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2年武宁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发布时间:2022-06-27 20:16   责任编辑:www

  (2022年2月10日在武宁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武宁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宇峰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生态强县作示范、绿色崛起勇争先”总体战略,聚焦“六大定位”,推进“四个创建”,全力以赴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完成生产总值201.9亿元,同比增长8.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亿元,同比增长2.1%。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1%、11.5%。

  一年来,主要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转型促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工业经济蓄势向好。全年引进工业项目57个,其中主导产业项目52个,20亿元以上项目3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家,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省级瞪羚(潜在)企业1家。江中中药饮片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奥普照明、辽燚环保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抢抓政策窗口期,申报政府专项债项目5个,累计争取资金5.3亿元。规范工业发展基金使用管理,累计发放基金1.2亿元。投入1560万元实施市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项目13个,发放县级科技创新奖励资金293万元、“科贷通”贷款2500万元。强化惠企利企政策执行,兑现惠企政策1.5亿元,发放财园“信贷通”“转贷通”1.5亿元。持续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完成武安锦城社区管理职能划转工作。深入实施节地增效行动,盘活园区僵尸企业19家,涉及土地752.9亩;架设污水管网11千米、自来水管网3千米,中城三期标准厂房即将投入使用。二是旅游产业提质增效。鲁溪洞、神雾山景区改造提升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鲁溪至鲁溪洞旅游公路建成通车。九江学院体育学院实践教学基地落户武宁网球中心,成功举办2021环鄱阳湖自行车精英赛。高标准承办全省“百县百日”文旅消费季武宁分会场活动,创新举办首届“新光杯”摄影、“畅游山水·相约武宁”抖音短视频、直播带货PK等自选活动。获评江西省民间文化艺术(打鼓歌)之乡,《遇见武宁》入选省文化产业扶持项目,采茶戏《千年红豆杉》参加“茶香中国”第二届全国采茶戏汇演。长水、东山分别成功创建国家4A、3A级景区,西海湾景区入选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新增省3A级乡村旅游点1个,国家丙级旅游民宿1家。成功入选2021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三是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引进农业产业项目3个,签约资金41.1亿元。新增高标准农田2.9万亩、耕地1265亩,完成粮食播种43.9万亩。新增果园2000亩、设施蔬菜2000亩、药材1050亩、茶园500亩。成功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认定省级农业产业示范联合体1个、市级4个,市级龙头企业4家。培育休闲产业主体6个、农民合作社25家、家庭农场17家,成功创建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家庭农场3家。新增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16个,“武宁宁红”“武宁蜂蜜”地理标志通过农业农村部审核。庐山西海鳙鱼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赣小白”绿茶获评江西名牌产品,太阳红茶业入选全省首批绿色生态品牌建设重点企业。

  (二)抓融合优生态,城乡面貌日益改善。一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全力推进中央、省、市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8+1”类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128个问题、10件信访件全部办结。实施封山育林1.45万亩,人造林面积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96%。PM2.5浓度均值20微克/立方米,全市排名第一,全年空气优良率97.5%,全市排名第二。拆除河湖圩堤管理范围内房屋29栋,完成国家水土保持生态小流域治理重点工程5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1平方千米,长水生态小流域治理项目入选国家示范工程。县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修河和柘林湖主体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澧溪镇入选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生态产品储蓄银行试点深入推进,发放贷款1312万元,收储交易生态产品176.7万元;入选全省GEP核算试点县,率先完成GEP核算工作,全县GEP总值高达1142.3亿元。获评全省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基地,成功承办第四届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江西)论坛。二是最美小城精心打造。统筹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项目57个,已完工项目29个。改造老旧小区6个,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台。54个小区完成天然气入户安装,惠及居民1.1万户。投资8000万元建成生活污水厂扩容项目。城东新区完成总体规划设计,征迁工作稳步推进,41户房屋全部签约,搬迁拆除22户,征收土地242.6亩。全力打好棚改攻坚战,搁置八年多的朝阳坝征迁工作在短短48天内全部完成,搬迁拆除32户;高效推进棚改扫尾项目,城北、湖滨桥工地东西两侧等“老大难”地块全面清零,搬迁拆除43户。顺利完成第一轮城市体检工作。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车乱停、道乱占、线乱拉、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在全市上半年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排名第二。三是美丽乡村深入推进。深入实施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高标准建设115个新村点及8个美丽宜居示范村。稳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无害化处理率达99%。实施无害化改厕6780户,普及率达95.1%。完成5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点建设。持续深化“多员合一”生态管护员制度和“五定包干”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5G+长效管护平台上报事件完成率达99.8%,在全省2020-2021年村庄环境长效管护评估中排名第一。入选全省首批“美丽活力村庄+民宿”联动建设试点县,获评2021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成功创建国家级文明村镇6个、省级3个,官莲乡东山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三)抓民生强保障,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新增城镇就业316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4615人,零就业家庭安置率100%。规范农民工工资实名制信息化管理,追回及协助支付农民工工资3550万元。支付医疗保险金4.9亿元,发放养老金6.6亿元、低保金5673.6万元、优抚金1700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631万元、优待金309.9万元、临时救助137.9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实效,纳入“三类人群”监测对象313户974人,购买防贫保险47万元。安排衔接项目267个,涉及资金4093.6万元。规范建设“一领办三参与”合作社56家、产业帮扶基地45家、就业帮扶车间39家,带动脱贫户及“三类人群”2265户7754人,贫困劳动力就业同比增长3.7%。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0万元。二是公共服务不断优化。投入2.7亿元实施学校建设项目119个,新招录教师127名、支教大学生54名。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实现“两个全覆盖”。启动清江卫生院建设,推进北片区乡镇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及县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工程。成功承办全省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理论学习培训班,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国家级健康促进县创建通过国家评审。完成通武高速征迁工作,盘溪至罗溪段二级公路改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5个美丽生态文明农村路建设项目及株林至横路县道升级改造工程全部竣工。罗坪至长水公路获评第二届全国美丽乡村路。启动县第三自来水厂建设,全面开展乡镇水厂收购、改造工作。完成35千伏泉口变电站扩建工程,新改建10千伏及以下线路403公里。全面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推动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扩面增效,举办党史学习教育各类主题文化展览11场、剧场联盟演出21场,送戏下乡84场、送电影下乡3140场,农村自办活动198场。县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引进宁达康养城项目,建成农村颐养之家127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20个,完成经济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100户。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摇号分配公租房756户,实施农村危房改造97户。全面完成县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全年遗体火化率100%,骨灰规范安葬率100%。三是疫情防控有力有序。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措施,牢牢守住疫情不反弹、不扩散底线。持续提升防控能力,全县共设置核酸采样点218个,配备采样人员682名;设置集中医学隔离点20个、隔离点房间701间、备用房间581间,医疗物资储备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全面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完成两剂次接种21万人,全程接种率达94.4%;加强针接种7.4万人,有效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四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侦破涉黑涉恶案件30起,抓获作案成员41人。全面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破获电诈案件336起,刑拘122人,为群众追回损失260万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成立县人民调解协会,调解案件600余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稳步推进,51件国家交办的重复信访事项和12件市级、22件县级包案积案全部办结。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十大攻坚战”,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四)抓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整治“怕慢假庸散”等作风顽疾,“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合评估位列全市第一。深入推动“三减三强两倡导”,精简文件简报20.3%,会议活动10%。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六减一增”专项行动,累计缩减事项环节129项、材料82项,减少事项证明69项。加快“赣服通”武宁分厅建设,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上尽上”。实施“局长走流程”“入企连心,我为企业办实事”专项活动,发现并整改问题99个,出台便民措施37条。在全省营商环境综合测评中排名第七。全面启动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八五”普法。修订完善《县政府工作规则》,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7件、政协提案120件,满意率100%。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一般性支出压缩6.6%;完成政府投资项目评审1597个,评审核减金额1.8亿元;加强财政预算执行管理,盘活存量资金1.9亿元,政府性债务风险可控。

  与此同时,统计、审计、金融、气象、邮政、通信、无线电、档案、保密、编制、史志、对台、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得到新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人民防空、消防救援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工商联、红十字和慈善等事业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武宁经济社会发展,为武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敬意,表示衷心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道路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综合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发展质量不高,做大总量、做优增量仍需奋进;重大项目支撑不足,龙头企业数量不多,产业链条延伸不长,发展后劲仍需增强;思想破冰不积极、不到位,创新思维不足,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现象依然存在,营商环境仍需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还有短板,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仍需努力。针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22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的喜庆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全力稳定经济增长。只有稳增长才能更好保就业、保民生。要牢牢把握“稳住、进好、调优”的原则要求,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系统观念,周密安排部署、精准出台政策、迅速推动落实。二是有序实施双碳战略。坚持先立后破,统筹兼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三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兜住兜牢基本民生,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推动共同富裕取得重要进展。四是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围绕“生态强县作示范、绿色崛起勇争先”总体战略,持续聚焦“六大定位”“四个创建”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努力营造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左右。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工业强县,打造经济发展的繁荣之地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持续做优做实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以工业大突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是做大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链链长制升级版,紧盯“1+3+2”生态工业体系,持续做好铸链强链延链文章,构建传统升级、新兴壮大、未来领先的产业格局。绿色光电产业。主攻半导体照明和线路板两大核心,围绕奥普照明、耀润磁电、春迅电子等上游企业开展延链式招商,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绿色光电产业企业达90家。大健康产业。支持昂泰、江中等药企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上峰上水、箬溪生态等食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研发等健康产业高端发展。矿业循环产业。加快矿产资源整合,推进大湖塘钨矿开发和APT冶炼基地投产,实现矿产资源的“吃干榨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支持辽燚环保、一晖环保等企业做大做强,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产业。推动程疆新能源、奥瑞森等企业增量扩产,加快推进九江飞籁特艇业、吴淞机械等项目建设,推动形成新的产业集群。智能家居产业。加快智能家居产业园建设,引进智能家居企业15家,逐步形成全产业链生产体系。数字经济产业。推进“赣服通”“赣政通”深度融合,加快数字技术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着力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引进骨干企业15家,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达26%以上。

  二是做强企业实力。深入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三年行动,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实施“一条龙”培育计划,用好用活产业引导基金,推动中小微企业个转企、小升规,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以上。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升级工程,完成昂泰、辽燚上市股改工作,新增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3家,培育壮大上市企业梯队。大力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新增省级瞪羚(潜在)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以上。

  三是做优园区平台。做强中城产业园、中乌科创园、同拓产业园等“园中园”,完成标准厂房三期建设,启动标准厂房二期、四期项目,推动集群式项目满园扩园、抱团发展,新增入园企业40家,实现营业收入320亿元、税收6亿元。加快园区土地征迁,征收土地1000亩以上。完成园区自来水管网、二级消防站建设以及万福大道雨水管网改造、中城产业园污水预处理等工程,持续提升园区承载力。全面开展“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和管理,探索立体开发模式,持续推进“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盘活闲置土地500亩。

  (二)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创新创造的兴业之地

  做深做实改革开放,以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水平的开放,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一是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发挥科创奖励基金、“科贷通”等撬动作用,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0个以上,力争参与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40%。深入推进创新平台攻坚行动,加强与博士联合会、海智计划工作站等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打造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强磁场。推动“百千万人才工程”,持续开展“艾才回家”行动,大力引进培育战略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快柔性引才,打造一批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基地。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评价考核机制,探索产值管理向市值管理转变,让更多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二是激发项目建设驱动力。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升级实施“项目大会战”,全年开工重大项目104个,年内完成投资36.15亿元以上。持续健全“三争”工作机制,强化精准识策、高效争资能力,确保争取上级资金增长10%。全面对接中三角、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深入参与融入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战略,瞄准国内外500强、知名企业、上市公司等,力争引进“5020”项目3个。有效实施以商招商、亲情招商、专业招商,探索“飞地经济”等新型招商模式,组建专业谈判团队、资本团队,试行招商队伍全员聘任、差异化薪酬激励机制,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实行签约项目一站式跟踪服务,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优质项目加快落地转化。

  三是增强营商环境软实力。持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证照分离”“一照通办”改革,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梳理集成惠企政策,大力推广政策兑现“免申即享”模式,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推动更多利企便民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机制,优化12345市民服务热线,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满意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包容审慎监管机制,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加强中介服务管理,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刚性约束,坚决消除隐形壁垒。实行县直单位重点中层岗位轮岗交流机制,大力整治“中梗阻”和“小鬼难缠”顽疾,进一步打响“武宁办事不求人”政务服务品牌。巩固完善“宁静生产日”“局长走流程”等机制,加快营商环境制度创新,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武宁样板。

  (三)聚焦魅力升级,打造全域旅游的向往之地

  顺应旅游产业发展新趋势,持续推动旅游产品提质升级,唱响做实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片。

  一是提升品牌影响力。启动江西省“风景独好”旅游名县创建工作,深入实施“12345”工程,全面提升“山水武宁”旅游品牌形象。强化龙头引领,支持西海湾景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实施景区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丰富经营业态,提升游客深度体验;做强旅发公司等国有资本运营平台,推进鲁溪洞、神雾山等核心景区扩容提质,力争创建国家4A级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2个。实施乡镇旅游品牌“清零行动”,支持北湾、东山、双新等创建国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新增省5A级乡村旅游点1个、省4A级乡村旅游点1个、省3A级乡村旅游点4个以上。实施文旅龙头企业培育工程,着力引进文旅行业龙头企业、知名酒店、餐饮品牌和业态产品项目,加快文旅项目综合性开发,新增规上文旅企业4家。

  二是增强业态吸引力。深化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横向融合文化、康养、体育、演艺、美食等领域,促进业态融合创新。常态化举办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比赛、半程马拉松等高规格赛事活动,重点办好省十六届运动会网球、赛龙舟单项赛事,推进九江学院体育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打造运动武宁IP。推动打鼓歌、采茶戏等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增强西海明珠、遇见武宁、民俗工坊等项目文化底蕴。推动悦山居、觅静·鲁栖云宿、朱山、天天惦记等特色民宿与温泉、古村、民俗等资源结合,创建一批星级旅游民宿,打造精品民宿集群。深入实施“美食进景区”行动,持续办好“山水武宁美食节”等活动,打造一批特色美食旗舰店、餐饮品牌店、美食街区。大力发展旅游后备箱经济,推出“武宁有礼”特色文旅产品,建设线上旅游商品交易平台。

  三是提高服务满意率。按照国际化、精品化、特色化标准,完善旅游引导标识、旅游公路、旅游公厕等软硬件设施,提高游客游玩舒适度。完善智慧旅游服务,推动4A级以上景区完成Ⅱ级智慧景区建设。加强旅游行业监管,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养,维护“山水武宁”旅游良好形象。深度融入共建“信步江湖”旅游线路,策划推出一批半日游、一日游、多日游精品线路,创新“互联网+立体化”营销模式,实现旅游接待人数增长20%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

  (四)加快价值转换,打造绿色转型的先行之地

  巩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成果,持续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文章,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一是持续塑造生态新优势。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四尘三烟三气”整治,适时启动柴油车黑烟抓拍系统,不断改善空气质量。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分类整治入河(湖)排污口,常态化加强重点水域禁捕退捕,确保主要河流断面主体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持续强化土壤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推进澧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国土绿化0.5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退化林修复2万亩;重点实施罗溪、杨洲小流域水生态修复和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平方公里。深化“多员合一”生态管护员制度,推动以河(湖)长制、林长制为载体的监管体系常态长效运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落实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二是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深入推进GEP核算及结果应用,建立生态产品监测、评估、交易与管理技术体系,打通GEP向GDP转化通道,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量化标准”。全面推广生态产品储蓄银行模式,成立生态产品运营管理公司,实现生态产品储蓄银行网点乡镇全覆盖。深化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改革创新,依托“财政惠农信贷通”等融资平台,大力开发“生态产品贷”“惠农生态贷”等专项金融产品,推动生态资源变现。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旅”等生态赋能型产业,建立生态产品溯源体系,实现生态产品的增值溢价。积极探索建设湿地银行、森林银行,争取国家生态补偿综合试点,拓宽生态价值转化多元实现路径,确保成功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三是引领绿色低碳新发展。紧抓中央和省市实现“双碳”目标机遇,统筹做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的“减法”和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的“加法”。大力开展治污、减排、降碳、碳汇等专项行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全面清理“小散乱”企业,加快淘汰退出低效落后产能。坚持碳减排与碳增汇并举,用好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加强碳汇资源培育,开发森林、湿地、土壤碳汇项目,发展壮大碳汇经济。积极争取承办全国首届“林长制”论坛,大力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五)提升功能品质,打造精致精美的宜人之地

  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打造便捷、舒心、美丽的宜居宜业城市。

  一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将生态修复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强化城市景观打造、风貌塑造、环境营造,让城市更有内涵、更有温度。持续打造最美岸线,启动武宁三桥、朝阳坝“坝改桥”工程以及宋溪片区生活污水厂建设,完成武宁大桥至万福广场建昌路口段、湖滨西路景观最美岸线提升。加快城东新区开发建设,全面完成房屋和土地征迁安置工作,启动文体宜居综合片区开发及路网、管网、燃气、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功能完善、人水相亲的品质新城。持续推进城市路网建设,完成环城、九岭大道改造工程。实施“拆墙透绿”行动,拆除围墙1.25万米,改建文化墙、生态墙26处,推进沿街建筑屋顶绿化、墙面立体绿化,让城市应绿尽绿、见绿显绿。

  二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全面完成“智慧武宁”项目建设,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打通信息壁垒、强化功能衔接,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垃圾处理率达100%。加强物业服务监管,提高物业服务覆盖率、服务质量和标准化水平。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接诉即办”的基层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常态化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做好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推荐评选宣传,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在武宁蔚然成风。

  三是增强城市服务能力。以“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更新,完成月山路西南侧、交通中路南北及周边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城区140户零星棚改扫尾。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升级版,加快自来水三厂、宋溪货运停车场、垃圾处理设施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对照完整居住社区20项建设标准,加快现代社区建设,推动资源、管理、服务等向街道和社区下沉,因地制宜打造一批15分钟、10分钟、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居住街坊,降低市民出行成本。新规划建设综合性批发市场,完成南门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持续推进划行规市,提升鳌鱼美食街、古艾巷、篷布拉等特色街区、特色夜市,加快引进书吧、唱吧、酒吧等新业态,繁荣城市夜经济。

  (六)坚持协同推进,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之地

  持续推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创建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43万亩,年总产量达16.3万吨。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3.3万亩,启动泉口防洪工程建设,推进双港等7座水库除险加固。巩固“一乡一园”建设成果,力争新增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支持鲁溪、宋溪打造国家级产业强镇,力争创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个。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省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3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鳗鲡堂生态养殖等项目建设,引进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5家,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新增茶园1000亩、果园1000亩、药材1000亩、设施蔬菜4000亩,创建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以上。深耕武宁宁红品牌,推动茶叶规模化种植和高山野生茶精品化加工双线并进。全面提升“中华蜜蜂之乡”影响力,发展蜂蜜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加快实现蜂蜜产业现代化。

  二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扎实推进美丽乡镇建设五年行动,重点打好垃圾污水处理、乱搭乱建整治、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等九项攻坚战,集中整治集镇“脏乱差”问题,整体提升乡镇集镇管理水平。坚持分类分步推进,完成罗坪、鲁溪、新宁、宋溪等集镇提升改造工程,打造一批生态美镇、产业重镇、商贸名镇、旅游旺镇。加快美丽庭院、示范村庄等美丽宜居试点连线成片,完成2个全域美丽宜居乡镇、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100个村庄整治点建设。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饮用水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完善乡村物流集中配送网络,实现快递服务建制村全覆盖。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确保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96%,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健全“五有”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充分发挥“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作用,打造数字乡村治理典范。突出农民主体地位,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个人、企业、社会组织等,通过捐资捐物、结对帮扶等形式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弘扬乡村优秀文化、农耕文化、习俗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严格落实“四个不减”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跟踪“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筑牢防返贫底线。抓好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确保稳定良性运转,持续发挥效益。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全力打造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省级试点。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探索集体资产股份继承、抵押和担保等实现途径,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确保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稳定达到10万元以上,建设一批经济强村。实施高素质农民培养计划,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增强农民增收致富本领。深入推进“百企兴百村”行动,推广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等模式,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七)增进民生福祉,打造幸福和谐的善治之地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一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3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严格落实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规定,切实抓好根治欠薪工作。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重点向中小微企业、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扩面;强化社保、医保基金安全管理,确保基金持续健康运行。健全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动态调整、及时帮扶机制,推动社会救助精准高效。加快宁达康养城、失能老人护理院项目建设,完成县中心敬老院和17所乡镇敬老院消防设施改造,新建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12个、农村互助养老设施40个,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100户。一以贯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筑牢全民免疫屏障。全面推进健康武宁建设,支持县中医院创建三级乙等医院,启动罗溪卫生院整体搬迁及县应急救治中心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康养中心、清江卫生院整体搬迁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县妇幼保健院、北片区乡镇公共卫生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持续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投入,加快补齐薄弱乡镇卫生院能力短板。新建乡镇公租房299套,完成四小安置房续建扩建124套。

  二是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新建县四幼、九小,启动中等专业学校整体搬迁和南市中心幼儿园改扩建项目,建成三幼,完成四中、振风高级中学改扩建工程。持续做好“双减”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工人文化宫,完成图书馆、文化馆数字化改造,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运作好江西演出剧场联盟,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持续跟进高铁规划工作,推动武通、武阳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启动长同线鲁溪段公路改建工程,完成盘溪至罗溪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及烟港至太平山旅游公路建设。实施石渡大桥建设,改造危桥15座。启动镇村公交一体化工作。实施35千伏清江变电站扩建工程,新改建10千伏及以下线路250公里、公变台区51台。

  三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深入推进平安武宁建设,坚决打好“反电诈”阻击战、“黄赌毒”歼灭战、“扫黑除恶常态化”持久战,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巩固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确保通过中央、省委检查验收;深入推进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及多元化调解服务中心建设,健全纠纷排查预警和联动处置工作机制,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持续推进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聚力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攻坚战,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军民融合、民兵、统计、审计、金融、供销、人民防空、邮政、海事、气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史志、保密、编制、无线电、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工商联、红十字、志愿者等工作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八)狠抓工作落实,打造风清气正的勤廉之地

  持续深化“五型”政府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全力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政府。

  一是筑牢抓落实的忠诚品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二是提高抓落实的法治化水平。深入推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科学实施“八五”普法,严格执行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等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加强政务公开,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建议提案,让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三是增强抓落实的能力本领。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切实增强“八种本领”、提高“七种能力”,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把优秀干部放在经济发展最前沿、项目建设主战场、群众诉求第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培养、历练,练就善作善成的“真本领”“硬功夫”,努力成为新征程上攻坚克难、服务人民、善抓落实的行家里手。

  四是健全抓落实的体制机制。按照“权责一致”“效率优先”的原则,厘清部门责任边界,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制,从制度层面上破解职能打架、相互推诿等问题。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推行“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一体化办理”工作模式,实现无缝对接、系统完整、运转协调。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及时奖励制度,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对负责者负责。

  五是改进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大力弘扬争先创优之风,按照全方位、全覆盖、立体式落实“作示范、勇争先”的要求,对标一流、争创一流,干出新时代“第一等的工作”。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持续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始终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同志们!奋斗路正长,行者方致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群众,真抓实干、奋发进取,携手描绘山水武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画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名词注释

  1.GEP核算:指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是一定核算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在核算期内提供的所有生态产品的货币价值总和。

  2.飞地经济:两个互相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3.三类人群: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

  4.两个全覆盖: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

  5.六减一增:减环节、减材料、减证明、减跑动、减时限、减费用、增加政务服务透明度。

  6.百千万人才工程:建联合会邀百名博士献智、建信息库引千名优才出力、组创业团聚万名乡贤帮带。

  7.“12345”工程:2022-2025年内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江西省旅游名县2个品牌,建成3个国际品牌或国际水准的度假酒店,引进20亿元以上文旅项目4个,形成西海湾、城东新区、长水、阳光照耀29度假区、鲁溪洞5大核心景区。

  8.九项攻坚战:垃圾污水专项攻坚、卫生乡镇创建攻坚、水体清洁专项攻坚、“道乱占”专项整治攻坚、“车乱开”专项整治攻坚、“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专项攻坚、“乱搭乱建、违法建筑”专项拆除整治攻坚、“线乱拉”专项整治攻坚、沿街立面专项整治攻坚。

  9.五有: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