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6 20:47   责任编辑:www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11日在新沂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李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沂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本届政府履职的五年,是新沂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抢抓重大机遇、实现重大发展的五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战略定位,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奋勇争先,圆满完成市十七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们稳中求进,经济保持高位增长,在接续奋斗中实现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600亿元、700亿元大关,达到780亿元,年均增长6.3%;人均GDP达80466元,位列徐州县(市)区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7亿元,税占比达84.4%。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0%、6.3%、18.9%。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8.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至58.3%,较2016年提高5.1个百分点;常住人口97.1万人,年均增长约5000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00元,较2016年提高1.1万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607亿元、600亿元,年均增长9.5%、19.5%。徐连高铁建成投运,合新、潍新高铁规划建设,新沂人民迎来了梦寐以求的高铁时代。连续5年获评全国百强县,连续3年获评全国工业百强县,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等“国字招牌”,荣获生态园林城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试点、海绵城市试点、污水提质增效示范市、食品安全示范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等省级荣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棚户区改造、农房改善等16项工作获国务院和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高质量发展跃入徐州第一方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腾笼换凤,转换经济发展动能,在负重前行中把产业结构调优调轻。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调”的决心,加大“转”的力度,转型发展打开新局面。以破立并举开辟发展新路径。按照国家和省市部署,稳步推进化工园区专项整治,取缔不达标化工企业34家,搬迁卫生防护区居民1249户,历史性破解了化工围城的发展困局。刀刃向内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70家,关停“散乱污”企业1033家,盘活低效用地5634亩,为产业发展腾出了空间。“4+4”先进制造业聚链成群,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35%;“2+2”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额居全省第一,枢纽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兴服务业异军突起,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以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完成亿元以上项目签约465个、开工329个、投产246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5%,项目数量和投资体量均创新高,尤其是新凤鸣、温德水性超纤、科隆新能源等超百亿项目创造了“1号工程”新沂现象。滚动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45个,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5%,新河化工、永诚化工等56家企业启动“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迸发。以科技创新筑牢发展新优势。建设新型研发机构28家,培育孵化器7家、众创空间13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升至19件;高新技术企业达217家,位列徐州县(市)区首位;经开区、高新区分别获批国家和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精准推进“钟吾英才”计划,建成人才公寓1548套,发放补贴3800余万元,招引大学生1.5万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78名,成为重要的创新“聚集地”和人才“虹吸地”。
——五年来,我们完善功能,提升城市内涵品质,在青山绿水中构筑中等城市现实模样。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功能品质和城市能级不断提升。坚持规划引领,城市空间逐步打开。实施“南进北优、西聚东联”战略,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不断拓展主城区发展空间,“一体两翼多组团”的城市格局更加明晰。实施城建重点工程项目340个,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进一步优化,马陵山路、徐海路沭河大桥飞架东西,城南综合立交、高铁枢纽、临沭南路等重点工程内外联动,中等城市空间框架初步成型。加快更新步伐,功能配套更加完善。完成棚户区改造773.5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2.3万套,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8个,群众住房条件得到改善。改造背街小巷22条,出新建筑外立面70万平方米,拆除违建近300万平方米,整治管线飞线近100万米,城市空间愈发清爽有序。高铁商务区、文博广场、企业家创新园等项目加快实施,吾悦广场、新悦广场、花厅水街等商业地标投入运营,综合承载力显著提高。突出生态底色,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将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竞争力,高标准打造集休闲、健身、文化、科普于一体的10公里城市水环和15公里泛水环,建成城市绿道42公里、街头游园13个,新增城区绿化面积700余万平方米、农村绿化面积12.3万亩,滨水生态园林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PM2.5浓度降至35.5微克/立方米,居徐州县(市)区第一;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85.5%,位居全省前列;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骆马湖退圩还湖工程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五年来,我们强镇富民,坚持“三农”优先发展,在城乡统筹中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保障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农业发展更“旺”了。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产量稳定在14亿斤以上。累计招引投资1000万元以上现代农业项目126个,徐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4家,稻香小村、宋庄民宿等农文旅项目投入运营,沂岸花卉成功登陆新三板,时集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示范强镇。农业结构持续优化,建设高标准农田105万亩,位居全省前列,高效设施农业占比提升至35.3%,形成优质粮油、绿色果蔬、生态养殖、花卉苗木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成果丰硕,“两品一标”认证总数达40个,“新沂水蜜桃”“新沂大米”“阿湖葡萄”成为我市农业发展新名片。农村面貌更“美”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累计清理违章搭建745.4万平方米,新建村内道路1970公里,完成户厕改造8万余座,栽植各类苗木1819万株,建成特色田园乡村25个、美丽宜居村庄201个。农房改善工作获省委“四个一”高度赞誉,建成瓦窑富驰家园、棋盘小杨庄等社区32个,1.1万户农民住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建成村级文化中心284个,举办送戏下乡、文化旅游节等活动360余场次。农民口袋更“鼓”了。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建成“三乡工程”创新创业园17个、示范合作社106家、示范家庭农场208家,带动就业4万余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80元,年均增长9.1%。扎实推进村集体经济增收三年行动计划,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91个、超100万元25个。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3.1万户7.8万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36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实现了全面小康百年夙愿。
——五年来,我们不忘初心,最大力度保障民生,在共建共享中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以政府的负重前行换取群众的岁月静好。民生投入持续加大。累计发放各类补助救助金11.4亿元、优抚金2.6亿元、慰问金1400万元,投入250亿元实施为民办实事工程210个,新建改建城乡农贸市场12个、便民服务中心279个,投放新能源公交车498辆,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高。公共服务均衡普惠。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项目167个,招录教师4425名,创成四星级高中3所、三星级高中6所,中高考成绩坐稳徐州第一方阵。统筹布局医疗卫生资源,人民医院创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中医院获批三级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新建工程加快推进,建成省示范卫生院16家、示范卫生室97家,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走在苏北前列。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个、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1个,区域养老服务改革经验全省推广。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新增城镇就业28763人,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923人,781名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实现基础养老金“十一年连增”。建设留守儿童关爱之家10个,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点5个,救助临时生活困难群众7571户,2.7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全市社会事业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五年来,我们坚守底线,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在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风险挑战。积极应对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疫情防控精准有力。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时间启动联防联控机制,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措施,组织开展核酸检测214.3万人次,完成疫苗接种178.7万人次,快速处置多起抗疫险情,有效阻止多轮省内外疫情向新沂蔓延,以精准有效的工作举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全面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年小灶”任务,顺利转入全国“三年大灶”。投入90亿元补齐化工园区建设短板,实现重大危险源智慧监控全覆盖,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宣讲、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等行动,新建消防站6个,增配消防车辆28台,排查整改安全隐患近3万条,完成3708家工业企业风险评估,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五连降”。社会治理日益完善。困扰新沂多年的非法集资、问题楼盘、群体性信访三大遗留问题有序妥善解决,群众信访量大幅下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4个、恶势力犯罪集团4个,抓获涉黑涉恶成员535人,人民群众安全感达98.5%。积极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0.5%以下,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金融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
五年来,全市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联、工会、红十字、慈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取得新成效,审计、统计、市场监管、医疗保障、物价、粮食、外事、台侨、档案、地方志、地震、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事务、人民防空等工作迈出新步伐。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新沂发展进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一年来,我们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有效克服经济下行、疫情反复、能源保供等多重困难,实现了本届政府圆满收官和“十四五”良好开局。面对“十四五”叠加机遇,科学谋划发展路径。按照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擘画的蓝图,紧扣“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战略定位,编制完成“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近期实施方案,制定城市建设、镇村布局、生态环境建设、交通运输等专项规划,实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等三年行动计划,编排“两重一实一数”项目投资计划,将路线图变成作战图、施工图。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千方百计稳住经济基本盘。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加快发展,2021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6.6%,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增长30.9%,净增“四上”企业超24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6家。全力以赴惠企稳企、畅通供应链,减免各类市场主体税费13.7亿元,发放稳岗补贴396.9万元,新增贷款突破100亿元。扎实推进工业企业培大育强,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达56家,中新钢铁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利民控股集团跻身全球农药行业20强。面对各地激烈竞争态势,狠抓项目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8个;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投资180亿元的新凤鸣、105亿元的科隆新能源等“1号工程”签约落地,中清光伏、上菱电器、启峰科技、卓越精密等74个项目投产。强化土地、能评、环评等要素保障,新增用地指标6639亩,“765”项目开工率、投产率、转规率均位列徐州县(市)区第一。企业“二次创业”步伐加快,投入165亿元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6个,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1.2%。面对“双碳”“两高”“双控”新形势,承压前行挺过转型阵痛。精准落实国家政策,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多渠道争取煤量、电力指标,综合运用错峰生产、停车检修等方式推进能耗调控,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生产运营。机关事业单位带头节能办公,确保居民生活用电。加大产业转型力度,能耗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大力开展生态廊道、路网绿道、美丽河道建设,栽植各类苗木300余万株,生态碳汇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面对新时代高效能服务要求,勇于改革攻坚破解发展难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中介服务专项整治,成立“马上办”办公室,工程建设项目申报材料由137件缩减到最少11件,审批时限由50个工作日压降到20个工作日,位列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第40位。实施招投标管理制度改革,阳光招标、公平竞争,中标价平均下浮17.3%。实施投融资管理机制改革,国有公司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实施国有公司改革,9家市属国有平台公司优化整合为4家,23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革。
过去一年,我们持续强化政府自身建设,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政府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进一步压减。主动履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策程序,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21件、政协委员提案178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五年风雨兼程,五年砥砺前行,启示尤为深刻,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体会到: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凝聚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才能扛起新时代使命担当。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两城一地”和“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战略定位,重点推进“363”“五大突破”和“两大振兴”“三个新沂”等牵引性工作,实现新沂综合实力节节攀升。实践证明,任何时候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凝聚各方力量,目标同向、工作同频,确保全市上下谋事“一盘棋” 、干事“一股劲”、成事“一条心”!
——始终坚持用新思想指导新实践,践行新发展理念,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五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抓创新、调结构、促转型、提质效。实践证明,必须用新思想新理念指导新实践,才能确保新沂这艘航船沿着正确的方向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做大实体经济,才能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五年来,我们保持定力,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把项目建设摆在“头版头条”,新凤鸣、温德水性超纤、科隆新能源等一批投资体量超100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创造了新沂产业发展的“加速度”。实践证明,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现代经济体系的“支柱”,必须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产业规模,才能把建设徐州工业第一县的目标定位变成现实地位!
——始终坚持沿着老百姓方向走,把民生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才能体现在群众笑脸上。五年来,我们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民生建设,围绕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出行等难题,将85%以上财力用于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以百姓心为心,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就一定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始终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才能干出样子。五年来,我们秉持“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状态,持之以恒推动全市干部作风大转变、状态大提升,以强烈的担当精神、拼抢意识,干出了新沂干部的风彩。实践证明,必须弘扬求真务实、拼搏奉献的工作作风,敢与强者争,勇攀最高峰,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上级党委、政府和新沂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新沂市人民政府,向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新沂建设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不充分;产业结构偏重,转型任务依然艰巨;城市建设还需加快,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镇域经济相对薄弱,居民收入水平偏低;生态环境质量仍需改善,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疫情防控等领域风险不容忽视;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政府效能仍需不断提升,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高度重视,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新一届政府奋斗目标
未来五年,是新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建设徐州工业第一县、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保持“从头越”的豪气、“肯登攀”的胆气、“试比高”的志气,解放思想谋发展、改革创新求突破,在新起点上开创新沂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徐州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聚焦打造“一支点一门户一中心”、建设“徐州工业第一县”战略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狠抓工业振兴、乡村振兴,实施“三大驱动”,提升“六大发展能级”,营造“六大生态”,全力建设实力新沂、美丽新沂和幸福新沂,奋力谱写新沂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今后五年主要目标是:
——综合发展实力显著提高,建成徐州工业第一县。经济运行更加稳健,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6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不低于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600亿元,服务业企业开票销售收入突破1200亿元,高质量发展走在徐州前列。“4+4”先进制造业体系更加完善,新兴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600亿元,工业企业开票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形成大企业“大树成荫”、中小微企业“小树成林”的产业发展格局。
——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争创碳达峰试点城市。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非化石能源占比达20%以上,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20%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8%以上,新建公共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70%以上,光伏新增装机1000兆瓦以上,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100%,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清洁能源体系、低碳生活体系。
——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合新高铁、淮新高铁、潍新高铁稳步推进,京沪高速扩建、G311改线有序实施,建成三大通勤圈、四张交通网。保税物流中心业务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新沂港、国际铁路物流园货物吞吐量分别实现3000万吨、2000万吨,擦亮“枢纽新沂,开放门户”名片。“一体两翼多组团”城市格局全面拉开,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以上,现代化中等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初具雏形。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践行“两山”理念更加自觉,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2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87%以上;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100%,自然湿地保护率提升至6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工业固废处理和利用率达95%以上。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完成造林绿化和森林提质增效面积10万亩以上,林木覆盖率达28%以上,镇域实现水系连通全覆盖,骆马湖、沭河建成国家级流域性“幸福河湖”。
——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建成全国文明城市。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攀升,优质均衡、覆盖全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现代教育体系、卫生健康体系、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平安新沂、法治新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城乡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高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测评。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六大工程”。
——实施创新引领工程。开展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新型研发机构总量达55家以上。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行动,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达4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35%以上。开展创新平台提质行动,国家级、省级以上科技创业孵化平台达20家以上。开展创新人才引领行动,深入实施钟吾英才计划,大力引进各类领军人才、大学毕业生和专业人才。
——实施工业倍增工程。突出培大育强,重点打造冶金材料、化工新材料、高端纺织新材料500亿级,新能源300亿级,智能电器、精密制造200亿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100亿级企业3家以上、50—100亿级企业3家以上、20—50亿级企业8家以上、10—20亿级企业1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累计达到1000家以上。建立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培育库,力争新增主板上市企业1家、北交所上市企业4家。
——实施平台提升工程。经开区聚焦打造千亿园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建设科技生态新城,进入省级高新区第一方阵。保税物流中心争创国家综合保税区,新沂港打造淮海经济区多式联运枢纽内河航运中心,通用机场打造华东东部最大的通用航空基地、航空旅游基地,国际铁路物流园融入中亚、中欧等国际班列,陆港经济、临空经济、高铁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推进镇域经济全面崛起,打造一批“百亿元产业镇”。
——实施区域协同工程。抢抓“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连云港自贸片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扩大开放,主动作为,向东依托连云港对外开放优势,向西借助徐州国际陆港,向南有机联动宿迁关联产业,向北无缝衔接临沂商贸物流,努力在区域协作中展现更大作为。积极承接大湾区、苏南等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创新转化,努力在更大范围参与区域合作。
——实施城市绿岛工程。持续推进公园城市、森林城市建设,提升“含绿量”。全域打造绿色生态空间,以主城区河道为重点,以国道省道、县道村道为骨架,以水系连通工程为载体,打造生态廊道、路网绿道、美丽河道。加快实施土壤修复、宕口治理工程,大力推进城市“添园增绿”,规划建设湿地公园、专类公园及综合性公园,布局小微绿地、口袋公园,加快城乡道路绿化提档升级。
——实施富民强基工程。坚持共同富裕,统筹“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坚持产业富民,鼓励更多的群众发展产业,提高经营性收入。坚持就业创业优先,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城镇新增制造业就业人数不低于10000人。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出台激励政策,吸引新沂籍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回到家乡就业创业、在父母身边就业创业,让在外新沂人享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的幸福。
三、2022年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代会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5%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新增制造业就业人数超万人,自营进出口总额、实际到账注册外资、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完成徐州市政府下达任务。
具体实践中,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大抓产业、重抓制造业,奋力构建高层次产业体系
深入实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让实体经济成为实力新沂最硬核的支撑。
做大做强现代工业。聚焦“4+4”先进制造业体系,实施重点领域“1+N”产业链贯通工程,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四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突出新材料“1号产业”。以中新钢铁、伟业铝材为龙头发展优钢特钢、工业铝材等冶金新材料;以利民化学、蓝丰生化为引领发展化学新材料;以新凤鸣、温德水性超纤为链主培育高端纺织新材料集群;推进华信新材装饰膜向细分领域延伸,打造国家级膜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新能源产业崛起成势。依托科隆新能源、富骅新能源发展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完善产业链布局;依托中清光伏、中福大明发展高端光伏组件、光伏电池、储能系统,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智能电器聚链成群。支持上菱冰箱与小米科技、方太电器在智能家居领域开展合作,引入网络通信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发挥启峰科技、卓越精密等基础制造优势,招引3C产品核心零部件企业,形成供应链配套闭环。培育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复星医药、希诺谷等项目投产,构建医药、医疗、医美、医养大健康产业体系。持续掀起“二次创业”热潮。鼓励企业通过技改扩能、战略合作,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和营销、品牌创建能力,拉长产业链条。实施工业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推动龙头企业领先发展、骨干企业倍增发展、中小微企业特色发展,净增规上工业企业80家以上。
提质增效高新技术产业。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四川大学水性超纤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新型陶瓷材料研究院建设,新增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新型研发机构8家以上。强化创新载体平台建设,运营好科创园、钟吾智造谷、明发软件谷等创新平台,打造“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接力式孵化链条。培育“专精特新”,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新增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240亿元。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用好钟吾英才政策,提供“苏科贷”“种子基金”等科技金融,完善落户安居、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多层次服务,引进各类型领军人才55人以上,新增省“双创团队”1个。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把数字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关键增量,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重点实施19个产业数字化项目、20个数字产业化项目以及2个数字化治理项目。积极推进SAP、华为公司在新沂设立数字化技术创新中心。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推动钢铁、化工等产业“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新增省级智能车间5家、智能工厂3家、灯塔工厂1家。建强数字基础设施,新增5G基站200个,争取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实现突破。深入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打造“1+1+N”产业化运营机制,创建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2个。布局建设大数据中心,加快数据资源集聚,促进数据顺畅融通,加强数据共享共用,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以上。
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聚焦“2+2”现代服务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壮大枢纽偏好型产业。保税物流中心积极拓展公共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完善跨境电商交易、支付结算业务,实现一般贸易额超50亿元。新沂港加强与中远海运、中谷集团合作,纳入省港口集团运营体系,集装箱运量突破5万标箱。做靓美丽经济。依托“一山一湖一古镇”旅游资源,抓好品质提升、资源融合、宣传推介,全年接待游客突破800万人次,争创全域旅游示范区。马陵山景区启动花厅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加快花厅部落开园运营。窑湾古镇丰富旅游产品,开发骆马湖旅游线路,大力发展“月光经济”。挖掘大运河文化带新沂段底蕴,加快“一园三点”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延续运河历史文脉。组建交通文旅集团,新开“一票制”旅游公交专线,发售景区通票、联票,实现景区联动发展。注重整体策划包装和精品线路营销,加强与携程、驴妈妈等知名OTA合作,提升新沂旅游品牌知名度,将“美丽资源”变成“美丽经济”。
(二)项目为王、大干快上,奋力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
始终抓牢招商引资“生命线”,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全力以赴强保障、优服务,让“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成为政府工作最鲜明的导向。
招商引资365天在路上。强力推进招商引资“1号工程”,全年招引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3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3个。坚持领导带头招商。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把时间、精力聚焦在项目招引上,重大招商活动亲自参加、重要客商亲自接洽、重点问题亲自协调,每月外出招商不少于2次。构建大招商机制。突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营造“全域、全年、全员”招商氛围,形成园区带动、镇街主动、部门联动的招商格局。发挥以商招商优势。借力在新企业、商会协会、亲友乡贤、社会机构等资源,拓展招商渠道,形成“引来一个、带动一批、辐射一片”的集聚效应。提升产业基金杠杆作用。加强与头部投资机构对接合作,吸引更多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落户新沂。
项目建设24小时不打烊。压茬推进“987”计划,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总投资1850亿元148个重大产业项目按照序时节点推进,提高项目转化率和贡献度。坚持领导包挂、定期调度,推动温德水性超纤、中清光伏二期等项目投产达效。优化容缺预审、全程代办等制度,力争锦诗高端纺织、鑫腾纺织等签约项目及早开工。强化要素供给和瓶颈突破,推行“拿地即开工”,做好土地报批,积极向上争取指标,盘活存量用地;抓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能耗管控重大调整契机,统筹碳排放“双控”和经济发展,先立后破,不搞“碳冲锋”和运动式“减碳”。继续开展产业项目观摩点评,全年累计观摩项目不少于120个,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服务企业360度无死角。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营造“六大生态”,切实把企业家当作自家人、把企业事当作自家事,用真金白银为企业纾困,用真招实策为企业解难,用真心实意为企业保驾护航。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2230”再提速,叫响“心怡营商·赢在新沂”品牌。强化能源保供,合理调节资源,不搞“一刀切”“拉闸限电”。强化金融支持,落实“金十条”政策,加强政银企合作,加快兴业银行、浙商银行等金融机构落户,新增贷款超110亿元;推动维尤纳特、斯尔克等企业北交所上市挂牌。强化用工保障,深化与常州工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培养蓝领技能人才,设立专项财政资金2000万元,对企业招工进行补贴。
强化板块支撑主引擎。经开区聚力创建国家级开发区,争当全市经济增长“第一极”。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外资外贸等核心指标,提高经济贡献度,确保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突破550亿元、省级开发区排名进入30强。高新区聚焦“高”“新”定位,争当科技创新“排头兵”。做大做强新能源、精密制造等优势产业,确保工业开票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元,全省高新区综合考核排名提升6个以上位次。各镇、街道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争当经济增长“小老虎”。依托工业集中区,集中精力发展产业,推动“一镇一业”竞相发展、“多镇一业”抱团发展,力争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超200亿元。
(三)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奋力加快高水平乡村振兴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做大乡村实力、做优乡村魅力、做强乡村活力,让乡村振兴成为全社会最深厚的情怀。
突出高质高效,让农业更有奔头。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增高标准农田9.2万亩,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为方向,做大做强优质粮油、绿色果蔬、生态养殖、花卉苗木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建设十大农业园区,加快打造300亿级现代农业集群。培育农产品品牌,重点打造新沂大米、阿湖葡萄等区域公用品牌,新增“两品一标”认证10个,创建水蜜桃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推进农业“接二连三”,通过产业链向前拓展、向后延伸,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突出宜居宜业,让农村更有看头。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四清一治一改”为抓手,打造美丽宜居村庄100个,特色田园乡村10个。实施村内硬化道路“户户通”工程,新建村内道路300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20公里。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村庄100个,入户率达50%以上。加快实施燃气“村村通”,铺设燃气管道195公里。开展村庄亮化工程,安装路灯3万盏以上。实施时集幸福里社区、马陵山小周社区等14个农房项目,改善群众居住条件。聚焦乡风文明提升,大力弘扬“向上向善向美”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创建活动。
突出富裕富足,让农民更有甜头。坚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大防贫保、惠徐保覆盖面。实施村集体经济增收三年行动计划,积极盘活闲置资产,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兴办企业等工作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加大土地适度流转力度,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规模高效农业,提升亩均产出效益。放大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优势,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农户分享收益。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不断释放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红利。
(四)放大格局、提升品质,奋力打造高能级中心城市
年度完成投资142亿元153项城建重点工程,不断放大城市格局,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让区位交通成为新沂最大的发展优势。
用现代化眼光建设城市,提升辐射力。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拉开城市框架。科学调配城市色彩、天际线,构建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城市界面。提升城市能级,推动高铁、高速、国道无缝衔接,打造各镇街至高铁站“30分钟通勤圈”,中心城区至徐州、淮安、宿迁、连云港、临沂“1小时通勤圈”,全面融入长三角“2小时通勤圈”。推动合新高铁、淮新高铁、潍新高铁新沂段规划建设,加快京沪高速、通用机场标准跑道、毛林特大桥等扩建工程,提升新戴运河与京杭运河、徐宿连运河互联互通能力,着力构建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便捷顺畅的铁路网、通江达海的水运网、特色鲜明的空运网。
用市场化理念经营城市,提升吸引力。推进城市有序更新,实施主城区棚户区三年清零行动,年内完成13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加快高铁花园、西苑嘉园等18个安置房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都市经济,提升南京路核心商业街区层次,打造花厅水街、高铁商务区、吾悦广场三大商圈。企业家创新园完成装修,加快君澜酒店等知名酒店入驻。鼓励发展“夜光经济”“首店经济”,加快钟吾公园后街、西岸文创街等项目运营。有效经营城市资源,有序推进地块出让,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保障市民合理购房需求,吸引周边县市居民来新沂安居乐业。
用绣花般功夫管理城市,提升承载力。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城市病”综合整治,有效解决小区飞线、城市蜘蛛网等市民反映强烈的问题。高标准完成南京路、公园路等主次干道整治,改造提升钟吾巷、幸福路等背街小巷,实施丽锦花园、祥远小区、富丽花园等16个老旧片区改造。探索分时停车、智慧停车新模式,新增停车位1000个,让群众出行更方便。实施管网综合改造,大力整治积涝点,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完善智慧物业平台功能,建立物业企业星级评定机制,督促提升服务水平,争创省、徐州市级示范物业项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融合数字城管、智慧住建等平台功能,构建精细化、长效化城市管理机制。
(五)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扮靓高颜值美丽新沂
牢固树立“两山”理念,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减污降碳增绿同向发力,让绿水青山成为新沂最靓丽的颜值。
坚持精准治污,提升美丽新沂颜值。严格落实“河长制”“断面长制”,加强工业废水排放、农业面源污染等长效管理,加快经开区、高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国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工业烟气、扬尘污染、挥发性有机物等专项治理,确保PM2.5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86%以上。严格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管理,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修复,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5%。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深入推进废弃矿山整治、湿地保护,开展唐店八户关闭矿山、新店王圩关闭矿山等5个采石宕口治理,加快塔山湿地、骆马湖湿地、马陵山森林公园建设。将中央环保督察作为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契机,深入开展环保问题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上水平。
加快绿色转型,夯实美丽新沂基底。把好项目源头关。充分发挥招商引资项目论证筛选作用,着力招引生态友好型项目,从源头上推动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把好企业生产关。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中新钢铁钢化联产、固废资源化利用等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家。精准落实能耗“双控”政策,对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节能目标管理,万元GDP能耗完成徐州市下达任务。把好产业转型关。有序实施砸笼换绿、腾笼换凤,引导“用能大户”“排放大户”实施技术改造,倒逼高能耗、低效益企业退出或升级,为转型发展增添绿色动能。
优化生态环境,涵养美丽新沂气质。做好“水韵”文章。启动新一轮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窑湾、港头、马陵山水系连通,实施臧新河、二七干渠等河道岸线绿化工程,精心打造“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河道。科学谋划河道两侧休闲空间、湿地公园布局,推进沭河之忆、臧圩河南段景观带等工程建设。做好“绿美”文章。坚持见缝插绿、立体增绿、闲地造绿,布置一批口袋公园和街头游园,让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景。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深入实施绿化行动,完成植树造林2万亩,形成“春天繁花似锦、夏天郁郁葱葱、秋天层林尽染、一年四季常青”的美丽画卷。
(六)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奋力创造高品质人民生活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该花在民生上的钱,一分都不能省;该给群众办的事,再难也要办好,坚决把50项民生实事办实,让群众笑容成为新沂最美丽的风景。
多措并举扩大就业促进增收。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不断培育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围绕就业困难人员、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城镇新增制造业就业不低于10000人。坚持用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帮扶和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小微企业等群体自主创业。高度关注“平均数”以下,全面提升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水平。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把教育作为最大民生,立足“苏北一流、全省领先”,近学沭阳、远学海门,加快中专校三期、西城高中建设,新建实验中学、高级中学教学楼等中小学校舍项目,大力发展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实施“三名工程”,深化与海门中学合作办学,全面启动第一中学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招录教师1000名。落实“双减”政策,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积极推进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加快市妇幼保健院建设,对新店等6个镇卫生院提档升级。实施文体惠民工程,文博广场投入使用,提升改造博物馆,加快建设镇级文体中心。新开通公交线路2条、优化公交线路5条,争创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投入3亿元推进墨河、新店等6个镇街农贸市场提档升级,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完善民生保障体系。高度重视“一老一小”问题,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以及较为完备的婴幼儿照护托育体系。积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大社保医保扩面征缴力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好社会救助、抚恤优待、大病保险、长护险、防贫险等托底政策,真情关爱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提高住房建设质量,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房补贴,有效解决青年人、低收入困难群众等群体住房问题。
(七)防范风险、守牢底线,奋力实现高效能社会治理
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始终恪守底线思维,精准主动应对风险隐患,让和谐稳定成为发展最有力的保障。
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用好“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强化“人、物、环境”同防,稳步推进疫苗接种,进一步织密扎牢疫情防控网。持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建成公共卫生管理与服务中心、核酸检测基地、救护车洗消中心,健全常态化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对危化品、冶金工贸、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等31个重点行业、领域开展排查整治,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围绕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补齐短板,建设化工集中区实操实训基地,增加消防力量。加强重大安全风险排查研判和监测预警,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洪涝灾害、异常天气等应对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加快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五治融合”社会治理体系,依托区域治理现代指挥中心,深化平安新沂建设,常态化开展梳网清格、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持续提升公众安全感。积极稳妥化解政府债务,规范国有平台公司融资担保行为。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接访、包案制度,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聚力推进征地拆迁、劳动社保、涉法涉诉等重点领域信访问题攻坚化解,加大对房地产金融、非法集资等领域排查化解力度,开展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专项化解工作。进一步降低行政诉讼案件数及败诉率,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干部的口碑,不在于职位,而在于作为。我们将弘扬“五种风气”,以激情燃烧的状态、勇往直前的姿态、拼搏实干的常态,交出一份新沂高质量发展的满意答卷,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待。
尊法守法严执法,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推动工作。围绕征地拆迁、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领域依法行政,保障群众合法利益。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真正做到能办的事不找任何人都能办,不能办的事找任何人都不能办。
敢闯敢试敢创新,建设“担当政府”。坚持把解放思想、勇于担当作为政府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重于生命”,该办的事第一时间办,不往后拖;难办的事想尽办法办,不往边上躲;需要各方协调的事一起来办,不往外推,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大胆改革创新,完善激励机制,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
实干苦干加快干,建设“务实政府”。坚持把实干作为最好的作风,带头弘扬“三牛”精神,以“朝受命、夕饮冰”的责任感和“昼无为、夜难寐”的紧迫感,紧张快干,拉满弓、不放松,绝不允许“躺平”“内卷”。改进工作作风,“马上去办”“一线去干”,把抓落实的主阵地放在基层一线,放在项目现场。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高效率、快节奏、重时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抬高工作标杆,对照先进找差距、瞄准前沿争一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争第一、创唯一,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正气硬气强底气,建设“廉洁政府”。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正“四风”,让铁纪铁规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遵循。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苦日子”,让群众和企业过“好日子”,把有限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时刻保持警醒,明确界线、不越红线、守住底线,不断净化工作圈、朋友圈、生活圈,带头做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表率,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钟吾大地升腾希望,携手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壮大产业集群、提升发展能级,加快建设徐州工业第一县、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谱写新沂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