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9 20:53   责任编辑:www
——2021年1月6日在德惠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赵文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德惠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省、长春市和德惠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克服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困难、压力和挑战,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做好“六稳”工作,不遗余力落实“六保”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一)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市闻疫而动,第一时间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卫健、公安、交通、住建、发改、工信、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和各乡镇(街)、村(社区)广大干部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全员上岗、全体参战,城区教师和社会志愿者无私奉献、主动抗疫,建立“三长联动”机制,卡点筛查、社区排查、重点人员管控措施迅速落实,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格局快速形成,武汉疫情阻击战和哈尔滨、舒兰、大连等地疫情输入防御战取得完胜,实现了我市全年无疫情目标。
(二)经济发展趋稳回升。精准施策抓复产,成立工作专班,强化要素保障,规上工业企业在上半年全部实现复工复产,全年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税费8000万元,减免房租409.5万元,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10.1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000户,新增“个转企”90户。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94.3亿元,全市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980亿元。全力以赴扩投资,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对上争资,克服疫情影响,创新招商方式,全年到位内资8.2亿元,外资1460万美元;抢抓国家政策机遇,争取债券资金总计8.85亿元。扎实推进总投资8.99亿元的长春市城市LNG应急调峰储配站、总投资8.6亿元的长春新北环保电厂、总投资4.9亿元的哈电集团生物质热电联产等54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现42亿元,同比增长26%。抢抓机遇建平台,深度融入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主动承接长春市发展辐射,推动米沙子工业集中区扩区更名,创新设立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区,并上升为长春市发展战略。启动了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园区从概念性设想转变为实质性建设,高质量发展动能加快集聚。2020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6亿元,同比增长0.8%;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7亿元,同比增长7.6%;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9亿元,同比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2亿元。
(三)乡村振兴步伐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饮马河、伊通河重点段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松沐灌区节水改造(二期)工程全面启动。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新增各类农机2165台(套),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92.5%。克服三场台风叠加影响,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41亿斤。畜牧业稳健发展,全市生猪发展到135万头,肉鸡出栏8000万只,规模蛋鸡存栏500万只。我市荣获“德惠粮鸡——长春市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肉鸡产业园升级为省级产业园。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新增50个和1000户。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和省级各1户、市级3户,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3个,新认证绿色农产品5个,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实现341亿元。岔路口镇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农村环境大为改观,投入6700万元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社会化服务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了日产日清。5000户农厕改造全部完成。扎实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新建4个有机肥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4.5%。投资2.23亿元改造完成了38条近300公里农村“老旧路”,省道其太公路(太兴村——华家村)改造工程启动建设,县道刘德公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农村路网“畅返不畅”问题明显改观。投资6000万元完成村屯绿化436个,打造了“美丽乡村”建设引领村15个,绿化农村公路178.8公里,新建、改造农防林420公顷,“绿起来”的目标初步显现。
(四)城市功能稳步提升。惠新路公铁立交桥引桥主体工程建设完成,迎宾街道路及排水工程有序推进,工农路(新华街——光明街)、迎新街(德惠路——东风路)、育才街(工农路——惠工路)竣工通车;西环城路全线贯通,结束了大型货车穿越市区上下高速的历史。统筹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完成老旧散小区巷路改造29个,完成拆迁65万平方米,建设棚改安置房564套,房地产新开工75万平方米。持续开展城市乱象整治,市区主要出城口脏乱差问题彻底解决,昌盛街商户占道经营顽疾全面根治,市区校园周边占道经营全部取缔,城市面貌显著提升。
(五)脱贫攻坚成果显著。精准实施“一人一策”,推动全市98户230名未脱贫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贫困家庭控辍保学率、住房安全保障率、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饮水安全达标率均实现100%。强化产业就业带动,投入专项扶贫资金2242.06万元,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4个,设置就业岗位262个。精心组织参加消费扶贫产品展销会、第一书记直播带货等活动,扶贫产品销售总额达125.8万元。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及时消除29户、68名监测对象致贫返贫风险,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六)污染防治成效凸显。完成了燃煤小锅炉淘汰改造任务,开展了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专项治理,严厉打击秸秆露天焚烧违法行为,大力推行秸秆全量还田和保护性耕作,着力提升秸秆“五化”利用水平,空气优良率保持在83%以上。“三厂三站十六池”系列城镇污水治理设施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河湖警长制,“一江四河”及域内主要边支沟清淤见底,清退开荒地1200公顷,饮马河河道内在册耕地种植低秆作物实现了全覆盖,刘珍屯国考断面劣五类水体历史性消除。
(七)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建设幸福德惠行动年度计划全面实施,10个方面、57项具体民生任务顺利推进,十件民生实事年度建设任务全部完成。全市新增就业356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9.8亿元。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及时足额发放。医疗保障有力有效,市医院医疗综合楼建设顺利完成,省级卫生城复审顺利通过。精心组织网络授课,有序推进复学复课,高考期间防疫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龙凤学校一期建成使用,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任务全部完成。第六小学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有效应对罕见的连续三场台风侵袭和雨雪冰冻天气,迅速高效封堵饮马河达家沟镇五家子段国堤决口,安全有序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扎实推进生产生活救助,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力保障。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突出食品药品安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创新实施乡村消防供水改革的经验在省内推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七五”普法工作圆满收官。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登记工作全面完成。深入开展双拥共建。集中开展信访维稳百日攻坚,实现了重要会事期间“五个不发生”目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全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在服务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供销、气象、人防、外事、民族宗教、人民武装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全市上下以决战决胜的姿态,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圆满完成了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目标任务,标志着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了产业升级、效益提升、竞争力增强。德惠经济开发区扩容提质、朱城子小食品生产小镇成功获批、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区创新设立,项目承载力和产业集聚力显著提升。回头客食品、丰驰木业、蓝天密封、坤森天然气、才府玻璃容器、汉华汽车模具等一大批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长春新北环保电厂、长春市城市LNG应急调峰储配站、哈电生物质热电联产等项目先后落地建设。欧亚超市成功引进,新东方商业综合体顺利运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新校区建成使用。市场主体发展到7.2万户,新注册成立企业5632户,累计完成投资358.8亿元,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五年来,我们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建成高标准农田53.47万亩,投资5.65亿元实施了五大围堤除险加固、饮马河防洪工程(一期)等水利工程11个,扎实推进松花江流域水田生产现代化实验区核心区建设,粮食总产量稳定在40亿斤阶段性水平。农业产业化位居全省前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0户,其中,国家级10户,省级24户。“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129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吉林省著名商标18个。成功入选吉林省乡村振兴新动能培育试验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荣获“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获评“国家全程农机化示范县(市)”。
——五年来,我们以建设新兴中等城市为目标,统筹城乡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宜居宜业环境明显改善。修建城市道路14条,总面积15.2万平方米。东风路、西环城路、工农路全线贯通;惠新路公铁立交桥开工建设,外环闭合、中轴线贯通的大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引松供水工程德九支线管线、市区备用水源地改造、“雪亮工程”、智慧交通综合指挥中心、“五大公园”基础设施等工程如期开工建设。铺设供水管道227.2公里,改造老旧散小区供水管道41.5公里。铺设天然气管线189.6公里,城区燃气用户达到4万户,气化率40%。集中供热面积992.8万平方米,供热总能力882兆瓦。30个房地产项目完成楼房开发400万平方米。改造提升农村老旧公路796.8公里,农村公路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100%、通屯率达到90%以上,城乡面貌得到大幅提升。
——五年来,我们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实施民生行动计划,办好民生实事,百姓幸福指数显著提高。现行标准下的3594户、7624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累计开发城镇就业岗位3.82万个,城镇新增就业3.07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2万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115.2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41.5亿元。城镇、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0000元和16477元,均为“十二五”期末的1.3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6.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8.2万人。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每人每年6240元和4140元。全面落实残疾人帮扶政策,发放残疾人护理、生活补贴4671.9万元。“暖房子”工程完成285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67.77万平方米,建设、购买安置房6906套,农村危房改造2149户。教育普惠性明显增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建立医联体304个,千人病床数达到4张。文体基础设施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建设文化和健身广场329个,全部免费开放。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向好,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五年来,我们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根本,坚守政治底线,坚持依法履职,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施政能力,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不断提高。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认真接受中央、省委和长春市委巡视巡察,大力整改存在问题。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持续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一以贯之纠正“四风”,干部作风切实转变,战斗力显著增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压缩审批时限,提高行政效率,“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达到1117项,占总量98%以上。财政一般性支出年均压减5%,“三公”经费比“十二五”期末下降17.5%。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124件,政协委员提案382件,答复率、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100%。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同舟共济、同心协力、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市与全国同步实现了全面小康。这是党中央和省市及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市人民,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向全市各级干部、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工作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一是思想解放还不够到位,开拓创新意识、市场竞争意识、争先进位意识仍需增强;二是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增速不快等问题依然存在,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还不牢固;三是经济下行压力、财政增收压力、民生支出压力并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与群众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四是城市管理、污染防治、政务服务还存在短板弱项,社会治理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将直面矛盾、正视问题、努力改进,决不辜负人民的期待。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起跑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动德惠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期。我们要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既要抢抓战略机遇,又要强化风险防范,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四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化落实全省“三个五”发展战略,深度融入“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和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着力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努力建设全国知名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引领区、全省循环经济发展先导区,全力打造哈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在确保扛稳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责任中体现新担当,在格局构建、动能转接、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实现新突破,在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是: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对标2025年阶段性目标,全力以赴推进“一城三区”建设,确保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取得关键性进展,在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上实现根本性提高,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迈上新台阶,把德惠建设成为长春市市域副中心。
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循环经济、清洁能源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保持在7%左右,财政收入增速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城乡建设实现新提升。空间结构得到优化,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长春市市域副中心带动作用初步显现,中心城区承载功能持续增强,乡镇镇区功能持续完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成为哈长城市群中一颗璀璨新星。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放管服”、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区域开放互动机制有效构建,区域合作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开放平台建设扎实推进。
生态文明开创新局面。绿色生态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节能减排取得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得到有效整治,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85%以上,饮水达标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现;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平安德惠、法治德惠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做好“十四五”时期工作,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突出项目引领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以赴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聚焦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破解民生难点、畅通民生堵点、消除民生痛点,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效率优先,树立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紧迫意识,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咬定目标不放松,全力推进“十四五”期间各项工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三、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我们必须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鼓足干劲、锐意进取,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奋力谱写德惠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篇章。
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地方级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坚决筑牢疫情输入防线。
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疫情防控要求,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压紧压实联防联控责任,强化流调、排查、管控、核酸检测等各环节工作,精准开展社区(村屯)排查和流调溯源,分类实施境外人员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德人员隔离管控;加强医院、学校、养老机构、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防控工作,确保扫码测温、消杀通风等防控措施落实落细;按照“人物同防”原则,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监管,做到应检尽检,坚决守护好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二)千方百计发展实体经济,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产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抓招商、上项目、稳增长,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以赴稳增长。认真落实“六保”“六稳”要求,巩固经济持续向好势头。深化“万人助万企”行动,分类分企精准施策,对成长性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对困难企业加大帮扶力度,对“僵尸企业”推动嫁接重组。全面落实助企纾困政策,严格执行缓、免、降、补等减税降费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毫不动摇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强化创新创业人员指导服务,力争市场主体总量达到75000户以上。二是全力以赴抓招商。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打好“冬春季会战”,千方百计引进产业项目、扩大有效投资。立足我市食品加工和农产品加工产业优势,紧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开展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关联度高、发展后劲足、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围绕加快推进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区建设,开展专项招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打造城市矿产开发、环保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聚焦泉德纸业、大合生物、德惠大曲酒厂、德大油脂厂等停产企业,开展定向招商嫁接重组,重启生产、重振雄风。力争全年引进内资9亿元以上,引进外资1600万美元以上。三是全力以赴上项目。进一步完善“专班抓项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项目服务中心作用,提供全流程、全方位服务,确保项目谋划、精准招商、高效建设、投产达效环环相扣、无缝衔接。全力推进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长春新北环保电厂(一期)如期建成投产;着力推进德翔牧业肉鸡全产业链、长春市城市LNG应急调峰储配站、哈电集团德惠经济开发区生物质热电联产等续建项目,确保年内竣工;加快推进总投资9亿元的长春新北环保电厂(二期)、总投资4.7亿元的哈电集团朱城子生物质热电联产、总投资3.6亿元的恒建能源餐厨垃圾处理、总投资3亿元的好兄弟EPS阻燃聚苯板等签约项目落地,争取“五·一”前开工建设;力争长春市二热电异地新建项目、长春市供销大厦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年内落位。全年必保实施100个以上超500万元项目,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围绕“两新一重”和“761工程”,滚动谋划超亿元项目60个以上,最大限度争取政府专项债券、特殊转移支付,尽可能多争取中央和省市资金支持。
(三)坚定不移推动乡村振兴,切实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推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建立完善现代农业“三大体系”,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排头兵。一是持续巩固农业生产基础。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正常年景粮食产量40亿斤阶段性水平。高标准打造松花江流域水稻生产示范区,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13.5万亩。推广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130万亩。加快推进水毁工程修复,高质量完成饮马河、伊通河、雾开河重点段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松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新增各类农业机械2000台(套)以上,力争综合农机化水平达到94%。二是扎实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持德大、德翔、佳龙等国家级龙头企业溯源体系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国家级肉鸡产业园区和长春市级生猪产业园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扩大无抗养殖基地建设,支持鼓励规模养殖扩产扩能,畜牧业产值突破77亿元。三是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完成“德惠小町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提升美誉度和竞争力。全力支持岔路口镇农业产业强镇系列项目建设,做大做强稻米精加工产业。抓实“菜篮子”工程,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园艺特产业产值实现27.5亿元。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行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800个。
(四)持之以恒加强污染防治,着力打造生态文明优势。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努力构建生态宜居德惠。一是持续实施蓝天工程。进一步压实秸秆禁烧监管责任,全面推行“5+1”秸秆处置模式,稳步推进域内秸秆全量化处置,“五化”利用率达到76%以上。积极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汽车尾气、道路扬尘等专项治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二是深入实施碧水工程。夯实巡河治河责任,强化河道日常保洁。完成东风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生态提升和三道沟饮马河支流沟渠治理工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日常运管机制,强化“四不两直”式监管,巩固域内国考断面消除劣五类水体工作成效。三是扎实推进净土工程。加强黑土地保护,持续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使用,加强农膜污染治理,保障土壤环境安全。购置畜禽粪污清运设备,提高畜禽粪污清运能力,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收储运体系。四是强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农村非贫困人口全覆盖。加大农厕改造力度,力争完成2万户。改造农村老旧公路230公里,确保省道其太公路(太兴村——华家村)如期竣工通车,启动德前公路(太兴村——新建村农安界)提标改造工程。持续推进村屯绿化美化,绿化美化村屯100个,造林1500亩。扎实推进“美丽庭院、干净人家”扩面提标,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美丽家园。
(五)全力以赴推进城市建设,持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
以打造哈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为目标,以深化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稳步提升宜居宜业承载功能。一是精准规划城市。编制县乡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和村庄规划,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加强与相关规划对接,优化空间布局,以高标准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二是精心建设城市。调控开发节奏,开发楼房30万平方米,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建棚改安置房524套,对3个老旧散小区外部基础设施和内部楼体进行改造。扎实推进环城公路(东风路——德靠路)、惠新路(德通街——102国道)建设,力争惠新路公铁立交桥年内竣工通车;有序推进德惠路、育才街等老街路改造工程,高标准完成昌盛街提标改造。扎实推进湿地公园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三是精细管理城市。完成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复垦项目,力保完成60万平方米征拆任务,保证项目建设用地供应。树立“绣花式”精细管理城市理念,完善智慧交通综合指挥中心功能,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智慧化水平。建设供热服务监管平台,提升城区供热质量。强化城市保洁,逐步提高街路机械化清扫率。完善公共绿地补植,加大文体设施投放,改善市民休闲健身环境。坚持源头治理,集中整治私搭乱建、占道经营、噪音扰民、小广告等不文明行为,实现城市管理常态化、精细化。
(六)尽心竭力提升治理能力,努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创新治理方式,强化协同治理,全力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公共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强化协同高效,完善“雪亮工程+”项目功能应用,实现政务数据信息集成共享,努力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扩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范围,建设“智慧监管”平台,构建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监管体系。二是着力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总结疫情防控、抗洪救灾实战经验,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做好应急物资、设备储备和保障工作,强化应急演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压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强化交通安全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建设,严厉打击暴力犯罪、黄赌毒、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彻底根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三是着力提升矛盾化解能力。完善多元化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充分利用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手段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及时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提高信访案件的受理率、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四是着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细化“三长联动”工作网络。加强社区服务群众便民大厅建设,彻底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完善“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制度,加强协调联动机制建设,主动为百姓排忧解难。
(七)全心全意保障改善民生,奋力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务实办好利民惠民实事。一是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贯彻“四个不摘”要求,全面落实“一增一降一保障”帮扶政策。持续抓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及时消除致贫返贫风险。积极探索建立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向农业农村倾斜的新途径,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二是稳定居民就业。全面落实援企稳岗措施,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突出抓好贫困劳动力、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开发城镇就业岗位4000个,城镇新增就业2600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落实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切实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000人,创业培训600人。三是强化社会保障。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征缴,提高保障惠及率。完善社会救助申请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扩大社会综合救助试点范围,下放审批权限,提高救助的时效性。动态调整城乡贫困人员的救助标准,做好孤残人员、低保五保等弱势群体的关爱保障工作。构建“平战结合、科学有效、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和重大疫情防控体系,落实健康德惠行动任务,提升医疗服务和疾病预防能力。深化考试招生、中高考制度改革,整治教育“三乱”,推进教育集优化发展。完善文体设施,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提高群众健康素质。
各位代表,2021年市政府聚焦民生堵点、难点,顺应百姓的所想、所盼,克服外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财政刚性支出压力持续加大等困难,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确定实施十件惠民实事。
1.投资1.37亿元,建设环城公路(东风路——德靠路)、惠新路(德通街——102国道),真正实现城区路网外环闭合、中轴线贯通。
2.投资1.45亿元,完成省道其太公路(太兴村——华家村)改造提升工程,有效解决农村主干公路破损严重现状。
3.投资1.76亿元,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13.5万亩,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4.投资1.72亿元,完成饮马河、伊通河、雾开河重点段治理、松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5.投资3.8亿元,完成16个乡镇、113个行政村、523个自然屯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工程,基本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覆盖。
6.投资2.17亿元,新建棚改安置房524套,对3个老旧散小区外部基础设施和内部楼体进行改造,提升完善小区功能。
7.投资1.05亿元,建设完善“雪亮工程+”(一期)工程,完成327个综治中心建设,实现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信息集成应用,夯实数字城市建设基础。
8.投资1.2亿元,完成东风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生态提升和三道沟饮马河支流沟渠治理工程,巩固饮马河刘珍屯国考断面消除劣五类水体治理成效。
9.投资3000万元,完成昌盛街提标改造工程,打造高标准的商业步行街,彻底解决昌盛街经营秩序混乱状况。
10.投资750万元,实施村屯绿化工程,绿化美化村屯100个,造林1500亩,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各位代表,软骨症跑不出“加速度”,不加油轰不出“推背感”。立足新阶段,实现新突破,必须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加倍的努力工作,推动政府工作再上新台阶。
持续强化政治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的决策部署在德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持续强化法治建设。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严格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健全依法履职制度,细化权力清单,主动政务公开,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建议,确保政府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持续强化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肃制度执行和工作纪律,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突出重点工程项目、重大资产管理、重大政策落实全过程监督检查,严查严惩违法违纪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持续强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牢抢前抓早、即事即办、事不过夜的工作理念,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各项工作,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和发展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要有新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实现德惠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