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9 20:17   责任编辑:www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1月6日在滁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许继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项任务十分繁重的严峻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克难前进、奋勇争先,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四个突破年”行动,高质量推动五大发展,较好完成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一年来,我们坚定冲三目标,争先进位再创佳绩。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实现财政收入357.1亿元,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0亿元,增长12.5%;外贸进出口38.6亿美元,增长2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9亿美元,增长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4228元、14439元,分别增长9.6%、10%。动态指标上,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三。总量指标上,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三,外贸进出口、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稳居全省前五;GDP可望跃居全省第三,实现历史性突破。
(二)一年来,我们突出抓主抓重,项目建设成果丰硕。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429个、新开工330个、新投产247个、新达产168个,居全省前列;列入省重点投资计划项目458个,居全省第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总投资30亿元的陶瓷贴片、50亿元的5G基站天线和圣泉化工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1000亿元。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35亿元的隆基乐叶二期、50亿元的亚玛顿一期、100亿元的福莱特二期、110亿元的晶科能源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50亿元的创维智能家电、140亿元的康佳智能家电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快速推进。全省贯彻落实“六稳”重大项目11月份集中开工活动在我市举行。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50亿元的利维能一期、100亿元的星恒一期、240亿元的惠科光电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北沿江高铁在滁州站并站、全椒设大墅站获国家铁路集团支持,宁淮铁路、合新铁路开工建设,滁宁城际铁路全线开工。滁天、来六、明巢、滁西环等高速加快推进,合宁高速改扩建工程竣工。G328滁州绕城段、G345凤阳段、G104明光绕城线等建成通车。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2780公里。江巷水库具备下闸蓄水条件,白塔河航道疏浚工程加快推进,襄河航道维护疏浚工程竣工。滁州机场选址报告编制完成。要素保障成效明显。获批国家专项债项目40个,额度113亿元、占全省比重超20%;争取国家拨付安徽长三角中央预算内投资5.1亿元;惠科项目获批省补助资金4.98亿元。争取各类建设用地指标6.8万亩、供应土地5.1万亩,均居全省第一。
(三)一年来,我们顶住下行压力,实体经济破难奋进。工业经济量质齐升。新增规上企业210户,总数达1726户;新增亿元以上企业30户,总数达513户。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康佳电子和全柴动力的3个项目获国家双创平台试点示范,企业数和项目数均居全省第二。全椒海螺建成全国首个智能水泥工厂。天康智能化仪器仪表项目获批省级重大工程。全省智能制造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域旅游扎实推进,全年接待游客31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0亿元,分别增长15%、16%。江淮分水岭风景道项目启动建设。金牛湖童世界加快建设,来安兴茂一期试运营,南谯荣盛龙湾湖湿地度假区部分建成开放。纳入市级调度的16个文旅项目新增投资90亿元,7个文旅项目入选首批旅游强省重点项目库。凤阳小岗、天长龙岗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电子商务加速发展,网上零售额突破105亿元,居全省第三;省网商大会在我市举办,跨境电商工作获省政府表彰。农村电商发展迅猛,获批省级农村电商示范县1个、示范镇9个、示范村21个,云伙计、网萌等一批电商企业蓬勃发展。金融业稳健运行,新增贷款365亿元,增长18.4%,增量居全省第三;完成直接融资148亿元;贷款余额突破2400亿元。嘉美股份A股上市,新增挂牌科创企业129家。广发银行滁州分行获批筹建。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施工面积等6项主要指标居全省第一方阵。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丰”。新增稻虾共作面积33万亩,总面积65万亩、居全省第二。实施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104万亩,“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952个,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新增1个国家级、3个省级龙头企业。小岗国家农业科技园加快建设,天长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南谯、琅琊成功创建国家级滁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椒大墅龙山获批创建国家产业融合示范园。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县域经济实力提升。统筹推进大江北协同发展区和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大江北沿线多点发力,大工业基地建设全面推进。获批4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民营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新增私营企业1.4万户、个体工商户3.4万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166户,居全省第四。16家企业入选全省民企百强。天长缸盖获批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3.1亿元。
(四)一年来,我们抢抓战略机遇,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扩大开放上,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示范区建设和苏滁高新区发展,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市《行动方案》,确定8个方面重点任务、120项具体工作。与南京签订“1+2”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与苏州签订《中新苏滁高新区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开展扩区前期工作。市经开区、苏滁高新区、来安经开区在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中位居前列。全市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80家,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7家,开润股份、开开视界、天康医疗在境外投资兴业。深化改革上,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全面完成,天长获批改革试点典型单位;“三变”改革试点村占全市90%;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上报待批,国有林场改革通过国家验收。综合医改深入推进,医共体中心药房、慢性病免费发药等经验获国家卫健委肯定,获批国家医保智能监控示范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测试点。“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减税降费39亿元;与长三角18个城市实现首批51个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审批服务事项“一站式”办理率92.8%、“一窗”办理率96.2%。完成市县机构改革。“企业用工周转池”创新举措获人社部、审计署表扬。创新驱动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5家,总数达420家,分别居全省第三、第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居全省第三;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3个、企业技术中心14个,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首次超全省平均水平,增速居全省第一。中国轻工产业高端服务产业园开工建设,国家电子元器件质检中心通过验收,中关村协同发展创新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业园稳健运营。新引进院士10名、国家级领军人才20名、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团队)235名。获省科学技术奖14项,创历史新高。
(五)一年来,我们注重精准发力,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精准脱贫取得新成效。完成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国家、省考核反馈问题整改,1.5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1%。定远县成功摘帽。新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6亿元,居全省第二。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生态环境有了新改善。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加快建设,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年度整改任务全部完成。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PM10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全面推行河(湖)长制,7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落实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滁河陈浅跨省断面获生态补偿金4700万元。推深做实林长制,完成造林24万亩、森林抚育62万亩;明光创成国家园林城市,来安县林桥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风险防控得到新加强。持续开展“套路贷”、非法集资等专项整治行动,成功化解陈案积案13起,居全省第二。严格政府债务预算管理和投资项目审批,政府债务率、市级投融资平台资产负债率均低于控制线。稳步推进问题楼盘处置,风险总体可控。
(六)一年来,我们坚持建管并重,城乡面貌发生明显变化。文明创建力度持续加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快滁城大改造、大整治、大提升,巩固达标项、补齐欠账项、攻坚薄弱项、提升管理项,国检省检反映良好,市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滁城功能持续完善。聚焦“四个一”工程,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65个,完成投资204亿元。紫薇北路北延工程加快推进,滁州大道滁城段竣工,明湖大道部分建成通车,新建改造城市道路32.5公里。紫薇路跨清流河桥、奥体中心加快建设,遵阳街改造有序推进,琅琊山南天门提升改造、东大街桥和文德桥加固修缮、章益和吴棠故居保护等工程完工,琅琊阁建成开放、太仆寺试运营、明湖预开园。
清流河四期部分完工,丰收渠、会峰路渠等整治工程完工,内城河闸站建成投入使用。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县城和镇村建设步伐持续加快。同步推进老城改造、新区拓展和园区提升,实施重点项目222个,完成投资120多亿元。全市完成房屋征收面积超340万平方米。2018年度66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2019年度50个省级中心村加快建设。改造农村危房3582户、改厕3.5万户,在全省率先完成42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
(七)一年来,我们聚力共建共享,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城镇新增就业8.9万人,登记失业率2.73%。全国“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以上。低保标准实现城乡统筹。发放养老服务补贴和高龄津贴8750万元、惠及17万人。累计发放各类救助金10亿元,24万困难群众受益。公共服务有效提升。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3所、新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5所。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考核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09个,覆盖率达89%。琅琊山无梁殿、池河太平桥、小岗村旧址获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图书馆新馆开馆。文化产业产值居全省第二。高教科创城文体中心投入使用,成功承办东京奥运会女子手球亚洲区资格赛和第二届全国青年手球联赛。抗旱救灾取得实效。面对重大旱灾,全市上下积极应对,科学施策,全力抗大旱、促大干、保大局,加强蓄水保水节水,人工增雨成效显著,“引江入滁”取得历史性突破,城乡居民饮水得到保障,最大限度降低了灾害损失。十件实事全面完成。滁城完成棚户区改造6500户;改造老旧小区21个;改造背街小巷59条;新建改造公厕43座;新建改造农贸市场14个;完成23个社区公共服务用房达标工程;新建公共停车场3个、临时停车场10个;建设改造公共体育公园12个、为26个安置小区增配全民健身器材;重建改造危桥4座;开工建设餐厨和厨余垃圾处理项目。社会治理不断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中央督导组反馈的23个共性、12个个性问题全面完成整改。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工作,全市信访维稳形势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创成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小岗村被命名为第二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定远二龙回族乡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狠抓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率先探索推行道路交通安全“路长制”,全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消防工作在全省考核中连续6年获优秀等次。市妇联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市残联获评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高质量完成第四次经济普查任务。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红十字会、慈善、老龄等事业进一步加强,工会、共青团、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外事、供销社、防震减灾、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全面进步。
(八)一年来,我们狠抓从严治政,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中央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落地落实。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市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6件;办理市人大议案3件、建议205件,满意率95.6%;办理市政协提案341件,满意率98.2%。一批议案、提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务实举措。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基层减负年”工作举措,市政府文件、会议和督查检查考核比上年均减少三分之一以上,政府一般性支出比上年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1.8%。不断强化廉政建设,聚焦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和招投标等重点领域,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审计监督,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营造清正廉洁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逆势上扬势头好、招大引强效果好、深化改革经验好、一体化发展开局好”,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上下抓机遇、大招商、善作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代会代表,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中央及省驻滁单位,向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滁州建设与发展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和各位客商、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还不快,与合肥、南京都市圈成员城市产业协作仍需强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实体经济尤其是部分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创新动能还不足,原创性改革还不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需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成果仍需进一步巩固,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基本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少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担当作为不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谋划“十四五”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特别重大。
今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好中央、省有关会议和市委六届九次全会部署,按照“四个走在全省前列”要求,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城镇新增就业4.2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各部门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对标长三角周边城市发展态势,对标经济总量站稳全省第三要求,做到能快则快、能超则超(县市区的增幅要在全市平均水平以上),奋力争先进位。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大融入,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排头兵。
推进规划衔接。坚持规划先行,落实好与南京签订的“1+2”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苏州签订的《中新苏滁高新区合作共建框架协议》,高起点编制《滁宁一体化国土空间战略发展规划》,推进苏滁高新区扩区规划前期工作,启动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跨界一体化示范区规划编制,深入推进各层级规划体系对接衔接。
推进交通连接。力促北沿江高铁合宁段年内开工,加快滁宁城际、宁淮、合新铁路建设。推进宁洛高速改扩建前期工作,加快滁天、来六、明巢高速建设,力争滁西环高速建成通车。推进中李大桥、南浦一级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东部干线一期、黑扎营大桥、池杉湖大桥开工,建设滁宁第二快速通道。力争滁州机场选址获批。加快建设滁州港、明光新港、全椒新港等,提升港口吞吐能力。
推进产业承接。加快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先进装备、智能家电、轨道交通、现代农业、文旅康养等产业,力争招引沪苏浙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占全市总数的50%以上。坚持大江北板块整体推进、率先突破,两个跨界一体化示范区要启动实质性建设,苏滁高新区要推进大项目招引、商业配套开发和扩区工作,原创科技城要确保一期PPP和康佳、联想等项目建成运营,汊河新城要加快推进产城一体,高教科创城要在招引高校院所上取得新突破,全椒东部新城要加快恒大文化旅游康养城项目签约落地,金牛湖新区要尽早开工建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牛湖校区、加快恒大童话小镇建设。西部大工业基地要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做好基础设施、园区建设、矿权收储、产业集聚等工作,打造新的增长极。
(二)聚焦大攻坚,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坚持把好“三关”,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严把退出关,把实现现行标准下剩余3500多名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摆在首要位置,深入实施“十大工程”,实行“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落实“定标准、定任务、定时间、定责任、定成效”工作举措,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严把监测关,建立健全防止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监测预警机制,着力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体问题。严把质量关,落实“四个不摘”,推深做实“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
确保实现污染防治阶段性目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任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打好蓝天保卫战,落实网格化管理,确保完成省下达的PM2.5年度目标任务。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开展“三大一强”专项行动,推进滁河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跨县域地表水水质补偿机制,确保7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夯实13个新增国考断面达标基础;全面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7%以上。打好净土保卫战,持续落实农药、化肥使用减量措施,确保实现“六连降”,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超80%、90%。强化固废、危废管理,提升处置能力。完成垃圾分类试点任务。建好绿色生态屏障,大力实施林业增绿增效和“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启动建设100万亩国家储备林项目,完成人工造林13.5万亩、森林抚育60万亩以上,创成国家森林城市。
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切实加强风险监测预警,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套路贷”、非法集资等,持续化解一批陈案积案。深入开展“四清四实”专项整治,着力强化政府债务管控,做好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工作。
(三)聚焦大项目,全力增后劲添动力。
高标准招项目。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坚持高位推动、高频对接、高效跟进,聚焦强链、补链、建链,强化以商招商、专业招商、网络招商,组织赴境外开展系列招商活动,全力引进一批龙头型、科技型、高成长型项目,确保亿元以上项目超400个,到位资金1000亿元以上。各县市区和省级以上园区必须在30亿、50亿乃至百亿级以上的大项目上求突破。
高质量建项目。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超400个、新竣工超300个,着力提高项目开工率、竣工率、投产率、达产率。开工建设圣泉化工、苏大天宫科技产业园等一批新项目,加快推进康佳智能家电产业园、福莱特二期等一批在建项目,确保晶科能源一期、创维智能家电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
高水平谋项目。抢抓国家战略、宏观政策等机遇,精心谋划一批重大平台、重点产业、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确保亿元以上项目储备超1000个,力争产业项目占2/3以上,力争更多项目挤进国家和省规划(计划)。
高效率帮项目。健全项目会商研判、联系帮扶、分级调度机制,认真落实“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能耗指标围着项目走、严守生态红线优化路径走”举措。市县都要建立企业服务中心,组织专门机构、专职队伍、专业力量安商扶商富商,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三比一增”专项行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四)聚焦大提升,助力实体经济顶压前行。
抓制造业提质。大力推进“五个升级”,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推进规模升级,实施龙头企业、百亿企业、千亿产业培育工程,促进小企业上规模、中企业上水平、大企业上台阶,新增规上企业超210家,其中新投产企业50家以上;新增亿元企业40家以上。推动金禾实业、立讯精密、华塑股份等企业产值突破50亿元,惠科光电、隆基乐叶、天大铜业等企业产值冲刺百亿,康佳电子在百亿元基础上再上台阶。推进产业升级,力争六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做实千亿技改、千企升级,实施强虹实业二期、凤阳硅谷智能二期等重点技改项目300个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统筹推进“1+8”战新基地建设,确保新增战新产业企业40家以上,力争产值突破1000亿元;4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确保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以上,力争再获批2个省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推进创新升级,实施200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开发200个新产品。力争获批省级重大工程或重大专项2个、企业技术中心10家、工业设计中心2家。培育省级数字化车间5个。新增国家“互联网+制造业”试点示范企业2家。推进品牌升级,巩固提升国家级消费品“三品”战略示范市建设,开展“名企、名牌、名标”争创行动,力争培育省级示范企业2家,新增安徽工业精品4个,争创中国驰名商标2个。组织一批企业参加重要展会,推荐一批产品登陆央视,提升品牌影响力。推进绿色升级,新增省级绿色工厂2家,培育省级“五个一百”节能环保企业5家以上,打造一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标杆。
抓现代服务业提效。突出“四加速一平稳”,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加速发展旅游业,力争全年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均增长20%以上。发挥琅琊山的龙头带动作用和凤阳大明旅游公司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来安兴茂、南谯黄圩湿地、全椒慢城、天长金牛湖等项目建设,新增投资超100亿元。推进江淮分水岭风景道三年建设行动,完成主线道路50%,新建一批配套设施。启动智慧文旅建设。打造产品亮点,加大营销力度,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主题,不断提升知晓度和吸引力。加速发展电子商务,支持滁州跨境电商园、京东等电商产业园做大做强。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大力推进省级示范创建和电商主体培育工程,新增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1个,省级电商示范园区2个以上、省级电商示范企业3个以上、农产品上行超千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10家以上。加速发展现代金融业,新增贷款超360亿元,实现直接融资超120亿元。争取新增A股上市企业1—2家,新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1家以上。加速发展商贸物流业,促进内贸流通和外贸发展,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100家以上、进出口实绩企业180家以上。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专业物流、电商物流和配送中心,加快苏滁物流园、中垦农产品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引导鼓励企业、街区开展夜间经营和促销活动,繁荣活跃“夜经济”。平稳发展房地产业,围绕“三稳”,不断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抓园区发展提速。市经开区要在高质量、大体量项目上再有新突破,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超50个、40个、30个,总营收冲刺2000亿元;苏滁高新区要聚焦“攻坚百个项目、提升功能配套”目标,新签约、新开工、新投产亿元以上项目分别超40个、30个、30个,总营收增长35%以上。市经开区、苏滁高新区要力争在百亿元项目上有新突破。其他开发区要进一步提升承载力、支撑力、竞争力,力争再有1—2家园区在综合考核中进入全省前列。
抓民营经济提升。贯彻落实好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28条”意见,切实解决好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让民营企业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6%以上,新增私营企业数和个体工商户数较上年有新增长。新增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超30家、50家,争创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0家、小微企业创业基地20家以上。
(五)聚焦大改革,竭力下好先手棋。
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再争先,坚持抓小岗促全市,突出抓好“一大一小一特色”,全域争创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把小岗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办出特色,把小岗打造成现代农业特色小镇。推深做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集体产权制度和“三变”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集体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占10%。小岗要不断创新、擦亮品牌,提升形象、形成示范。综合医改再升级,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推动“智医助理”全覆盖。做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安宁疗护两个全国试点。推进医保“一示范三试点”工作。加快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放管服”改革再突破,持续压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着力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在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7×24小时“随时办”服务,实现企业开办1日办结、不动产登记3个工作日内办结;创新数据资源应用,推动“网上办、智慧办”,探索“扫码办、刷脸办”,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机构改革再推进,完成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理顺琅琊山管理体制,推进街道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五大投资平台作用,吸引更多社会投资。统筹推进其他领域改革,不断增添发展新动力。
更快步伐推进创新。力争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强化主体培育,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3%;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0家以上,总数超190家。强化招才引智,继续实施人才招引“三大行动”,完善吸引人才政策,力争新签约院士工作站6家,新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30人、博士等高层次人才300人以上。高质量办好“汇智滁州·创赢未来”英才大会。强化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中国轻工产业高端服务产业园、长春光机所滁州装备研究院等创新载体,滁州高新区力争创成国家高新区。强化成果转化,深化与大学大院大所合作,推进滁州创新发展研究院建设,引进长三角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50项以上、技术转移机构或产业研究院3家以上。
(六)聚焦大提速,强力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抓好“四个提升”,促进三产融合。抓产能提升,力争全市稻虾共作面积达80万亩,新增百万头生猪产能,推进百万亩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打造200万亩优质专用粮基地,支持定远发展千万羽白鹅产业。抓特色提升,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超百个,确保总数超千个;支持南谯等地创建富硒功能农业产业园,力争面积达5万亩;发展壮大滁菊、艾草、芡实、百蕊草、葛根等道地药材产业,力争面积达20万亩;大力发展特色杂粮种植,力争面积达50万亩。加快天长芡实、全椒龙虾争创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抓加工业提升,做优做强滁州食品产业园、天长今麦郎食品小镇、来安粮食产业园等,培育10家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和1家超30亿元企业。力争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超全省平均水平。抓功能提升,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
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先行,市级要重点抓好小岗、大墅等“十大示范村镇”,每个县市区要抓好2—3个重点示范项目。高质量抓好省级中心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光纤网络向自然村延伸,实施40个乡镇和中心村天然气“镇村通”工程,完成省下达的860公里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765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所有乡镇政府驻地和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生活污水设施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分类整改改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成改厕3万户以上。
强力推进乡村治理。坚持“三治协同”,实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县乡村三级试点,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评,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七)聚焦大建设,合力打造美丽家园。
高起点规划。加强与合肥、南京都市圈的规划协同,全面开展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善和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扎实推进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编制,搭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信息平台。
高标准建设。力争全市城镇化水平提高到56.5%。滁城建设上,围绕打造合宁之间新型区域中心城市“一大目标”,加快推进对内“141”组团、对外与南京“两个同城化”,着力做好创建文明城、构建大骨架、织密民生网“三篇文章”,重点抓好一山一城一河一湖“四个一工程”,全年实施重点城建项目280个,完成投资200亿元。琅琊山要围绕创建5A级景区,推进环山、环西涧湖道路建设,加快重点景区景点改造提升,引进建设牵动性强的龙头项目,全面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滁州古城要围绕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改造东西大街、鼓楼街、忠佑巷“两街一巷”,推进北大街、金刚巷等古街古巷修缮保护,盘活提升“1912”、清流街等特色商业街;清流河要围绕沿河景观提升,加快左岸贯通,推进右岸建设;明湖要加快奥体中心、会展中心、康养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文旅休闲区建成开放。县城建设上,6个县城实施重点城建项目超300个,完成投资超200亿元,着力集聚人气、丰富内涵、彰显魅力,提升配套管理水平,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高水平管理。确保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在必得、务求必胜。持续推进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改造,力争全市房屋征收面积超360万平方米。持续开展餐饮油烟、散乱污等八大专项整治行动,强化控车、控尘等“五控”措施,改善人居环境。持续加强物业管理,力争无物业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90%以上,提升现有物业小区服务水平。
(八)聚焦大保障,倾力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教育优先。完善教育布局,新增25所公办、8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提升行动,推进智慧学校建设。全面落实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加快建设滁州中学新校区。整合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设置。支持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加快职业技术学院、城市职业学院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强化社会保障。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加强欠薪源头治理,抓好农民工工资支付。重视“一老一小”问题,改善养老服务、托幼服务,探索开展多元化智慧养老试点,加快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力度。
建设健康滁州。加强地方病、职业病防治。推进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发展社会办医,持续开展“人民满意医院”创建活动。推进省级医养结合综合示范区建设。承办好省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促进文化繁荣。抓好“四个十”项目建设,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加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举办第八届中国农民歌会。加快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确保覆盖率达95%。深入实施农家书屋、应急广播等文化惠民工程。吴棠、章益故居建成开放。力争“正月十六走太平”等获批国家级非遗项目。
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巩固拓展“深重促”和“三转”行动成果,切实化解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坚持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平安滁州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加快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坚持加大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保障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推进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办好十件实事。坚持各地每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今年在滁城继续为市民办好十件实事:改造棚户区5000户;改造老旧小区16个、实施30个以上安置小区创建达标提升项目;新建苏滁高新区苏州公园和改造提升8个道路交口景观节点工程;推进城西水库清淤扩容增蓄、新建改造供水管网;提升公交运营服务能力;新建10个社会停车场、改造优化城区交通控制系统;实施消减城市快速通道噪声扰民影响工程;建设完善1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6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0个残疾人之家、50个残疾人工作站;新增6所公办幼儿园和5个社区托育服务中心;新建改造22座公厕。
统筹其他工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双拥成果,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确保“七五”普法圆满收官。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侨联、科协等群团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事、人防、地震、气象、红十字会等工作。
编制好“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是今年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到早谋划、快启动,汇民智、聚众力,科学谋划发展蓝图,精准确定目标任务,谋深谋实战略举措,使规划成为引领滁州快发展、大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三、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政府自身建设首位,牢记初心使命,永葆斗争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推进依法治市,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等职能,动态完善市县政府权力清单,强化清单运行监管。健全决策机制,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提高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
提升改革创新能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走在前,在深化改革上闯新路,在改善民生上出实招。强化争先创优意识,敢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勇立潮头、勇争一流,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省前列”要求。健全容错纠错免责机制,做到干部为事业想、组织为干部想,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提升执行落实能力。雷厉风行抓落实,强化立说立行,全力提速提效,把确定的事情抓紧抓实,把承诺的事情办好办成。勇于担当抓落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着不让抓落实,将决策部署与督办推进同安排、同部署,一抓到底、务求必成。
提升廉洁从政能力。坚持率先垂范,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坚持动真碰硬,聚焦三大攻坚战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坚持从严从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相关规定,全面加强政府系统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树牢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同志们,滁州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新时代需要新担当,新起点呼唤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乘势而上、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滁州而努力奋斗!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