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2年泗洪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6-27 20:00   责任编辑:www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和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极具考验、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四化’同步作表率,争先创优进百强”奋斗目标,围绕“四个泗洪”发展定位,做活做优“七大投资”文章,在有效防控疫情前提下,经济社会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0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亿元,增长16.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05元、增长10%,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上升40个位次。

  一是坚持提质效、促转型,聚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加强高位统筹和组织推进,按下经济恢复“快进键”,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大力实施“5321”工程,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95亿元、增长28.8%,新增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21家。科技创新成果显著,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米格新材料荣获科技部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苏北唯一,实现全市零突破。现代农业提质扩量,新招引亿元以上农业项目10个,“缤纷泗洪小龙虾产业化联合体”获评全省典型示范案例,“泗洪大米”入选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生猪全产业链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现代服务业回升向好,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410亿元、增长23.5%,洪泽湖旅游度假区在省级旅游度假区排名第13位,大王庄现场教学基地、洪泽湖湿地景区入选省20条“永远跟党走”红色旅游线路,全县接待游客712.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8.8亿元,增速均超40%,全域旅游品牌不断彰显。

  二是坚持抓投资、强后劲,全力积聚竞争赶超新动能。把有效投资作为牵引发展的“牛鼻子”,增强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招商引资高歌猛进,常态化召开点验会,新招引落户县级园区项目133个,协议总投资1092.7亿元,分别增长12.5%、62.6%,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0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百亿级项目4个,投资百亿的观云星际酒厂顺利开工。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全年审批、核准、备案项目724个、计划投资1122.8亿元,分别增长23.3%、49.5%,总投资50亿元的斯迪克产业园一期、15亿元的丰杰新材料等63个项目竣工投产。项目保障持续强化,获批独立选址项目1.3万亩,盘活闲置土地3127亩,被评为全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新增信贷投放95亿元、增长18.3%。载体发展成效显著,经济开发区进入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15强,常泗园区获评全省首家省级南北共建特色园区,网络创业产业园、石集电商创业园创成全国农村创业园区。

  三是坚持优品质、增内涵,倾力绘就美丽泗洪新画卷。强化规划引领,注重建管结合,加快城乡功能和品质大提升。大力推进城市能级突破,完成两河三堤东堤生态廊道等44项绿化工程,入选全省美丽宜居试点城市、全市唯一。综合交通体系加速构建,完成青阳南路拓宽等7条城区道路升级改造,国道235、国道344等干线公路境内段全面建成。完成棚户区改造2956户、老旧小区改造5个,新改建公厕40座。深化乡村“三生”公共空间融合治理,全市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累计盘活闲置厂房53万平方米,新建卫生户厕3498座,半城镇获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加快农房改善,完成农房搬迁2757户,新增省级美丽宜居乡村29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3个。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城南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国省考断面水质优III比例达83.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0.8%,“河湖长制”工作受到省政府督查表彰激励,获批省级智能环境治理实验基地、苏北唯一。

  四是坚持抓改革、促创新,强力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对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改革破解难题,不断打破束缚,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0.5个工作日”办结,不动产登记“一审制”办结,全县新增个体工商户1.9万户、私营企业5522户,分别增长22.3%、58.4%。在全省率先探索同地同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征收成片开发,高水平承办自然资源部“加强耕地保护专题研究班”现场教学活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成14家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创新开展“三社”共建试点,新增5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全市第一。泗洪档案馆获批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全覆盖督察保障改革落地落实”做法被评为全省示范案例。

  五是坚持办实事、惠民生,奋力实现群众福祉新提升。全面聚焦兜底线、优供给、织密网,做好民生答卷。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泗洪姜堰实验学校通济校区、山河路校区等5所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学位8990个,高考文化一本达线率提高3.61个百分点,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位居全省县级第三。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20公里,新建充电桩50座、城乡公交站亭95个。提升居民养老服务水平,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个。大力推进富民增收,完成各类培训2.76万人,带动就业3万人。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乡镇公墓国企化运营,在全市率先完成殡仪馆回收公办。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事故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0%、14.3%。深化平安泗洪建设,创成省升级版技防城建设示范单位。群众信访批次和人次分别下降23.6%、9.4%,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气象、档案、供销、史志、工会、民族、宗教、审计、国防动员、退役军人、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科协、红十字、慈善等事业取得新成绩。

  六是坚持严作风、提效能,着力推动政府建设新进步。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2973个。推进依法行政,修订完善《政府常务会议制度》等工作规则,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36件、政协委员提案260件,办结率、答复率均达100%。完善政务公开机制,办好“12345”热线,解决群众诉求17.3万件。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均压减10%。财政绩效综合评价位列全国县域50强,荣获财政部通报表彰。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推进“四治四强”作风建设,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

  各位代表,2021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本届政府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五年来,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经受住来自各个领域的严峻挑战和考验,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办成了一系列大事要事,取得了经济发展的重大跨越,实现了城市形象的日新月异,谱写了社会事业的崭新篇章。

  ——五年来,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综合实力大幅跃升。预计GDP突破580亿元,年均增长7.7%;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大关,是2016年的1.47倍。财政总收入翻了近一番,超过100亿元。累计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24个、总投资767.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每年保持7.5%以上增速。工业开票销售收入是2016年的2.6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85家。全县市场主体总数达到12.66万户,是2016年的2.01倍。获评全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综合实力迈上更高台阶。

  ——五年来,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质态加速提升。产业结构明显优化,预计二、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84.4%。工业经济稳步壮大,规上工业企业达394家,工业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达67家,是2016年的3.1倍;斯迪克公司成功A股上市,13家企业在场外市场挂牌。现代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实施农业结构调整95.6万亩,被评为全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县。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16年提高5.8个百分点,电商交易额是2016年的4倍,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洪泽湖湿地景区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五年来,基础建设投入空前,城乡面貌靓丽蝶变。城市品牌创建成果丰硕,以全省第一名创成国家园林县城,以全省前三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先后创成国家卫生县城、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省级生态园林城市。现代城镇框架全面拉开,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到6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62.2%。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山河路等62条道路旧貌换新颜,青阳高架、人民路等夜景亮化成为网红打卡地,获评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合青高铁泗洪站房启动设计,城市即将迈入高铁时代。城市特色逐步彰显,体育路广场、法治广场等34个高品质景观游园建成投用,累计新建生态停车场28个,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42.68%、45.23%,均居全省县级第二。乡村振兴扎实推进,3.5万户群众实现农房搬迁改善“安居梦”,建成省美丽宜居乡村100个,被列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试点县”。

  ——五年来,绿色发展全面践行,生态建设成果显著。狠抓生态保护治理,获批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累计退渔还湖26.62万亩,完成洪泽湖水域禁捕退捕任务。生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污水管网659公里,新(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3座,新建镇村污水处理厂(站)170个,日污水处理能力达25.2万吨、提高了4.4倍,城北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公园案例被生态环境部推广。环境质量大幅改善,国省考断面优III比例比2016年提高11.9个百分点,PM2.5浓度较2016年下降了13.2%。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单位GDP能耗较2016年下降15.9%。大力推进造林绿化,五年造林19.4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5.7%、成片造林面积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县级第一。

  ——五年来,改革创新纵深推进,内生活力竞相迸发。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承担的36项国家级、118项省级改革试点任务顺利实施,一批典型经验做法示范全省、走向全国。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化,供给侧、“放管服”、商事制度等改革扎实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国家级行政服务标准化试点验收,在全省“双创”环境评价中位列苏北第一。农村改革亮点纷呈,承办全国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现场会,“扶贫100”获首届全国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十大典型奖和省农业农村政策创新成果奖。合作办学等社会事业改革稳步推进。荣获2016-2020年全国普法先进单位,获批全市唯一的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五年来,共建共享造福百姓,人民生活更有质感。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优先,每年将全部财力的70%以上、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8%、9.2%,均高于经济增幅。投入23.6亿元新改扩建衡山路学校等68所、新增学位3.6万个,高考本科录取率达78.4%,较2016年提高15.8个百分点。公办县第一人民医院、界集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投入运营,建成省级示范村卫生室51个,新增医疗、养老床位3142张。新改建城乡标准化公厕234座,老城记忆等3座“街坊公舍”入选全国示范案例,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8%以上,改造棚户区、老旧小区69.7万平方米。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覆盖。城乡、镇村公交普遍实行低票价。全面完成“十三五”脱贫攻坚任务。荣获“江苏光彩事业帮扶示范区”称号。

  各位代表,五年风雨兼程,五年砥砺前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政组织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百万干群团结拼搏、埋头苦干、争先奋进的结果。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公安干警、基层干部接续奋战,铸就了一道护佑生命、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在淮河防汛抗洪过程中,党员干部群众夜以继日、栉风沐雨,在洪水面前筑起了一道冲不垮的坚固堡垒;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线,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广泛参与,奏响了一曲和衷共济的时代赞歌。每一个坚毅坚守的身影都令我们感动,每一名为泗洪发展躬耕付出的奋斗者都值得我们铭记。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洪解放军指战员、消防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省委驻洪帮扶工作队、科技镇长团,向历届挂钩帮扶后方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冲击,不稳定性明显增加;经济总量不大,投入不足,产业层次不高,市场主体较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城市承载力、集聚力不强,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还存在较大短板,生态环境仍较脆弱;教育医疗等民生供给不足,安全生产隐患不容忽视,政府系统治理能力仍需加强。对此,我们将强化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工作展望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泗洪扛起历史使命、加速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期,是加快战略机遇转化、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我们要准确把握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省第十四次、市第六次、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总体部署,坚决扛起三大光荣使命,紧紧围绕建设“最富活力改革试验区”,全面聚焦“‘四化’同步作表率,争先创优进百强”的目标,立足“四个泗洪”发展定位,牢牢把握“七大投资”,推进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迈进。

  奋斗目标是: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通过五年努力,力争到2026年,实现总量冲千亿,地区生产总值冲刺千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收入翻一番,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1年基础上实现倍增,在2026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力争突破5万元,年均增长12.5%左右。创成文明城,确保在2023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指数测评全省领先。昂首进百强,综合实力排名显著前移,2023年进入全国县域竞争力百强县(市),2026年全力冲刺前90名。

  在实现上述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的泗洪篇章,把擘画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图景。

  ——全业转型,产业结构跃上高层次。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二、三产业规模总量占比超过93%。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工业总产值超过千亿元,打造4个百亿级产业、2个50亿级产业,建成在全省有特色、苏北有地位的绿色食品(酿造)产业集聚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示范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区、新型功能膜材料产业引领区。农业向“现代化”转型,农业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2:1,农业产业链综合产值年均增长11%。服务业向“全业态”拓展,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年均增速,旅游收入突破110亿元。初步形成工业产业顶天立地、特色农业百花齐放、现代服务业群星闪耀的生动局面。

  ——全域美丽,城乡面貌展现高颜值。以美丽泗洪建设为引领,城镇体系持续优化,城市更新加快推进,功能和品质全面提升,管理向智慧化升级,城市经济活跃度、综合承载力、人口集聚力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7%。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小城市吸引力、带动力不断增强,特色镇村更加宜居宜业。城乡自然生态之美、水韵人文之美、绿色发展之美逐步彰显,初步建成江苏生态大公园特色展示区、江淮生态经济区创新引领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先行示范区。

  ——全景生态,绿色发展迈上高台阶。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走在全国前列,“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取得扎实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污染物收集能力、污染物处置能力、清洁能源供应能力显著增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83%,PM2.5浓度低于32.6微克/立方米,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稳步推进,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加快发展,初步打通符合时代需要、具有泗洪特色的生态价值转换路径。

  ——全面开放,外向融合彰显高水平。合青高铁建成运行,宁宿高铁、连蚌高铁争取列入上位规划,泗洪跨入高铁时代,百万人民高铁梦圆;高速公路、港口码头及高等级航道建设全面加快,港口经济、道口经济、枢纽经济活力全方位激发,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大通道基本形成。改革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更大突破,建设“最富活力改革试验区”取得重大进展。跨境电商、外贸供应链等新业态加快发展,到2026年,实际利用外资、外贸进出口额分别达1.8亿美元、10亿美元,南北共建园区深度协作取得显著成效,开放型经济水平明显提升。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取得积极进展,初步构建苏皖融合、“向海发展”开放格局的战略支点。

  ——全员文明,品牌创建精塑高标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志愿者注册人数占常住人口比例达15%,社会文明程度测评指数达92.5%以上,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温润至诚的城市气质不断彰显,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社会治理效能显著加强,崇德向善蔚然成风,诚实守信成为自觉,社会秩序和谐安定,初步实现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民富裕,人民生活实现高品质。共同富裕取得明显进展,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提高至5.8万元、4万元以上,增幅高于经济增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新增学位2.5万个,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3.6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2张,初步达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目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增强。

   

  三、2022年主要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2022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发力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战略部署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两增三创”总体思路,全面聚焦“七大投资”,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中快进,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更高台阶。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1%,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速同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07%,城镇登记失业率、节能减排、大气和水环境质量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新的一年,我们将重点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定不移扩量提质,全力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聚焦扩大投入,大力推进“项目突破年”活动,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

  强化项目招商提升引领力。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主渠道。聚力招大引强。咬定“1338”招商目标,定期召开招商工作点验会,年内新招引亿元项目100个以上、5亿元项目30个以上、10亿元项目30个以上、50亿元项目8个以上。优化招商机制。依托“365”招商体系,深化驻点招商、组团招商、小分队招商,探索协会招商、基金招商、能源招商等新模式,形成全员搜集信息、专业跟进出击的大招商格局。提升招商实效。健全项目落户研判机制、入园评价体系、全周期考核办法,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

  狠抓项目建设提升支撑力。加强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提速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投资50亿元的斯迪克产业园二期、百亿元的观云星际酒厂等重大项目,年内投资超10亿元的红芯半导体等重大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全年具备开工条件、新开工、新竣工亿元项目均达100个以上,投资额不低于300亿元。健全项目管理机制。紧盯项目申报、推进、验收等重要环节,突出用地、环评、能评、稳评、资金、清障等关键要素,加强调度分析,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强化项目帮办服务。健全帮办服务体系,落实县级领导挂钩联系项目机制,推动已批项目快开工、在建项目快推进、竣工项目快达效。年内服务园区招工5000人以上,清理盘活低效用地2000亩以上。

  做优平台载体提升承载力。做大做强园区平台,打造产业集群、资源集约的制造业高地。以“三区同创”推进升档进位。经济开发区对标对表,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常泗园区提升“高新”内涵,争创省级高新区。西南岗产业园做强特色产业,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取得实质性进展。以配套完善夯实承载基础。加快经济开发区规划环评修编和常泗园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年内嵩山路北延等5条道路完工,机械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行。以“一区多园”增强集聚能力。高质量编制“一区多园”发展规划,强化各园区在产业链中的协同分工,制定支持乡镇工业经济发展政策,推动上塘、西南岗、界集做大体量、做优特色;支持梅花、孙园、金锁、瑶沟等参照管理、错位竞争;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园区主动融入,形成连片集群效应。年内乡镇工业开票增长30%以上。全力实现乡镇工业经济“244”目标,即20%乡镇工业开票销售超20亿元、40%乡镇超10亿元、40%乡镇超5亿元。

  二、坚定不移转型升级,全力筑牢实体经济“压舱石”。坚持优化存量、突破增量、提升质量,壮大实体经济规模。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突出构建“4+3+X”制造业产业体系。做强主导产业。统筹生产力布局调整,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大力发展机电装备、绿色食品、新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年内主导产业产值达260亿元、增长15%。做大先导产业。按照由“点”及“链”及“群”的推进路径,积极发展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产业,年内先导产业产值突破22亿元、增长15%。做优产业链条。深入实施“产业强链”行动,着力推动固链强链补链,年内新增1个百亿级产业,15条重点产业链产值增长12%以上。

  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企业培育行动,推动企业强筋壮骨。突出规模培育。深入推进“5321”工程,大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年内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0个以上,新增开票销售超30亿元企业3个以上、超10亿元企业3个以上、超亿元企业30个以上,全县工业开票销售突破600亿元。创新股改上市激励机制,动态培育重点上市后备企业6家。突出科技创新。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年内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30家。突出数字转型。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新增三星级以上“上云”企业100户,市标杆工厂申报认定2家,规上企业两化融合贯标5家,“5G+工业互联网”4个。

  狠抓政策集成落实。完善推进工业经济突破的若干政策措施,以政策集成支持企业发展。强化分级管理。对存量企业确定优先发展、鼓励提升、监管调控、落后整治四类评价等级,在用地、融资等要素配置上差别化支持,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益企业集聚。强化金融支持。固化银企对接,年内制造业贷款净增8亿元以上,全年争取“苏科贷”5000万元以上。强化人才引培。持续实施“大湖英才”集聚计划,坚持“双招双引”集聚产业人才。年内力争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引进国家级人才3人以上,入选省级人才工程30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产学研合作专家100名。

  三、坚定不移提升内涵,全力推动美丽泗洪“焕新颜”。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城市品位大提升,建设颜值更高的美丽宜居城市。

  坚持高标规划设计。突出规划先行,加强全域管控,构建全面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总体规划引领。统筹空间要素资源,优化生态保护红线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科学划定城镇增长边界,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多规融合。有序推进北部功能产业区、中部商贸服务区、南部高端文旅体验区、东部生态康养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启动编制“一廊五镇·百里湖湾”专项规划,加快推进教育设施布局等专项规划。科学编制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抓好规划刚性执行。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强化规划刚性约束,提升规划执法标准化、法治化水平,提高规划落实的执行力。

  提升城市能级品质。以内涵品质提升为目标,以集聚人气商气为重点,大力推进美丽宜居试点城市建设。精塑“最生态”的环境。围绕水城相依、绿水相融,实施9条生态河道建设、濉汴河活水、早陈河整治工程,年内完成公园风光带提升、林荫道路系统修复等10大类33项园林绿化重点工程,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5分钟入园、10分钟亲水,努力勾勒“满城绿色半城水”的特色美城。构建“不堵车”的交通。建强大动脉,围绕构建3条铁路、3条高速、3条干道“333”现代化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上半年重峰线二标段建成通车,9月底前启动高铁枢纽路网接线工程规划设计,省道268泗洪段建成通车,加快推动盐洛高速泗洪段、合青高铁泗洪站进程,着力实现县城10分钟上高速、县域15分钟通干线。畅通微循环,实施道路通畅工程,建设青阳路北延等11条道路和早陈桥等4座桥梁,提升健身步道4条,设置绿波通道12条,打造智慧畅通的快捷城市。完善“很方便”的功能。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年内实施3个片区棚户区改造和4个老旧小区更新工程。有力有序实施城市开发,推进房地产业稳健发展。注重在公园绿地中植入体育健身、嵌入文化科普、融入休闲游憩等功能。优化便民设施,年内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区农贸市场10个、城乡公厕8座,试点投放共享电动单车,新增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打造生活美好的宜居城市。繁荣“活力足”的业态。实施街区(巷)更生,打造城市活力街区,推进泗州吾悦广场建成运营,5月底前绿动创意之家综合体开业。发展夜间经济,合理布点夜市,让城市更有“烟火气”“生活味”。丰富网红和直播经济等商业新模式,提高城市时尚气质和活力。优化消费供给,精心策划主题购物节,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双向融合,强力打造苏皖边界消费中心城市。

  系统优化城市管理。坚持系统性思维,持续增强城市管理效能。以文明创建引领管理。坚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统领,持续深化创建“十大提升行动”,扎实开展城市公共空间治理“三年行动”,年内完成10个小区文明楼道建设,年度测评进入全省同序列提名城市前10位。以城市人文涵养管理。实施全域共建书香泗洪工程,推进儿童友好社区、老年友好社区等示范品牌创建,做到在规划中融入人文关怀,在管理中弘扬人文精神,涵养温润至诚的城市气质。以信息智慧赋能管理。全面推进城市治理向数字化转型,加快实施大数据资源库建设和多网融合,年内实现“一网管全域”,让城市运行更智慧、管理更高效。

  打造现代新型小城市。双沟镇立足食品酿造产业,加快推进瑞曦食品等40个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古镇片区,打造江苏酿造产业园,叫响“湿地酒城、古镇双沟”品牌,成为全市小城市的“头排”。界集镇围绕“苏北乡村振兴示范区、宿迁绿色产业集聚地、洪泽湖畔宜居小城市”的定位,规划建设设备制造产业园,年内嘉铭科技等11个项目投产达效,成为县域东部集聚增长点。

  四、坚定不移提级增效,全力打造服务业发展“强引擎”。充分挖掘禀赋、提升质态,增强现代服务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以文旅体验点为龙头,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深入挖掘湿地文化、红色文化、稻米文化、非遗文化、体育文化,高质量举办大圆塘垂钓、半程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加快稻米文化馆等载体提升,丰富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业态,将文化资源、文化要素转化为旅游产品,延长文旅产业链条。全面塑造旅游品牌。围绕构建“一核两线三片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启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提升洪泽湖湿地景区品牌效应,上半年大王庄军事训练营二期投入使用,9月底前完成柳山湖景区提升,打造“处处是景、时时宜游”全域旅游目的地城市。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丰富智慧旅游体验,优化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打造“舌尖上的泗洪”美食40件以上。支持文旅集团建立更富活力的运营机制。

  大力提升传统服务业。推动传统服务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推动现代物流业升级。加快推进开发区智能物流园建设,规划建设泗洪粮食产业物流园,物流开票销售收入增长10%以上。壮大培育建筑业。深入落实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年内争创建筑企业特级资质1家、新增资质10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00亿元。优化提升健康养老业。稳步推进医养融合,年内实现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床位数占70%以上,全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培育壮大服务业新业态。提质发展电商产业。构建“1+X”电商载体格局,创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年内新入驻企业25家以上,加快推进青阳、大楼、石集等电商产业园提档升级,大力培育直播电商,全年实现电商交易额450亿元以上。支持发展科技服务业。完善提升缤纷泗洪、电子信息和圳洪光学3个科技综合体功能,入孵科技型企业92家、转化科技成果60项、入驻科技服务机构15家。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大力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服务业,年内新建5G基站280座,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五、坚定不移统筹融合,全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争创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县,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上持续发力。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强化农业产业招商。加大农业招商力度,新招引2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50个。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三带四区百园”体系,加快桂柳食品屠宰加工、苏北粮油米奶加工等29个项目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上半年完成现代渔业产业园一期工程,全力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打造农业特色品牌。立足米、蟹、虾、猪、果、蔬特色产业,大力推进泗洪大米、渔业“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做强“霸王蟹”“泗洪大米”等品牌,年内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12个以上,新列入江苏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3个以上,打造80亿级生猪、30亿级稻米、50亿级高效水产产业集群。

  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上持续发力。以“点上精致、线上出彩、全域美丽”为目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农房改善。实施5个新建和提升农房项目,加快推进农房销售,完成农房改善5000户。打造美丽田园乡村。深化“三生”公共空间融合治理内涵,持续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创建,年内建成“五美庭院”6万户,新建美丽宜居乡村20个、特色田园乡村2个,努力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风光”格局。着力培育文明乡风。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强乡村文化阵地,加强村规民约建设,使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成为群众自觉追求。

  在推动农民富裕富足上持续发力。聚焦创业富民,提高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多渠道推进全民创业。制定出台全民创业支持政策,积极开展“创赢泗洪”创业富民行动,全年新创办项目1.9万个以上,新增私营企业3000户、个体工商户1.6万户。精准化提升就业水平。开展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全年培训1.5万人次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500人以上。全方位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集体经营性收入100万元以上村居达50个。加强县乡村帮扶救助体系建设,持续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巩固脱贫成效。

  六、坚定不移重抓治理,全力增创绿色发展“竞争力”。筑牢生态基底,厚植生态优势,让发展含绿量更高、含金量更足。

  铁腕治污,擦亮生态底色。围绕碧水长流、空气常新、土壤常净,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水体污染整治。纵深推进“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实施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退水、养殖废水统筹治理,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科技治污”,持续开展建筑扬尘、餐饮油烟等污染治理, PM2.5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上级考核要求。抓好土壤修复治理。建立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强化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坚决打击非法转移、处置和倾倒固废危废行为。

  夯实基础,构建生态屏障。集中力量抓好一批生态环境基础建设工程。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启动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推进东方花园片区等易涝片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洪泽湖农场污水处理厂、11座村居污水处理站投入运行。完善垃圾收处体系。探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市场化运营,新改建4座城乡生活垃圾中转站,启动餐厨垃圾资源处置厂建设。提升生态修复能力。持续推进洪泽湖滞洪区工程,建设挡洪堤、护坡110公里,年内退圩还湖5万亩以上。严格落实“林长制”相关要求。加快濉河、青阳西闸生态廊道建设,实施沿国省干道、重要节点生态化改造,开展溧河洼生态修举工程前期论证。

  绿色转型,提升生态价值。坚持节约优先,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进节能减排改造。加快淘汰低端落后产能,引导企业加快实施技改提升,年内培育绿色标杆企业6家。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推进热电联产和700MW生态能源一体化项目建设。探索建立“双碳”产业园。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新风尚。新购置纯电动城市公交50辆,在23个小区建设充电桩150组。在上塘镇垫湖村率先开展省级美丽乡村智慧能源试点。推动生态价值转换。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试点,探索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坚持“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挖掘激活生态价值。

  七、坚定不移改革创新,全力下好区域发展“先手棋”。紧扣建设“最富活力改革试验区”目标,深化“七横八纵”工作体系,全力推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

  持续优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加快营商环境大提升。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即办制”“承诺制”,持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拓展“一业一证”改革行业范围。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帮办代办体系,发挥“一件事”综窗优势。加强“24小时不打烊”自助便民服务点建设,年内实现开办企业领域内电子化应用全覆盖。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强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化“互联网+监管”和“政务协同平台”系统应用,提升监管实效。抓好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治,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层“三整合”改革标准化建设。调整优化经济开发区、常泗园区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整合,探索城投集团产业链合作模式,年内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400亿元。推进要素供给机制改革。探索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试点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持续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水气热大用户价格直接交易机制。

  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省级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家庭农场综合保险试点,加快购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交易、收益分配等制度,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产权市场管理制度,年内实现交易1.5亿元。

  八、坚定不移优化供给,全力画好共建共享“同心圆”。强化民生政策的设计,向问题“叫板”,让群众“叫好”,办好80个“六补六提”民生实事项目,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繁荣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更暖心。持续加大公共服务供给。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强化教育资源供给,城北高中、洪泽湖路实验学校等4所学校及4个小区幼儿园秋季学期投入使用,增加学位1.3万个,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比例调减至15%,高考一本达线率提升3个百分点,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录取人数再创新高。深化教育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增强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县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年内建成甲级卫生室6个。健全“一老一小”关爱体系。12个乡镇敬老院建成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关爱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启动博世科水厂扩建工程、成子湖备用水源工程,实施农村供水管网更新改造160公里。提高住房保障供给。加快推进红星花园二期等项目建设,新建保障房1500套。优化城乡交通环境。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76公里,建成美丽农村路80公里。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加快政务服务中心提升、档案馆扩建,举办“群众大舞台”演出160场,开展送戏下乡活动150场。加强国防动员设施建设。推进民兵训练基地规范化建设改造。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提高双拥共建、军转安置、优抚工作质量。扎实推进墓葬改革。加强全县乡镇公墓统一平台管理,强化公益属性。

  深化社会治理创新,让群众更舒心。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提升县域治理能力。严格防范重大风险。健全重大风险隐患清单管理制度,深化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和各类非法金融活动,争创全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完成年度化债任务。加强基层治理创新。大力推动“四治融合”,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综合指挥调度中心运行和“12345”热线服务质效。强化法治政府创建。对照创建国家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指标,逐项补齐短板。落细落实疫情防控。毫不松懈抓好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疫情防控措施,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严守安全生产底线,让群众更安心。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分类管控,推进智慧监管延伸运用,提高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对标对表抓好省级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建立安全事故剖析和预警机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紧盯城镇燃气、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事故数、死亡人数“双下降”。

   

  四、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

  各位代表!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征程要有新作为。新一届政府将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加快职能转变,肩扛责任、勤勉履职,切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牢记初心使命,坚决做到忠诚为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坚定捍卫者和忠实践行者,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上级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胸怀“国之大者”,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努力以辛勤指数换取泗洪高质量发展指数。

  严格厉行法治,坚决做到依法行政。认真落实政府常务会集体学法、法律顾问等制度,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推动工作,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落实重大决策风险评估。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建议和提案,努力把大家的“金点子”变成施政的“金钥匙”。推进政务公开向深层次延伸,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矢志争先创优,坚决做到实干勤政。大力弘扬“三真三实”作风,持之以恒推进“四治四强”作风建设行动,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坚持能快一天不拖一刻,定下的事情坚决执行,部署的工作一抓到底。树立扛旗夺牌的志向,焕发比学赶超的激情,保持危机感,冲出舒适区,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进姿态,推动更多工作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坚持站稳群众立场,应民所呼、察民所虑、解民所忧,把发展红利最大程度转化为民生福利。

  严守纪律规矩,坚决做到廉洁从政。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机制。从严从紧抓好预算执行,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持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努力做到减支不减事、增效办成事。强化规则、程序、标准意识,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监督制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规范基层小微权力运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打造风清气正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四个泗洪”的发展定位,激励我们放眼长远、踔厉奋发;“两增三创”的工作思路,鞭策我们立足当下、笃行不怠。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开拓创新,为谱写泗洪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加快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有关缩略语及名词解释

  1. 四个泗洪:动能强劲的活力泗洪、产业兴旺的实力泗洪、生态宜居的美丽泗洪、温润至诚的文明泗洪。

  2. 七大投资:工业经济投资、乡村振兴投资、城市建设投资、现代服务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绿色发展投资、民生改善投资。

  3. 四治四强:治庸散、强能力;治懒政、强担当;治虚浮、强实绩;治邪气、强正气。

  4. 两增三创:改革创新增活力、“七大投资”增动能、项目突破创大业、全民动员创家业、干部带头创事业。

  5. “365”招商体系:以经济开发区、常泗园区、西南岗产业园为统揽,6个招商服务中心为保障,59个专业招商局为主体的招商引资体系。

  6. 一区多园:以省级以上开发区为主体,以乡镇特色园为辅助,经济开发区、乡镇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新机制。

  7. 两化融合贯标企业:贯彻《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深度结合企业。

  8. 一核两线三片区:以洪泽湖湿地景区为核心;以生态宜居为定位整合汴河风光带沿线文旅资源,以乡村休闲为定位推进国道344沿线文旅项目开发;打造南部新城文旅消费集聚片区、重岗梅花文旅产业融合片区、半城红色文化旅游体验片区3个重点片区。

  9. 三带四区百园:突出“沿路沿线、集中连片”,围绕沿国道235、343、344打造3个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西南岗高效林果和生态畜禽养殖区、沿洪泽湖高效水产养殖区、成子湖设施农业示范区、西北片休闲农业观光区;打造100个以上特色农业示范园(基地)。

  10. 四治融合:“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相互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