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2年光泽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6-26 20:11   责任编辑:www

  牢记嘱托 接续奋斗

  在新起点上推进中国生态食品城建设

  (2021年12月28日在光泽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光泽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王 贵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光泽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2021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抓紧抓实“五促一保一防一控”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全县经济社会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初步预计,全县生产总值129亿元,增长8.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7.7亿元,增长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59.9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亿元,增长13%;出口总额5.92亿元,增长19.6%;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7.69亿元,增长9%;地方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9亿元,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40元,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10元,增长8.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全面完成。2021年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过去五年,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生态食品城”战略目标,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较2016年增长3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绿色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区域影响大幅提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圣农集团自主培育的“圣泽901”白羽肉鸡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彻底解决中国白羽肉鸡种源“卡脖子”问题,锻造出白羽肉鸡“中国芯”;全县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获得专利授权391件。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唯一县级代表,试点经验被国家生态环境部和国家发改委推广;在全国率先建立“绿水维护补偿”机制,河(湖)长制工作连续三年全市第一;在全省率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试点经验成效被国家审计署确定为“抓得好、抓得实、抓出成效”的样板典型;“水美经济(水生态银行)案例”入选自然资源部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典型案例;水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入选全省第三批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加快农业农村改革步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革稳步推进,成功争取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寨里镇山头村整村资本化改革模式入选《中国改革年鉴》。

  五年来,我们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产业生态更加优化。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流域水质达Ⅱ类及以上标准,重要流域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完成森林抚育21.47万亩,封山育林27.34万亩;县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均达99%以上,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省级森林县城。生态食品产业集群加速形成,规模食品企业产值年均增长9.7%,获评全国唯一“中国生态食品名城”。圣农集团建立起世界唯一完整配套的白羽肉鸡全产业链,白羽肉鸡饲养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六,连续三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福建天江药业成为全省首家获批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圣维兽药疫苗、武夷山矿泉水、恒杰软骨素等项目投产增效;粮、酒、笋、茶、蜂蜜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获评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国茶叶百强县、蜂业扶贫先进县。文旅休闲、数字信息等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入选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县,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坚持统筹协调、双向融合,城乡品质持续改善。新建改建中山南路、册下环路等城区道路16条,完成城南、城北、橘子洲片区功能布局,建成区面积达6.4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突破50%,“内成网、外成环”交通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框架全面拉开。新汽车站、公交总站、中山台公园投入使用,新成立三凤、茶市街社区,肖家坑第二水源实现城区生活供水,圣农小镇中坊生活服务核心区基础设施配套完成,建成洄龙潭、橘子洲、梅树湾等滨水景观带10.6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6.21%,城市更加美化宜居。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140公里,在全市率先实现农村客运公交化,县乡村三级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持续推进一批重点和民生水利项目,水美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乡村功能不断改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功创建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7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0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建成66个美丽乡村,获评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五年来,我们坚持开放共赢、团结协作,发展格局深入拓展。积极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发起中国生态食品产业联盟,吸引县域外食品企业共同参与中国生态食品产业品牌打造,生态食品品牌集群效应日益凸显。主动融入大武夷经济圈和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开通光泽至武夷新区客运班线,发起闽赣五县(市)共建武夷山脉西北麓生态联盟;打破行政区域壁垒,与井冈山市共建闽赣苏区七叶一枝花种植基地,跨区域合作领域深入拓展。主动借智借力,与生态环境部华南环科所合作推进“无废城市”及碳中和先行先试工作,与省农科院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教授工作站,科技特派服务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发展合力不断增强。积极开展海峡两岸茶文化交流,成功举办“同心杯”两岸青年乡村振兴研修营,光台融合发展持续扩大。

  五年来,我们坚持共建共享、改善民生,百姓福祉日益增进。111项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财政投入民生占比超80%。在全省率先退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1794户4494人实现稳定脱贫,所有行政村村级集体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就业形势持续稳定,新增城镇就业6792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6年的1.4倍、1.5倍。教育基础不断夯实,新增各类学位3200个,光泽一中通过省一级达标校高中整改复评,成为福建师大委培公费师范生唯一面向县域的招生地。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有力,应急响应指挥和工作体系不断健全,新冠疫苗接种有序推进,建成集中隔离点3个260间,在全省率先完成县域全员核酸检测演练。医疗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县综合医院投入使用,与省人民医院建立跨区域医联体,在全市率先完成一体化村卫生所建设,入选全国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实现应保尽保,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9.5%;出台《关于加强退役军人培养使用支持的十条措施(试行)》,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县。

  五年来,我们坚持综合治理、依法行政,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行政效能大幅提升,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累计简化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01项,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大幅提升。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社会治安持续好转,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明显成效,金融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高,连续三年蝉联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获评省级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福建省第四轮第一批平安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利完成。“七五”普法全面完成,县、乡、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全覆盖。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有力,审计监督力度持续加大,依法查处“四风”和腐败问题,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与此同时,国家安全、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台、档案方志、工商联、计生协、贸促会以及老干部、老龄、妇女儿童、关心下一代、残疾人等工作也都取得新进展。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倾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县政府领导班子团结一心、接续奋斗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了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省市驻光单位和驻军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以及心系家乡的各地商会会员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值得肯定,头脑务必清醒。在五年的发展实践中,我们清楚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下行压力大,部分行业、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严峻复杂,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辐射带动力强的大型骨干企业少,一些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一些党员干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素质能力还不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发展意识不强、责任担当不够的现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发展。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正视矛盾、直面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发展要求和重点

  今后五年,是我县在新起点上推进“中国生态食品城”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全方位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五年。从大环境看,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持续加快;全省正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市正重点实施“七大工程”,全力推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为我们争取重大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重大政策利好,创造了良好环境。从自身基础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和不懈奋斗,我们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发展定位更加明确,主导产业链更加完整,生态优势更加凸显,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只要我们顺应趋势、坚定信心、苦干实干,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一定能开创新时代富美新光泽建设新篇章。

  今后五年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南平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省第十一次、市第六次和县第十四次党代会部署,落实“四项任务”“七大工程”“大抓项目、大抓基层”工作要求,全力推进三大攻坚行动,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力争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8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5万元。

  (一)围绕绿色低碳,打造生态光泽新样板。深度融入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定位“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区”,立足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全力推进“一区四带”建设。加快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水生态银行”等绿色创新,建立生态资源、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巩固拓展“无废城市”建设成果,深入实施碳中和先行先试,大力推进固废源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打造“零碳园区”“碳中和企业”。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大力发展共享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运用,推动区域低碳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落实“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深化“绿水维护补偿机制”,健全生态巡查一体化,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保护修复。

  (二)围绕提质增效,迈出产业升级新步伐。依托“一关一树、一瀑一园、一陶一街、一山一叶、一羽一水”,以及丰富的毛竹、中药材等资源禀赋,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培育“1+N”生态食品产业集群。全力服务圣农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围绕产业“上下游、左右岸、前后端、内外圈”做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推动五年内圣农集团白羽肉鸡养殖规模增加到10亿羽。大力发展淡水鱼智慧养殖、鱼饲料研发生产、鱼肉制品深加工,建设集生态养殖、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垂钓等功能为一体的三产融合渔业产业链。扶持福建天江药业做强做优,扩大生物制药和配方颗粒的生产销售规模。着力水产品项目策划、招商,大力发展生态饮品、美容养生、水上娱乐等中高端涉水产业。协同推进酒类、茶叶、油茶、笋、蜂蜜等食品产业发展,延伸拓展全域旅游、生态环保、健康养生、文化创意、数字信息、仓储冷链物流等新兴业态,促进生态产业集聚。

  (三)围绕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强化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全力服务圣农推进白羽肉鸡国家级技术中心建设、创建全生产单元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区,继续实施肉鸡良种攻关,开发高精尖肉鸡产品新技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意识,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和研发投入,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单项冠军”发展道路。强化人才智力支撑,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计划,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发展,推进企业研发团队培养;深化政校企合作,加快“中国生态食品城”人才聚集。强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建立营商环境评价奖惩机制;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推广整村资本化改革模式,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

  (四)围绕协调联动,构建城乡融合新面貌。统筹城乡协调共进,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继续实施“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西新城”“圣农新城”规划建设,拓宽城市发展框架。优化完善城市内外交通体系,有机有序融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由点及面逐步建设“智慧社区”,探索城市管理新机制,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提升乡村建设品质,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健全和完善社会帮扶机制,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开展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品质提升五年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五)围绕扩大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海丝核心区、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建设,聚焦区域合作、产业协同、保护联动,积极跟进温武吉铁路、昌福(厦)高铁等重大互联互通项目,持续深化共建“武夷山脉西北麓生态联盟”,打造闽赣边界的枢纽城市。谋划构建“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区生态环线”,助力福建、江西两省跨区域共建武夷山国家公园,构建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与周边地区生态融合、文化融汇、旅游共享、产业共赢。吸引更多县域外食品产业主体联合参与中国生态食品产业建设,进一步擦亮“中国生态食品城”名片。深化对台合作交流,进一步拓展山海协作,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六)围绕民生需求,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多角度、全方位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更多的人选择留在光泽生活发展。加大创新创业政策、资金等支持力度,搭建线上线下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拓宽就业创业渠道。以养老、医疗、工伤保险为重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儿童福利、基本养老、残疾人关爱等制度,全方位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办学条件改善、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提质培优三大工程,“高位嫁接”福建师大、厦门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健康光泽2030”行动,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化与省人民医院帮扶共建,争创国家卫生县城。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挖掘和弘扬地域特色文化,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争创第七届省级文明县城。把安全发展贯穿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强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监管、应急管理、社会矛盾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防控,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光泽。

  三、2022年政府工作目标任务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实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对于实现五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8%;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各项任务。

  (一)突出生态优先,让绿色光泽底色更靓

  聚力提升生态效益。围绕“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区”定位,全力推进“一区四带”“一环四通道”建设,串联武夷山国家公园和龙虎山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打造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区生态环线,争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力推进环武夷山国家公园生态走廊、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区移民示范区、清溪流域综合整治、北溪流域综合治理、大羊水库等项目,打造西区生态保护示范带。加快启动优质山泉水产业园、武夷天池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造西区生态产业化创新实践示范带。谋划实施一批绿色低碳产业项目,加快北坑天然矿泉水开发利用等项目建设,促进产业与生态加速融合,打造西区产业生态化创新实践示范带。优化整合千亩梨园、万亩茶园、万里生态水系等文旅资源,加快杉关生态示范园建设,全力打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高地和福建向内陆省份展示绿色发展成效的新窗口。

  聚力健全生态机制。巩固提升“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成效,推进碳中和先行先试工作,推广圣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策划实施一批碳中和项目,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率78%以上。全面推行林长制,落实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林长制体系。深入开展松林改造提升行动,加大松材线虫病防治力度。继续实施“绿水维护补偿”机制,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实现全流域水质实时监测。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提升绿色金融供给水平。

  聚力筑牢生态屏障。坚定不移完成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建立健全县域空气质量联防联控机制,统筹抓好工业废气、燃煤锅炉、项目施工和道路扬尘等综合治理,确保空气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9%以上。深入实施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工业企业废水、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完善和顺园污水处理,守护好一江清水。强化土壤环境综合监管,系统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深入推广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有机肥施用,严格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启动饰面板材加工企业退城入园,实施城乡废弃物综合处置项目,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二)着力壮大实体,让产业集群根基更稳

  做大主导产业。全力服务圣农集团加快“圣泽901”白羽肉鸡原种鸡市场推广,实现国内白羽肉鸡原种的进口替代。加速圣农集团新建种(肉)鸡场项目,力争实现在建13个种(肉)鸡场全部投产,肉鸡养殖规模增加到3.5亿羽,产值达110亿元,产业链配套项目签约落地15个。以白羽肉鸡产业为主导,进一步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完善冷链物流、兽药疫苗、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饲料加工、废弃物利用等配套产业,推动圣农食品物流配送园、肉鸡加工六厂、圣新能源生物质发电、圣农运输车队项目投产达效,规划建设自动化孵化场,全面提升产业链水平。启动和顺工业园区品质提升项目,进一步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助力实施全产业链“数字互联网+”项目,推动实现生产对象、环境和全过程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

  发展优势产业。坚持绿色生态养殖,推动泽汇现代渔业产业园投产达效,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建立渔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全力推动已建成投产的武夷山矿泉水厂产能全面发挥,加快武夷山水二期项目投产达效,实现年产饮用天然矿泉水9万吨,支持福建武夷山水食品饮料有限公司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加快建设共享中药智能配送中心,推动天江药业完成196个中药配方颗粒国标品种的备案和生产,力争200个以上品种的福建省标制定,全县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2000亩,新增项目经营主体40家。

  培育特色产业。落实“三茶”统筹理念,加快现代农业(茶业)产业园建设,力争生态茶园覆盖率达70%;发展茶园智慧数字应用技术,加强干坑小种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光泽红”“干坑1662”品牌推广,制定光泽红茶和干坑1662红茶团体标准。巩固拓展政银企会诊座谈会成果,抢抓圣农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机遇,深挖整合优势资源,重点推动鸾凤乡物流运输、止马镇肉制品加工、寨里镇渔业养殖、华桥乡食品包装和司前乡、寨里镇一带箬叶、竹产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一批酒、粮、笋、蜂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伸特色产业链条。围绕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区建设,大力培育文化旅游、健康养老、运动休闲等新业态,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打造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三)强化机制创新,让县域发展后劲更强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水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建立健全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升光泽县水生态产品市场份额。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整合重组,推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开展村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制,鼓励支持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行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探索创新林业合作经营方式,新增新型林业经营主体4家,推动林业规模经营。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一对一”培育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引导科技资源和创新服务集中集聚,争取列入省市技术创新项目5项,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潜力企业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鼓励企业加快实施技术改造、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省、市重点技改项目10项,新增省市企业技术中心1家。稳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对接力度,引导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创新要素向县域集聚,新选任省级科特派45人,打造3个市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审批改革,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力争行政许可事项“一趟不用跑”比例达99%以上、“全流程网办”比例达80%以上。坚定不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主动兑现产业项目扶持奖励政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搭建政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企业用工和劳动力就业对接,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大力帮扶减停产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一难一策”,推动企业恢复产能、增产增效。

  (四)全力大抓项目,让经济内生动力更足

  全产业链招商。紧盯圣农千亿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加强与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定期会商,围绕拉长产业链条、做精产业项目、壮大产业集群,深度策划包装推介,集中开展精准招商。大力开展“一把手”招商、商会招商、以商招商、轻资产招商,深入实施“回归工程”,建立光泽异地人才数据库,充分借助“6·18”“9·8”“进博会”等商贸平台,推动人才回乡、项目回迁、资金回流。实施“腾笼引凤”,盘活重启闲置厂房2万平方米以上。力争全年引进超5000万元产业项目30个以上,超亿元项目10个以上,签约项目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履约率达70%以上。

  全闭环管理。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机制,发挥项目调度中心和三化数字管理平台作用,实施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专班服务跟进,常态化保持项目攻坚态势。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发展导向,围绕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和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大项目谋划、滚动入库,全年拟安排重点项目230个,总投资24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2亿元。完善项目服务机制,全过程实行投资项目审批代办、联合预审服务,及时解决项目立项、前期审批等系列问题。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深化县领导挂点重点项目、百名干部服务百个重点项目等机制,推动圣农展示馆等12个重大项目开工,实现粮油和应急物资储备库、县委党校异地新建等18个重大项目竣工,完成投资50亿元以上。

  全要素保障。强化土地保障,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加强项目用地报批服务,最大限度保障项目用地。抢抓政策机遇,主动盯跑对接、向上使力,争取更多项目落地建设和资金支持。优化配置水、电、路、网等要素资源,力促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强化人才支持,积极对接福州城投集团,扶持引进二级以上建设施工总承包企业,探索建立院校企合作制度,通过柔性引才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宽重点项目企业人才和高技能实用人才引进渠道。

  (五)全面提升能级,让城市建设品质更优

  优化城市功能布局。高起点做好道路升级、绿化美化、管线落地等规划设计,完成国土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建成梅树湾大桥,启动中山北路、杭西路建设,新建改造城市道路6.42公里,优化城区出行环境。统筹城区停车场布局,城南社会停车场、智慧停车(二期)建成使用,加快推进城西综合停车场建设,增设停车位1000个,改善群众停车条件。基本完成中山南路、武林路等6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持续推进雲景台、亿丰时代等安置房项目建设,提升改造旧县医院为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加大力度推进经济适用房小区建设,扩大住房保障范围,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推进城市精细管理。聚力打造海绵城市,完成城郊供水管网建设工程,启动坪山片区排水防涝工程、城市高水高排工程建设,计划新改建供水管网7.7公里、雨污分离管网7.7公里,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5%。强化城市风貌管控,实施绿道网络建设和提升工程,打造观景平台、休闲步道。全面开展城区垃圾分类,完成城乡厨余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及配套建设,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8%以上。深化机关联社区机制,引进培养高水平物业公司,探索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新模式,规范共享电动车安全运营,让市民在平常生活中感受变化、分享实惠。

  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凝练提升商周文化、朱子文化、红色文化、圣农文化、关隘文化等多元文化精髓,将人文元素、符号有机融入到城市建设中,着力凸显空间布局合理、文化印记鲜明的城市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加强文化保护传承,推进茶市街、中山街、崇仁明清古街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抓好“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申报新一批非遗项目、文保单位。实施文体惠民工程,倡导全民阅读,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完善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体系建设,新博物馆开馆运行,对接承办第十七届省运会跆拳道比赛。

  (六)聚焦三农发展,让乡村振兴成效更实

  探索共同富裕路径。依托圣农龙头引领,实施产业助力共同富裕,整体谋划乡村空间、产业布局,积极挖掘和整合资源,建立村与村利益联结机制,联动发展物流、肉制品加工和优质稻精深加工等产业,推动抱团发展、组团振兴。复制推广圣农“产业承包”“代加工”“飞地经济”等产业帮带模式,鼓励引导武夷山矿泉水、福建天江药业等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将水饮品、中药材、物流等产业导入乡村,促进村财增收、村民致富。积极与省农科院共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大力发展优质稻等富民强村产业,力争实现行政村“产业带动”全覆盖。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5万亩,提质改造0.3万亩,种植各类粮食作物15万亩,确保粮食总产稳定在6.2万吨以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落实烟叶种植面积3.46万亩,种植芋头3000亩、玉米4000亩、竹荪1500亩、新品种水果3000亩。大力支持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以上、家庭农场15家以上。打响特色农产品品牌,新增“三品一标”产品认证6-8个,培育涉农商标30个,“光泽蜂蜜”“杨里辣椒”“上观红菇”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提升乡村发展活力。完善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实施新型主体带头人培养工程、农业创客培育工程和乡土人才培训工程,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员300人以上、高素质农民400人以上。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搭建产销联通平台,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有机衔接。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高标准推进饶坪-油溪-上屯等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丰富果蔬采摘、农耕体验、精品民宿等产品业态,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研学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休闲目的地。

  完善农村建设基础。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注重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保护,启动24个村庄规划编制,实现村庄规划编制覆盖面达60%。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新建农村公路20公里,新建改造农村电网47公里,新建生态护岸6公里,河道综合整治12公里。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13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争创7个绿盈乡村。

  (七)夯实民生保障,让人民幸福指数更高

  提升教育品质。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第二实验小学、城北幼儿园投入使用,开工建设3所学校综合楼,推动实验幼儿园完成省级示范园评估,新增小学学位1200个、幼儿学位360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推行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积极争取“高位嫁接”厦大附中等名校优质资源,紧密对接福建师范大学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增强教育软实力。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严格规范课程设置,积极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构筑健康生活。夯实医疗基础设施,完成县精神卫生防治院建设,启动县总医院住院大楼改扩建项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县医院、县中医院二级甲等评审工作,巩固深化与省人民医院合作共建成果,加大与省协和医院对接帮扶力度,建设“四大中心”。持续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线监测居民慢病情况。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时刻绷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之弦,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健全社会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面落实稳岗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渠道,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以上。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创建三星级及以上标准幸福院13个。进一步完善退役军人困难帮扶机制,争创新一轮省级双拥模范县。

  优化社会治理。深化“有访找一人”、信访代理、信访评理工作机制,提高信访事项化解率。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加快推进“雪亮工程”“智能天网·平安家园”和“社会治理一张图”联动融合,重拳打击黄赌毒、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持续增强群众安全感。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加大食品药品、道路交通、工贸企业、消防等重点领域环节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进一步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健全乡村治理组织体系。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坚持党的领导,建设忠诚政府。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通过“三讲三比”大讲堂等形式,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确保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汇聚光泽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二)坚持科学决策,建设法治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遵守宪法法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职行权。全面启动“八五”普法教育,加大《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着力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主动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强化审计监督,虚心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重点领域政务公开,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三)坚持担当作为,建设高效政府。大力弘扬“滴水穿石”“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良作风,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政策在一线实施、工作在一线推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全力为企业和群众做好事、解难事。树牢干事创业正确导向,落实好关心关爱基层一线干部的政策措施,让广大干部胸中有志气、脚下有底气。在直面严峻形势、抵御风险挑战、破解复杂难题中勤练膀子、勇挑担子,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经得起群众检验的实绩。

  (四)坚持以上率下,建设廉洁政府。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锲而不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带头厉行节约,压减一切不必要的政府投资和行政开支,兜牢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底线。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维护政府系统清正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使命催人奋进,实干赢得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加快“中国生态食品城”建设,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