商引资,努力引进一个“链主型”企业,带动一批供应链企业,促进新能源企业加速集聚,千亿新能源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

——创新“三线联动”的富民举措。就是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务实的举措、更有力的行动,加快人民群众普遍增收。一是全力保障就业富民。把就业增收放在首位,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信息摸排、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帮助农村转移人员、残疾人、大学生等群体提高就业技能,全面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二是全力推进产业富民。纵深推进“一镇一产、一村一品”,实现“家门口”就业。大力发展起步、中房、霍口食用菌产业,推动向初加工、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全力扶持碧里花卉、西兰七境茶、霍口民俗旅游产业,推动向组织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有序推进碧里、鉴江发展工厂化养殖、深海养殖,谋划发展远洋渔业。三是全力扶持创业富民。进一步创造宽松的创业条件,从营商环境、市场管理、社会舆论等方面下功夫,为创业者“松绑”。大力发展房地产业、酒店、商超、宾馆,全面激活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休闲体验新业态。加快吸引玉石雕刻等各类在外人才回归创业、回哺家乡。

——打响“四大品牌”的强县目标。就是对标全国先进,从经济、治理、平台、特色四个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罗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奋进全国百强县。围绕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发展四个维度,着力调结构、稳运行、提质效。力争到2023年,成功跨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行列。到202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5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二是做强国家级台商区。坚持以产业融合为纽带,壮大园区经济总量,打造福州都市圈产业协作标准化示范区,为福州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先行城市提供平台。在实现扩区的基础上,力争到2026年,园区产值突破1500亿元,其中500亿元以上企业1家,300亿元以上企业1家,100亿元以上企业6家。三是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围绕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指标,深入开展“八大专项行动”,在提升城市品质、推进精细管理等各领域全面发力,促进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力争到2023年,获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到2026年,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四是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搭建文化大舞台,打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品牌。巩固拓展示范区成果,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支持,推动民族乡村全面振兴。

——建设“五个罗源”的发展保障。就是把建设可知可感的现代化新罗源,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一是建设活力罗源。坚持在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中激发活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全面完成优化营商环境19个领域、301项改革攻坚任务,努力推动经济发展由规模、要素驱动,转向创新、效益驱动。力争到2026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二是建设宜居罗源。坚持在城市更新、城乡协调中释放魅力,深入实施“大城关”战略,打通中心老城与滨海新城的重要节点,促进中心老城与滨海新城全面融合。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城乡生活垃圾处置一体化取得重大突破,努力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后劲。三是建设绿色罗源。坚持在绿色引领、低碳发展中挖掘潜力,坚决落实能耗“双控”要求,发展“双碳”经济,大力实施一批空气、流域、海洋领域生态建设项目,推动绿色增长、实现绿色转型。力争到2026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98%左右,流域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8.5%。四是建设幸福罗源。坚持在改善民生、安居乐业中增强动力,把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力争到2026年,新增5660个学位,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以上,县总医院正式启用,县级医院急危重症诊疗能力进一步增强。五是建设平安罗源。坚持在守住底线、科学治理中保持定力,大力开展平安创建,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全面推行阳光信访,持续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构建“平战结合”医疗格局,日常化开展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演练,牢牢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底线。

未来五年,我们要举全县之力办十件打基础、增潜力、惠民生、利长远的大事:

一是加快培育千亿绿色钢铁产业基地和千亿新能源产业基地,打造两个“千亿产业”集群。

二是启动牛坑湾港口及加工物流园项目建设,为壮大临港工业拓展承载空间。

三是新建一批码头泊位,沿着岸线开疆拓土,提升罗源湾港口规模效应。

四是分批启动罗源湾高速口、228国道、S207线白塔至霍口段公路(西兰隧道)拓宽改造等三大工程。 五是启动站前广场区域综合体建设,激活房地产市场,改造提升一批城市更新项目。

六是新改扩建6所公办学校,新提升一批教育基础设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七是启动县总医院建设,新提升一批乡村卫生服务场所,提高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八是实施一批乡村振兴项目,全力打造“一镇一产”富民产业。

九是加速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让人民群众喝上高品质的放心水。

十是启动南溪、起步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空间。

各位代表,我们坚信,众志成城泰山移,只要全县上下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未来五年的工作目标,我们一定会实现,也一定能实现!

三、2022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做好2022年的工作,对于顺利实施“十四五”规划,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出口总额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临港产业发展。培育先进制造业新优势,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努力提高制造业在全市的位置。夯实产业园区。大力推动台商投资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建设新能源及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完成水、电、气、通信等管网铺设,完成B片区702亩场地平整,提速通屿路、松岐中路、松山路建设,动建污水处理厂,推进增量配电试点项目动工建设、LNG燃气站建成投运。完善罗源湾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北江滨路渡头段改造提升,实施南北岸污水管网及泵站提升项目,完成北工业区“两违”处置,打通金港环路,实施金港片区河道清理。保障产业用地。加快大小获防洪排涝项目用海审批,完成台商投资区A片区扩区项目填海工程验收。加快岐阳地块三、站前广场地块、经开区南工业小区及周边地块、宝太冷轧、德盛新能源、白塔乡乡村振兴产业园一期用地收储、报批、出让工作,力争出让用地3000亩以上。完成凤贵山用地报批,启动牛坑湾加工物流园建设,依法处置中科渔业、田丰机械项目等闲置土地,有效盘活海林食品等项目低效用地500亩以上。狠抓产业项目。完成宝钢德盛、罗源闽光项目环评审批,提速华东船厂3#船坞技术改造等56个技改项目,实现技改投资111亿元以上。加速动建时代聚丙烯深加工、铝精深加工等项目。完成万洋众创城17万平方米厂房主体结构封顶,引进50家以上中小企业,提供3000个以上就业岗位。完成宝太冷轧项目厂房主体建设,筹建钢铁产业链研究中心,打造钢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洼地”,推动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37亿元。

(二)着力推进服务业提质。挖掘生活性服务业潜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努力提高服务业占GDP比重。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鼓励世纪金源购物中心等传统消费领域开展促销活动,投放“罗川惠民消费季”活动消费券300万元,进一步释放消费需求。加强滨海新城商业风情街整体策划、宣传,扩大滨海商圈辐射带动力。加速金尊名城扫尾,全面推进汀州云墅建设,力争形成1.43万平方米大型商业面积。加速发展家政服务、信息通讯、娱乐休闲、体育健身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引入新零售新业态,发展新型消费。鼓励制造业企业加快主辅分离,发展研发设计、服务外包、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修订金融业扶持政策,实施制造业贷款增长行动、普惠金融贷款增长行动、信用贷款增长行动、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深入开展“政金企”对接,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业”50场以上、“行长下基层”活动30场以上,组织金融产品推介、银企对接15场以上,力争企业贷款增长10%以上、普惠金融增长20%以上,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业。坚持把文化旅游作为战略性产业来抓,谋划推出畲乡民俗风情体验、红色研学、滨海休闲度假等精品旅游线路,建成井水半岛生态、斌溪音乐谷、壁立园等文化旅游项目。深挖畲族文化、陈靖姑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举办“畲族·风”文化旅游、“三月三”民俗文化节等文旅活动。实施玉石雕刻工艺美术大师“回归工程”,打响“天下石、罗源工”工艺品牌。启动民宿发展三年行动,力争民宿备案15家以上,打响“畲风海韵、七彩罗源”旅游品牌。

(三)着力推进乡村振兴。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高农业发展质效。坚决守住耕地红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33万亩、产量稳定在3.41万吨。谋划食用菌现代产业园,推进竹木产业园前期工作,加快建设起步镇等4个乡镇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食用菌、茶叶、毛竹等大宗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以上,引导各类主体向农业园区、特色基地集中。塑造生春源、和丰茶叶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的品牌形象,培育食用菌、花卉苗木龙头企业4家以上。与福建农林大学深化合作,建设西兰茶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打造特色蔬菜、高优水果示范片3个以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响村庄清洁战役,实施创建魅力庭院行动,推广人居环境积分制。“一革命五行动两整治”加快扫尾,餐厨垃圾处置厂建成投运,起步镇、中房镇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完成建设,推进农村环卫一体化项目社会化运营,扩大垃圾干湿分类改革试点。加强“两违”整治管控,启用“美丽罗源监管平台”,健全巡查发现、落实处置、督办检查的“铁三角”机制,全面完成违法用地查处整改。规整农村杆线,新提升农村公路19公里以上。完成中房镇满盾村传统村落提升,打造乡村振兴中高级版试点村6个以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因地制宜打响“一镇一产、一村一品”地域品牌,扶持碧里下廪羊、鉴江鲍鱼、起步秀珍菇等八大特色农业产业,建成国家珍稀食用菌产业集群、西洋花卉苗木基地等农业产业项目14个。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个以上。举办特色农产品推介展会2场以上,宣传推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发展农产品销售企业,对接周边大型生鲜超市,拓展销售渠道。

(四)着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深入推进城市建设,强化精细管理,巩固提升宜居水平,加快集聚城市人气。持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谋划推动北门巷文化街区改造,启动中心市场地块改造提升工作,谋划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成莲花东区老旧小区改造。新建湿地公园景观人行桥,改造城镇雨污管网2公里、燃气管网10公里。完成东大路道路“白改黑”提升、岐阳片区路网建设,新改建市政路网2.5公里。完成城区部分桥梁及主要路段照明提升工程。建成智慧停车平台,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00个以上。推进重大交通水利项目。推动二级汽车客运站、井水陆岛码头等项目建成投用,推进口岸通关大楼、碧里作业区6#泊位竣工验收,力促罗源湾公共输送廊道、罗源湾高速口综合整治、碧里作业区5#泊位扩能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抓紧推进省道S207罗源白塔至霍口段公路(西兰隧道)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改革。全面建成霍口水库,基本完成昌西水库主体工程,力争动建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项目。完成河洋溪流域防洪治理,提速起步溪港头至余家塘段防洪工程。加快城区二次供水、南溪两岸品质提升改造。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拓展“光盘行动”“公筷公勺”等文明引导行动成效,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治理、农贸市场管理、特色街区建设、特色品牌培育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城市品质、推进精细管理,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打造10个环境卫生整治标杆示范小区、3个文明示范小区、3条交通文明示范街区,完成中心农贸市场主体建设。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实施中心城区节点楼宇、重点区域和路段亮化提升工程,突出老街区人行道、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薄弱环节管控治理。

(五)着力推进全面改革开放。以更大的决心深化改革,以更宽的视野扩大开放,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突破改革重点。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动县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运营,做强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组建重点项目前期办,健全项目前期的分析论证、项目审批、资金审核、用地报批等工作制度。全面梳理执法事项,建立健全城乡一体、部门联动的综合监管、综合执法机制。强化招商引资。坚持“五轮驱动”抓招商,瞄准龙头企业、“链主型”企业战略布局精准招商。开展节会招商、亲情招商,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实现总部回归、产业回归、资本回归、技术回归和人才回归。力争年内落地50亿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个、产业链项目15个以上,引进培养紧缺急需人才10人、高技能人才5人以上。做优营商环境。全面推进“证照分离”,企业开办压缩至3小时内,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行“一件事”办理、“不见面”服务,设立“办不成事”窗口。进一步梳理前置、归并涉企审批事项,推动“拿地即开工”常态化。完善县领导挂钩联系企业、重大项目全程跟踪服务、“一企一议”服务企业等制度。

(六)着力推进民生事业建设。毫不动摇地坚持改善民生,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办好优质均衡教育。深入实施罗源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开展集团化办学,成立罗源三中、实验小学、附小等教育集团或教育联盟。建成附属小学教学综合楼、实验幼儿园(岐阳园区)、滨海三区幼儿园等3所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1920个。动建罗源三中田径场、松山幼儿园、职业中学新校区(实训基地)教学楼。谋划建设岐阳幼儿园(机关园)、福州民族小学(二期)、特殊教育学校、职业中学新校区等一批项目。提升健康事业水平。加快推进罗源县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负压病房改建、县医院病房大楼扩建等项目,动建县第二医院。推进医共体建设实质性进展,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药械安全监管,保障群众用药用械安全。关心和支持残疾人工作。加快城市社区嵌入式家园、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公益性公墓建设,改造提升三星级以上农村幸福院21所,建成农村长者食堂4所。协调发展各项事业。全力以赴保就业,引导企业以岗留人、以薪留人,举办招聘会20场、培训会25场以上,建成多功能人力资源保障综合性服务窗口。千方百计抓兜底,落实救助保障政策,及时发放社保、失业、医疗等补贴。加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动建工人文化宫、文化馆、图书馆、书香小镇文旅等项目,新建提升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户外体育场、健身路径等项目20个以上,举办闽剧保护及戏曲进乡村等各类文艺、健身活动50场以上。加快革命老区、边远乡镇、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

(七)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环境治理。加快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项目可行性研究、市场化建设运营,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2个,铺设生活污水管网10公里以上。推进南溪流域整治、生活垃圾分类,落实畜禽养殖长效管理机制,避免违规养殖“回潮”。开展水电站核查评估、分类整治,规范排污许可监管,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1.28万亩,实施植树造林8080亩以上,建设省级森林村庄5个、古树公园3个、森林步道3公里。推进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四减四增”,加快亿鑫钢铁超低排放、德盛镍业节能减排改造。有效治理挥发性有机物,强化排放与扬尘的协同控制,有效降低臭氧、颗粒物浓度。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减少面源污染。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面提升全社会节水意识。强化石材矿山及废弃石碴监管,促进废弃石碴资源有序开发利用。健全保护机制。全面推行河长制、湾滩长制、林长制、矿长制。常态化开展“护河行动”,动工建设起步溪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健全生态环保领域“两法衔接”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洗砂。组建海上环卫队伍,清理海漂垃圾,综合整治海上养殖,杜绝非法侵占海域养殖行为。改造渔排14万口、筏式养殖泡沫浮球9000亩,建设200口深水网箱,推动海湾生态逐步好转。

(八)着力推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基层,加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抓好疫情防控。把外防输入作为重中之重,扎实筑牢海上疫情防线,加强港口、码头、涉外企业管控,严厉打击偷私渡,严管隔离点、娱乐场所、校园等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坚持人、物、环境同防,落实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全面完成疫苗接种任务,加强进口冷链食品风险防范,健全监测预警机制,突出医疗机构和药店“哨点”作用,提高突发应急处置能力。突出安全发展。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快建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聚焦13个专项领域,全面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建设县级应急指挥平台,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罗源”建设。推进全县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圆满收官。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大力化解信访积案,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扎实开展“八五普法”,深入推进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军民融合工作,争创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城。加强老干部工作,支持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发挥更大作用,推动社会组织多元化发展。

四、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打铁还需自身硬。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尽心竭力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

打造服务型政府。始终忠于组织、忠于人民、忠于职守,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像爱护自己的脸面一样爱护罗源的发展环境,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最大限度方便群众、方便企业、方便基层,为企业和群众干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打造创新型政府。面对当前发展的困难和瓶颈,我们必须打破思维定式,善于谋大、谋远、谋深,用改革的理念、创新的举措、市场的手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破解要素保障不足、培育新的增长点。面对区域竞争的巨大压力,我们必须以“我是罗源”的站位、“为了罗源”的担当和“不负罗源”的情怀,爱罗源、为罗源,积极扭转局面,强化财政增收、补齐民生短板、带领群众致富。

打造实干型政府。为官避事平生耻,狭路相逢勇者胜。只有不怕困难、不怕矛盾、不怕辛苦,才会有所作为。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事业作为第一追求,把落实作为第一责任。对县委制定的政策、部署的任务、提出的要求,必须一以贯之、一鼓作气、一抓到底,决不动摇折腾、决不半途而废、决不无果而终。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放开手脚干、顶着压力干,主动作为、攻坚克难。

打造法治型政府。政府工作的要义在于尊重宪法、尊重法律、尊重人民,一切工作都要在法律框架内运行,这是红线,也是底线。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依法行政,自觉依法履职,落实重大决策程序规定,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监察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打造廉洁型政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推进正风肃纪。坚决向行政执法中的乱收费、乱罚款亮剑,坚决向工程建设中的强揽工程、强买强卖亮剑,坚决向办事服务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亮剑,坚决向项目招投标中的暗箱操作、“猫鼠同眠”亮剑,坚决向行政审批中的吃拿卡要、“小鬼难缠”亮剑,让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在罗源无藏身之处、无立锥之地,树立干净用权、干净干事、干净做人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奋斗成就梦想,奔跑才有远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借天时、扬地利、聚人和,只争朝夕,勇往直前,为加快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新罗源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