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8 19:59   责任编辑:www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强劲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围绕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众志成城、锐意拼搏,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步伐,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4.5亿元,增长8.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财政总收入增长1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5%,增幅居全市第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4%、10.1%;外贸进出口增长94.2%,增幅居全市第1。
这一年,我们铆足干劲优结构、促转型,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工业强县强劲开局。深入开展“项目大会战”,全年新开工项目38个,竣工40个,总投资131.4亿元。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完成电子信息产业园一期建设,企业入驻率达90%。全力招大引强选优,新签约引进厚德模具、弘毅新能源、三力五金等29个项目,总投资66.4亿元,其中数字医药产业园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规上工业总产值43.6亿元,增长23.6%。文旅产业逆势上扬。全年接游数量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旅游总收入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0%。成功承办央视《喜上加喜》、客家长寿节、红色铜鼓线上马拉松等大型活动,七星岭冰雪运动多次亮相央媒。萧家祠、武曲宫、登星台、奎光书院等红色保护单位完成升级改造,成缘谷、碧湾海、悠然山庄等项目加快推进。研学产业初见成效,先后接待300批次研学团队。跻身中国康养百佳县市前20强,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汤里景区荣获“江西避暑旅游目的地”。现代农业增产增效。高标准农田、富硒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有机认证面积分别达7.1万亩、2.2万亩、61万亩,粮食产能稳定提升至4.88万吨。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家,农产品有机认证达到63个。建成富硒示范基地9个,荣获“全国茶叶百强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称号。
这一年,我们千方百计提品质、增内涵,精美山城渐展新姿。城市形象显著提升。馨和、馨雅、凤凰、金盆、惠民、温泉等6个棚改安置小区全面开工,改造完成步行街、长红、长林等2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沿河北路、西湖西巷、翠竹巷等13条背街小巷。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10.6公里,新增城区公厕3座。大力整治中心城区违法建设,拆除违章建筑3.8万平方米。新建停车场15个、新增停车位880个。获评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提名。乡村风貌大为改观。坚持“四精”标准,打造美丽宜居乡镇1个、美丽宜居村庄10个、美丽宜居庭院1055个。完成50个新农村点“七改三网”建设,全省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列全市第1、全省前列。棋坪镇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大塅镇被列为“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试点乡镇”、隘口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新开工桥梁建设项目9个,凤凰路、怀远路顺利通车,铜鼓县城至江头、大塅至金鸡桥、带溪至八叠岭等4个国省道及石桥至上庄、澡头至大梅2个县道升级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5%,所有村组(25户以上)公路实现100%硬化黑化。
这一年,我们坚定不移抓改革、求创新,发展活力竞相迸发。重点改革纵深推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9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和“一网通办”,“赣服通”铜鼓分厅4.0版建成投入使用。打造了全省首个县级“营商环境数字监测平台”,创新实施“一对多”帮扶个体工商户机制,解决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各类问题243个,建筑工程类项目实现了“不见面开标”,营商环境评价排名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对外开放持续扩大。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主动参与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引进省外资金21.49亿元,增长8.63%;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增长12%;外贸出口9713万美元,增长41.4%,增幅居全市第2。发放“财园通”“科贷通”贷款1.84亿元,为企业减负2.1亿元。创新动能加速释放。全县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44%,规上工业企业R&D活动占比、R&D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分别达63.6%、2.26%,均列全市第1。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获评全省新型工业化竹产业示范基地。尚朋电子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瞪羚企业。
这一年,我们凝心聚力挖潜力、扬优势,生态底色更加明亮。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国考省考断面和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水质综合指数位列全省第1,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居全市第1。新增人工造林4600亩,封山育林1.4万亩,退化林修复2.5万亩。“河长制”工作获国家水利部表彰。“两山”路径越走越宽。积极探索“两山”理论转换机制,承办“中国黄精产业发展大会”,黄精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成功入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基地,合作共建“江西铜鼓绿色智库研究院”。污染防治成效显著。扎实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面积1897亩。完成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并正式投用,86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完成技术性验收,农村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居全市第1。
这一年,我们尽心尽力惠民生、保稳定,百姓福祉持续改善。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61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全部确权“领证”,1478户2971名有效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举办现场招聘会15场,提供就业岗位3500个,发放创业贷款753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9600余人,发放低保金2452.7万元,特困人员供养资金474万元。公共事业蓬勃发展。第四幼儿园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增幼儿学位270个。葛藤坳备用水源点建设顺利完工,三都、温泉、棋坪等敬老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第四小学、体育馆、凤凰山绿道建设。弘扬红色历史文化,对秋收起义大道、逸群路等县城16条道路进行地名命名。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做实做细网格化管理,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疫苗接种工作扎实推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公众安全感指数测评位居全省前列,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这一年,我们持之以恒转作风、树新风,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如期办结。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维护县委权威,坚定服从县委领导,坚持重大事项主动向县委请示汇报。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8件、政协委员提案52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充分发挥“五型”政府监督员“前哨”作用,协调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120个,“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反映问题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99.9%。棋坪镇获评全省“五型”政府建设示范乡镇。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完善政府性投资项目审批、投融资风险防控等制度,民生资金“码”上监督平台上线运行,权力运行更加规范。坚持过紧日子的思想,全县“三公”经费支出下降6%,连续9年压减。
此外,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邮政通信、防震减灾、妇女儿童、信息化、工商联、工会、青年、烟草、保险、科协、文联、社联、史志、档案、物价、体育、老龄、残疾人和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县委的把航领向、科学决策,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同舟共济、顽强拼搏,得益于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鼎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驻铜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大队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铜鼓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基础还不够牢固,农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还不够明显,文旅景区在省内外知名度、影响力还不够高;民生改善还有较大短板,教育、医疗、养老领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政府系统极少数干部安于现状,开放创新、争先进位的意识还不够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二、2022年主要工作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全面落实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始终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坚决捍卫“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文旅兴县、依法治县”发展战略,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深化落实“三改六聚焦”总要求,以项目大会战为主抓手,以发展“六种经济”为主方向,以打造“三地三区”为主战场,争先创优,狠抓落实,携手书写建设开放创新文明和谐新铜鼓的精彩华章,为全面建设“六个江西”、奋力打造“六个强市”作出铜鼓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5%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以上、9.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下达任务。具体目标将根据省、市要求和全县经济运行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抓项目、聚产业,在主攻工业强县上奋勇争先
工业强则铜鼓强,产业兴则铜鼓兴。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好工业强县战略,把工业园区做大做强,把项目建设做优做特,把产业集群做专做精,不断筑牢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脊梁”。
掀起项目“新攻势”。紧盯“双百”目标,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制定“四图五清单”。通过驻点招商、委托招商、合作招商、中介招商等形式,力争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5020”项目1个。加大非手机类触摸屏产业链龙头企业招商力度,带动战略性新兴企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驻外商会、乡镇商会的桥梁作用,做好“三请三回”,鼓励引导“铜商回归”和“人才反哺”。抢抓政策机遇,做实项目谋划,争取更多上级资金,提高项目转化率。健全重大项目调度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地难题,加快泉林触显、瀚星竹纤维过滤、弘毅新能源等在建项目建设并投产达标,努力形成“天天有洽谈、月月有签约、季季有开工”的良好态势。
打造产业“新高地”。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笋竹精深加工三大产业为重点,培育壮大仁和药业、民济药业、尚朋电子、腾达竹业等骨干企业和特宜高科、姿采医药、厚德模具等新上企业。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总数达到60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新增5家。加快“两长”园区环境整治提升,深入实施“满园扩园”和“扩区调区”行动,全力推动化工园区认定。启动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二期和园区商务中心建设,推进隆昌实业、金泰硅业等低效企业“腾笼换鸟”,提高土地亩均经济效益。
激发经济“新活力”。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以数字医药、网红经济、智慧旅游为突破口,深化5G、区块链、大数据、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应用,增强数字经济对实体经济赋能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数字产业园和萝趣科技建设,聚焦“六种经济”,突出补链、延链、强链,盘活闲置国有房产,在着力培植实体经济税源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总部经济综合体。突破空间局限和资源要素制约,加强与宜春经开区等园区合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二)抓融合、扩消费,在聚力文旅兴县上奋勇争先
文旅产业是惠民产业、利民产业、富民产业。我们将深入实施文旅兴县战略,坚持文旅融合,推动文化繁荣和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不断擦亮“长寿铜鼓、康养胜地”品牌。
做响文旅品牌。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江西风景独好旅游名县”为目标,科学编制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突出打好“红色研学牌”“康养度假牌”“客家文化牌”。安排旅游专项资金3000万元,精心举办好秋收起义在铜鼓九十五周年论坛、长寿文化节、客家山歌节、冬季旅游节、森林旅游节、鼓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全力支持汤里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天柱峰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七星岭滑雪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今年新增省4A级乡村旅游点1个以上,打造2—3条特色旅游线路,努力实现全年旅游人次、总收入增长10%以上,达到1100万人次、56亿元。
做精文旅项目。加快推进奎光文化创意园、秋收起义文化公园建设,完成武曲宫布局改造提升,做好燕鸣温泉、太阳岭、八大寨、七重门等重大景区规划和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支持天柱峰夜游、七星岭、尖尾峡漂流改造提升和成缘谷、悠然山庄、上泗坊、碧湾海等文旅项目综合开发。建设县研学大本营,打造和提升汤里国学教育基地、梁塅村、公益村、花浒林泉等一批研学项目,开发5—10个研学精品课程与精品线路。高标准打造精品民宿5家以上,着力建设大塅、永宁、排埠3个乡村旅游集聚区。推动铜鼓旅游营销,在长沙、南昌、广州等地开展专场推介活动。
做活文旅体验。以丰富农作体验和旅游业态为重点,依托特色农产品和客家地域文化,开发农耕、采摘、酿酒、捕鱼、相亲等特色活动,实施“铜鼓山歌进景区”工程,大力推进农旅、文旅融合。引入更多冰雪运动、马拉松、山地越野等体育赛事,升级“沉浸”体验。开展“铜鼓十大特产”“铜鼓十大名菜”“铜鼓十大民宿”“铜鼓十大民俗”等评比推广活动,开发一批具有铜鼓特色的文创产品,着力打造夜间经济消费集聚区。推进“游、健、养、疗、医”等融合发展,争创省级以上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加快推进综合性旅游智慧平台建设,努力实现“一码游铜鼓”。
(三)抓巩固、促提升,在全面振兴乡村上奋勇争先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立足生态兴产业,围绕安居固家业,促进增收稳就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成果。聚焦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坚持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摸排、部门数据比对“三线并行”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聚焦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要素,开展农村常态化住房监测,确保全县农户住房安全率保持100%,力争脱贫劳动力就业率达到85%以上。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加强现有39个后扶项目管理,多渠道促进搬迁劳动力就业。科学合理谋划资金项目安排,充分发挥衔接资金效益,确保55%以上的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
提高农业质效。守牢耕地红线,确保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1.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在5万吨以上。积极培育本土农业品牌,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以上、省级专业合作社3家以上。利用富硒和生态优势,加快构建以富硒绿色有机为特色,黄精、竹笋、宁红茶为支撑,多种业态整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争建设富硒农产品基地3万亩、高标准农田1万亩、农产品有机认证(含有机转换)基地面积70万亩、农产品有机认证65个以上。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实施农业生产全过程监管,积极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建设美丽乡村。实施“美丽宜居示范县建设”专项提升行动,打造全域美丽乡镇1个、美丽村庄10个和美丽庭院1000个。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确保农村厕所改造率达100%。开展规范农村建房管理助推乡村振兴“十个一”“八个有”建设,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村庄整洁和庭院美化,完善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重点支持棋坪镇、高桥乡2个省级“示范类”美丽乡镇建设。扎实推进大塅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加快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新建及改造10KV线路121公里、低压线路155公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机制,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四)抓规划、强管理,在打造精美山城上奋勇争先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我们将立足铜鼓实际,扎实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精心绘就山城铜鼓宜居宜业新画卷。
以特色增亮色。深入挖掘铜鼓城市建设的地域特色,加强规划引领,精心编制完善县、乡(镇)、村国土空间规划,优化“三区三线”划定,完成整体城市设计编制工作,优化温泉新区规划,加强中心城区与温泉镇、三都镇、工业园区的交通互联、功能互补,促进产城融合。大力开展“节地增效”行动,加大批而未用土地消化力度,力争全年消化面积1000亩以上。
以品质提品位。稳步推进“城市双修”,推动一河两岸改造提升、定江河水生态水景观治理、温泉大道、凤凰山健身绿道等项目竣工投用。加快城区地下综合管网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30公里以上。改造老旧小区4个,改造提升背街小巷20条。新建红豆杉公园、推进九岭阳光沿河公园及凤凰小区公园改造提升,新建充电桩75个以上。
以精细促精致。以文明城创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卫生城、森林城、园林城、双拥模范城创建。持续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占道经营、噪音扰民、车辆乱停等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加大城区防违控违力度,坚决杜绝新增违法搭建行为。合力推动垃圾分类与减量工作,新建垃圾分类亭140个以上,实现城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建设大件垃圾拆解分拣中心,合理布局建筑垃圾(余土)消纳场。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依托,完成改造智慧安防小区12个以上。构建“大城管”格局,探索建立“五勤联动”机制,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五)抓创新、优环境,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奋勇争先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以打造“四最”一流营商环境为突破口,以改革应变局开新局,以开放促合作谋共赢。
争创全省营商环境一等县。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着力打造“四最”一流营商环境。加快“赣服通”铜鼓分厅5.0版建设进度,力争更多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依托营商环境数字监测平台,进一步完善“政企圆桌会议”“帮代办”“营商专员”“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机制。强化诉求处理,拓宽诉求受理渠道,规范诉求受理、交办、回复、督办等工作流程机制,不断提高企业诉求办理速度和满意度,努力做到“铜鼓办事不用求人、铜鼓办事依法依规、铜鼓办事便捷高效、铜鼓办事暖心爽心”。
打造重点改革领域“铜鼓样板”。全力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再造,进一步压缩审批环节、审批材料、审批时限,推动更多利企便民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加快推进县域综合医疗改革,建立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的县域医共体。深化县本级国资国企改革,做优“1+N”国有发展平台,推动国有企业实体化、市场化运行,确保国有资产增值增效。统筹推进文化、司法、教育、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改革,全面释放发展活力。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R&D)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提高0.3个百分点以上,新增各类研发平台3个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力争总数达到5家,高新技术产值占GDP比重达到1.9%。推进外贸创新发展,支持金柱、国盛、坤隆新材料等企业扩大出口,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700万美元。
(六)抓生态、闯新路,在践行“两山”理论上奋勇争先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将牢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发展理念,着力打通“两山”转换通道,全面探索“变绿成金”新路子。
全域优化环境质量。加大中央、省、市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力度,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整改任务。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提升攻坚战,强化“四尘”“三烟”“三气”防治,严格落实“六控一禁”举措,确保环境空气优良率达到99%以上,保持全省前列。持续完善“林长制”工作,全面加强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推进县乡村三级林长制管理体系建设,强化森林资源源头管理,不断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统筹推进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打造全省“河长制”工作样板县。
全速推动低碳发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全面落实能耗“双控”政策,严控“两高”项目。加快推进“万载—铜鼓”长输天然气管网建设,积极推动全县域光伏、清洁能源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系统推进能源、化工、建筑、农业、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形成以绿色为底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化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发展碳金融产品。扎实推进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全力发展绿色经济。深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积极创建全国生态综合补偿县和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推进GEP核算试点,加快构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体系,扎实推进我县碳汇交易,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零”的突破。大力发展黄精、竹笋、茶叶、蜂蜜等林下经济产业,力争林下经济新增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其中高标准黄精1万亩以上。加快黄精从一产种植向二产精深加工、三产康养体验延伸,积极引进黄精果脯、黄精酒、黄精食品等链条企业。以笋竹精深加工产业为依托,统一打造“铜鼓富硒竹笋”品牌,谋划启动竹产业园规划建设,推动笋竹企业集约发展。
(七)抓民生、办实事,在提升幸福指数上奋勇争先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们将紧盯民生需求导向,切实解决好就业岗位、托幼园位、上学座位、医疗床位、养老点位、停车车位、如厕厕位等问题,让民生福祉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强化民生兜底保障。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和积极就业政策,支持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群等重点群体多渠道灵活就业创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180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000人。完善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制度,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盘活、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所、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1所。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馨和、馨雅、金盆3个棚改安置小区基本完工,凤凰、温泉、惠民3个棚改安置小区完成70%以上。深入推广“尊崇工作法”,浓厚爱军拥军氛围,加快创建国家双拥模范县城。积极推动社会福利、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发展。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启动铜鼓中学、铜鼓中专、第三幼儿园建设,完成第四小学建设,迁建棋坪镇中心小学,确保新增学位1600个以上。持续抓好“双减”工作和“五项管理”制度落实,保障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序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规划启动老年大学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成田径运动场综合室内场馆建设,启动体育公园项目。实施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确保新增农村公益性公墓25处以上。完成“智慧医疗”信息化一期建设,启动县人民医院异地新建。完善交通路网建设,完成棋港公路、胆白公路等项目建设,做好湖北通城至铜鼓高速项目开工保障服务工作,积极争取咸修吉、长九池等高铁项目纳入国家计划。
织密社会治理体系。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科学精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严格控制增量、妥善化解存量,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房地产、涉众非法金融等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大力推进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实现乡镇“八有”和行政村“六有”目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扎实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着力化解火灾风险隐患。从严抓好食品药品监管,高标准建设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全力推进法治政府示范县创建,打造1个县级民法典主题公园,进一步完善乡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深入推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铜鼓”。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持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五型”政府建设,扎实开展抓落实活动年“三拼三促”工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一是以绝对忠诚的品格讲政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让“两个确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铭于心、印于脑、刻于骨、见于行。坚决服从县委领导,坚决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始终做到一个声音喊到底、一个目标干到底,一年给一年打基础、一年给一年增后劲。
二是以勇争一流的魄力站前列。按照“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物”,进一步增强开放创新、争先进位意识,跳起来“摘桃子”,沉下心抓落实,立说立行、敢打敢拼、提速提效,把确定的工作抓紧抓实,把承诺的事情办好办成,全力以赴推进各块工作、各项指标在省、市站前列,全力以赴打造“三地三区”,以实干实绩答好时代之卷、人民之问。
三是以视如生命的态度重法治。树牢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公正执法,让厉行法治渗透进每一项具体行政行为,成为每一名公职人员的行动自觉,着力解决事关安全稳定、制约改革发展、影响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将政务晒在阳光下,把权力锁进笼子里。
四是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除顽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久久为功树新风,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执着,积极营造政治更清明、政府更清廉、干部更清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持续压减“三公”经费,把财政资金更多用于为产业添动力、为发展谋新篇、为民生增福祉,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得群众的“好日子”。
各位代表,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笃行不怠,勇毅前行,为建设开放创新文明和谐新铜鼓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附件:《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名词注释
相关解读:【媒体解读】干货满满!速读2022年铜鼓县政府工作报告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内容名词注释
1.“六稳”“六保”(P1):“六稳”指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保”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四精”(P2):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
3.“七改三网”(P2):“七改”指改水、厕、路、房、栏、沟、塘;“三网”指电视、电话、互联网。
4.“财园通”(P3):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与银行合作,帮助试点工业园区企业申请获得1年期以内、500万元以下流动资金贷款的融资模式。
5.“科贷通”(P3):省科技厅与县科技局按照1:1的比例向合作银行存入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为单个企业提供一年期贷款,额度一般控制在200万元,申贷企业资产信誉特别优良,贷款额度可放宽到500万元。
6.“R&D”(P3):研究与开发,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7.“三改六聚焦”(P6):“三改”指改变观念、改造思维、改进作风;“六聚焦”指聚焦产业发展、改革开放、城市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民生福祉。
8.“六种经济”(P6):大健康经济、文旅+体育经济、林下经济、数字经济、飞地经济、建筑经济。
9.“三地三区”(P6):“三地”指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乡村振兴样板地、湘赣边区域旅游目的地;“三区”指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康养产业试验区。
10.“十个一”“八个有”(P10):“十个一”指一图、一网、一审、一管、一护、一文、一厕、一水、一治、一查;“八个有”指富有所产、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托、娱有所乐、食有所供、出有所行、诉有所求。
11.“五勤联动”(P12):由城管、公安、交警、交通、区域治理五方构成的常态化、长效化“信息共享、联勤联动”的工作机制。
12.“1+N”(P12):将铜发集团定位为城投公司、永惠保障公司、旅游产业开发公司等公司的母公司,明确子公司按业务版块和功能定位错位发展,形成的“1+N”国有企业架构。
13.“四尘”“三烟”“三气”(P13):“四尘”指建筑工地扬尘、道路扬尘、运输扬尘、堆场扬尘;“三烟”指餐饮油烟、烧烤油烟、垃圾焚烧浓烟;“三气”指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及燃煤锅炉烟气。
14.“六控一禁”(P13):控尘、控煤、控车、控油、控烧、控排、禁放。
15.“碳达峰碳中和”(P13):“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16.“双控”“两高”(P13):“双控”指对能源消费的总量和强度进行双控制;“两高”指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17.“GEP核算”(P14):指生态产品总值核算,是一定核算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在核算期内提供的所有生态产品的货币价值总和。
18.“双减”“五项管理”(P15):“双减”指全面压减孩子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五项管理”指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
19.“八有”“六有”(P15):“八有”指有机构、有经费、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有示范创建;“六有”指有经费、有固定人员、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有隐患台账。
20.“三拼三促”(P16):拼理念、促比学赶超,拼作风、促担当实干,拼效能、促争先创优。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