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1 20:02   责任编辑:www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和六届政府工作回顾
2021年极不平凡,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市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克难奋进、砥砺前行,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奋力稳住发展预期。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同)增长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60.5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亿元,增长10%;引进内资61.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0.8亿元,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4元,增长7%。
(二)聚力扩大有效投资。落实“项目为王”理念,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62个,开复工率103%。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68次,新增在谈项目102个,新签约圣泉凤凰城等亿元以上项目12个。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债券资金3.7亿元。编制《全域高质量发展谋划项目报告》,谋划包装支撑凤城高质量发展的融资项目30个,年内已实施1个,实现融资1.2亿元。经济开发区获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汽车零部件),新入驻千万元以上企业10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5亿元。
(三)倾力激发发展活力。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四大行动”,创新设立“一件事一次办”“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3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政务服务事项实际网办率达99%。清理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1.25亿元,累计达8.45亿元,减免企业各项税费5634万元。完成5户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组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集团和国有控股公司。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各类市场主体5566户,完成“个转企”232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通过农业部全国抽检。
(四)全力优化产业体系。新建高标准农田6.27万亩,按期完成“大棚房”、违建别墅阶段性整治任务。特色农业产值达17亿元。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瞪羚”企业4家、专家工作站1家。完成“小升规”15户、“规升巨”4户。坚决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实施“老原新”项目53个,总投资93.3亿元。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刘家河温泉水镇、赛马天锅古洞等项目进展顺利。电商网络交易额35亿元,成功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五)大力统筹城乡发展。新改建和大中修城乡公路183公里,新建桥梁40座。东环路建成通车。投资750万元,实施阳光新城小区改造。投资4088万元,改造老旧小区12个,涉及65栋楼、2970户。实施重点农田水利工程75项,获评省农建“大禹杯”竞赛先进单位。整改农村问题厕所6771个。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有序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建设。统筹推进“能耗双控”,单位GDP能耗下降2.4%。爱河草河两处国家考核断面数据稳定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1.1%。恢复治理矿山1292.8亩,爱赛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工程进展顺利。
(六)有力改善民生福祉。民生领域支出31亿元,农村住房改造“温暖工程”等重大惠民实事顺利完成,总投资4.18亿元的城东供热项目投入使用,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发放各类就业补贴2643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4%。严格落实“双减”政策,顺利完成新高考首考工作,7人考入清华、北大。成立120急救指挥中心,中心医院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建成投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疫苗接种近80万剂次,核酸日检测能力达7万人次。全面发动、全员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补修市区道路21条、1.4万平方米,清理拆除违建、占道经营摊位等近5000处(个),新增施划停车位4500余个,市容市貌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化解信访积案217件,化解率91.7%。统筹抓好安全生产、防火、防汛、灾后重建、燃气安全、命案防控等工作,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七)着力抓好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203件建议提案全部按期办复。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三公”经费5%。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责任制有效落实,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巩固发展。大力弘扬“干”字精神,政府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2021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六届政府工作画上了圆满句号。这四年,六届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经过不懈奋斗,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凤城站上新的发展起点!
发展态势更加向好。坚决挤压水分,做实经济数据,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2.4%、1.1%、12.2%。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5.8亿元,年均增长1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4%。引进内资年均增长11.7%。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75万美元。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6%。
产业结构更加协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6:32.0:49.4,二产占比提高2.8个百分点。特色农业面积发展到13.2万亩,获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单位。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超过千家。规上工业企业总数近百家,总产值近130亿元。经济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国家AAA级以上景区达10个,位列丹东地区首位,其中,AAAA级景区3个,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
增长动能更加强劲。行政事业单位、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顺利完成,获评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全面实现,取消、下放、承接行政审批职权800项。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实施,对无缴纳社保能力的国有、集体企业及事业单位统筹保费实行财政兜底,凤凰山旅游集团挂牌成立、运行良好。突出创新引领作用,省级产业创新战略联盟、院士专家工作站、省级专业技术中心总数达16家。
城乡品质更加优越。投资7.7亿元,全面升级改造城区供暖、供气、供排水、道路、环卫、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新改建和大中修城乡公路1018.6公里。凤凰桥重建工程竣工通车。改造老旧小区33个、73.6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6%。完成绿化造林7.7万亩,获评省级森林城市。大梨树村获评省内首个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节约集约用地工作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连续三届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坚持每年为群众办好一批惠民实事,民生支出占比始终保持在85%以上。1309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16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1+N”产业扶贫经验成为全省典型。城乡低保、五保实现12连涨。养老金实现17连涨。新中医院、新二中投入使用,东方红小学城东校区及第二公办幼儿园项目开工建设。妥善处置唯一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始终保持疫情防控平稳态势。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实现新提升,获评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六届政府期间,我市还荣获了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全国生态魅力名县,以及省乡村旅游贡献奖、省家庭农场示范县、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省体育工作先进县、省首批知识产权强县等荣誉称号,凤城的竞争力、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凤城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凤部队、武警官兵,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凤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成绩值得肯定,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经济总量偏小,有效投资和重大项目支撑不足,资源禀赋没有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产业结构不优,“老字号”“原字号”转型升级速度还不够快,“新字号”尚未成势。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历史包袱沉重,“三保”等刚性支出压力持续加大,政府债务风险不容忽视。四是民生领域存在短板,优质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还不能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五是少数公职人员专业素养、法治意识、服务能力、担当精神仍有待提升。对此,我们一定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今后五年,是凤城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发展的黄金期、窗口期、机遇期。从国家层面看,“双循环”、《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新基建等政策利好加速释放,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次转移,我市可抢抓机遇、借势发展;从省市层面看,辽宁“一圈一带两区”战略布局全面提速,《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出台实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扎实推进,丹东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加快建设,“黄海翼”建设全线发力,我市作为辽东绿色经济区9个县市之一和丹东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将拥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从我市自身看,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产业层次偏低、企业规模较小,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资源、环境等要素更加趋紧,地区之间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经过历届政府的接续奋斗,我市在市场主体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开发区发展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形成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强大的载体平台,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债务,但却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和竞争的新优势,只要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把握机遇、精准施策,就一定能有序化解存量债务和历史遗留问题,就一定能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就一定能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未来五年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丹东市和凤城市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大力弘扬“干”字精神,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全力建设“活力、美丽、幸福新凤城”。
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丹东市平均水平,综合实力在全省位次前移。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更加充分。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迈向更高水平。城乡面貌焕发新颜值。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东新区经济圈、生活圈基本建成。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绿水青山增添新亮色。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辽东绿色经济区、东北东部绿色发展示范县建设全面推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民生事业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共同富裕基础更加坚实。
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要聚焦关键任务,抓实关键环节,重点做到8个“坚持”。
(一)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加速积蓄发展新动能。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打造诚信政府,强化政策落地兑现,降低企业成本。扎实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政、银、企”三方联动,全面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融合发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大国有资产整合力度,再组建2-3家市属国有龙头企业,提升市场化运作能力和经营效益,实现被动财政向主动财政转变,到2026年,市属国有企业资产规模突破30亿元。聚焦土地、金融、政策、人才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统筹抓好财税、教育、医疗、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改革。
(二)坚持对内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发展新格局。常态化实施“项目年”活动,加速推进圣泉凤凰城、东软凤凰医养产业园、庙沟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每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超60个,力争工业项目占比超40%。坚持以资源要素换项目,精准招商引资,形成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建设一批的梯次布局。建立工作专班和奖惩机制,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加速融入“双循环”,全力帮助增压器等优势产业稳订单、拓市场,积极参与“一圈一带两区”建设,加强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各市、县深度合作。推进凤凰山景区创建国家AAAAA级景区,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0%,力争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
(三)坚持推动转型升级,释放产业发展新潜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聚焦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老字号”产业,加快“上云用数赋智”,促进企业向智能、绿色、高端方向转型,强化凤城增压器公共研发检测平台建设,努力打造装备制造业“百亿集群”。聚焦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等“原字号”产业,实施一批“建链、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把更多附加值留在凤城。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饮料饮品等“新字号”产业,全力打造一批领军企业和标志产品,形成新的产业梯队。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梯次培养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落实“鸭绿江英才计划”,吸引各类人才来凤返凤创业就业。高标准编制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突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力争经济开发区经济总量突破10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占全市70%以上。
(四)坚持实施乡村振兴,迈出农村发展新步伐。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严厉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新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两品一标”认证,持续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力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突破20家。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确保脱贫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持续抓好厕所改造、垃圾分类、污水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重点工作,不断完善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力争美丽示范村突破30家。
(五)坚持生态优先战略,厚植绿色发展新优势。按时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90%以上,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完成城市污水提质增效项目建设,完善乡镇(街道)、村污水处理设施,重点河流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强化重金属、畜禽养殖、农药、化肥、农膜等污染防治,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初步建成无废城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完成爱赛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工程,森林覆盖率保持74.5%以上。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工业、农业、服务业全面绿色转型;推进清洁生产,开工建设一批风电、水电、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推进“碳汇”交易,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六)坚持提升城市品质,树立城市发展新形象。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坚持“留、改、拆”并举,保持城市记忆。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拓展优化城市空间格局,谋划建设城市公园,新建一批口袋公园、休闲健身场所。适当增加公共停车场使用面积,盘活地下停车场现有存量。加速城市东扩步伐,实现城市提质扩容。谋划建设城市西环路、岫凤宽南北线2条高速以及丹阜高速鸡冠山、边门2个高速口,加快推进北山等城区公铁平交道口平改立工作,规划建设凤城市通用机场。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开展交通秩序、广告牌匾、占道经营、违章建筑等专项治理,力争创建成功。
(七)坚持聚焦百姓福祉,跑出民生发展新速度。坚持就业优先,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3%以内。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各类民政对象补助标准,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深入落实“双减”政策,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确保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市)通过验收,完成凤城二中、通远堡高中省示范高中创建。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重大疫情医疗救助体系。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推动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大力发展医养康养产业。完成市殡仪馆迁建。全面发展文体事业,新建50座城市共享书屋,推动市体育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坚决保障人民安宁、凤城平安。
(八)坚持打造有为政府,构建服务发展新机制。始终把民之所望作为施政方向,不遗余力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强化企业需求导向,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加大清欠力度,落实惠企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心无旁骛谋发展。健全行政管理扁平化体系,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坚持“新官理旧账”,大力解决历史欠账和遗留问题。通过持续奋斗,全力打造让上级放心,让群众暖心,让企业安心,让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专心,让所有人对凤城发展有信心的人民满意政府。
三、2022年工作安排
五年看头年、开局最关键。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起步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新一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引进内资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8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
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纵深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四大行动”。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实现更多事项“全市通办”“一网通办”“一次办好”。推广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模式,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再压减20%以上。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建设和运用,重拳打击企业违法失信行为。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用足用活金融扶持政策,切实降低企业发展成本。
强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大力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倾斜支持实体经济、中小微企业发展,落实绿色金融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扎实做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基层治理等民生领域,创新推出一批叫得响、群众认可的改革事项。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整。完成5户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加快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集团组建,选优配强人员力量,整合优化国有资产,尽快实现经营收益。推进实施高质量融资项目3个,力争实现融资3亿元。强化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聚焦产业转型升级,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
推动工业提质升级。加大“小升规”“规升巨”培育力度,确保规上企业突破百家。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巩固“老字号”优势。围绕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锅炉、机床、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加速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开工建设神龙增压器智能工厂二期、华骏机床扩建、通达轴业异地扩建等项目。提升“原字号”价值。坚持以资源换产业,充分发挥首钢、辽丰禽业等“原字号”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拉长矿产品、农产品产业链条,加快推进首钢硼铁智慧矿山、辽丰肉鸡全产业链等续建项目,力促创大红柱石、蓝洋节能环保建材、凤化硼氨联产等项目开工建设。壮大“新字号”规模。聚焦数字经济、新材料、饮料饮品等产业,加快推进凤凰云端智慧小镇项目,推动恒通石墨烯研发应用、绮合食品饮料生产、凤城老窖异地新建项目竣工达产,力促宝鑫炭素石墨电极扩建、全产业链红牛功能饮料生产基地、微电子焊接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加快推进庙沟抽水蓄能电站、刘家河张家堡水利发电、卓越新能源风电、爱赛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等项目,提前谋划布局新能源产业。
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完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鼓励支持各景区、景点推出系列优惠活动,助推旅游产业加快复苏。举办凤凰山赏雪登高、大梨树冰雪民俗节、大洋河冬捕等活动,鼓励支持瑞沃尔公司抢抓冬奥会机遇,扩大高端滑雪服生产规模,构建以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装备为重点的产业链。依托抗联记忆展馆、毛丰美纪念馆、新开岭战役纪念碑等,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开工建设东软凤凰医养产业园、圣泉凤凰城、山东沟温泉养老康复中心项目,擦亮康养旅游品牌。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凤凰山北入口管理服务区、高铁东站广场改扩建、高速口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建设。
推动消费扩面升级。加强中心商贸集聚区建设,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商贸个体3户。抢抓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获批机遇,加快推进电商物流园、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开工建设颐辉农业农产品包装、仓储、冷链物流项目,力争电商网络交易额增长5%以上。完善城乡商贸服务业基础设施,重点推进翰墨市场、东街市场、农村综合大市场及专业市场建设。
(三)聚焦项目平台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
全方位推进项目建设。深入实施“项目年”活动,推动力量向项目集中、政策向项目倾斜、要素向项目集结,充分发挥各项目谋划专班作用,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61个,21个乡镇(街道)实现5000万元以上项目全覆盖。全市上下要从市政府班子成员做起,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铆足干劲、鼓足拼劲、保持韧劲,坚决实现项目建设新突破。
全链条开展招商引资。完善产业链招商手册,紧盯重点地区、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全员招商、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云招商”,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谋划包装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深入研究《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支持方向,加大向上对接争取力度,力争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债券资金5亿元以上。支持企业技改扩产、就地扩建,实施2000万元以上技改扩能项目22个。
全要素强化园区建设。纵深推进“小管委会+强开发公司”改革,加强国有控股公司建设,逐步实现集团化、专业化平台运作。深化人事和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加快推进标准厂房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常态化实施“两解一代”工作制度,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园区”。成立园区招商公司,充分发挥园区招商作用,全力推动项目向园区集聚,培育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整理土地1000亩,新入驻企业10户,固定资产投资实现8.5亿元,力争园区在省内考核争先进位,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全领域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丹东互市贸易创新发展区建设,筹建我市互市贸易进口商品深加工产业基地;全面落实外贸扶持政策,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5家。依托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优势,鼓励太平洋神龙增压器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海外仓和精品体验馆。精心组织企业参加进博会等国家级展会,拓展国际市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稻香千里等重点外资项目,力争实际利用外资有较大幅度增长。
(四)聚焦创新驱动引领,强化高质量发展引擎。
突出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持续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上水平。鼓励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雏鹰”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个,技术合同交易额完成7000万元,增长7.7%。
引育创新人才。组织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对我市主导产业进行前瞻性研究,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加强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新引进高层次、高素质人才10人以上。鼓励引导职教中心根据本土企业需求,强化技能型人才定向培育。积极探索“项目+团队”的引才方式,让更多人才、技术和项目在凤城落地生根,促进更多人才回乡、项目回归、资源回流。
建设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总投资3.5亿元的高校院所生物技术转化中心及生物工程产业园、总投资1.43亿元的经济开发区研发技术转化中心项目,力争年内开工建设。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壮大华亿、瑞沃尔2家众创空间,再培育省级众创空间1家、星创天地1家。鼓励支持龙头企业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新备案市级产学研联盟8个,力争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
(五)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提高农业发展质效。坚决维护粮食安全,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常态化推进“大棚房”、违建别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管控整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支持丹玉、良玉、丹东农科院参加国家种质库建设,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突出“质量”“品牌”两个关键,做精做强小浆果、中药材、食用菌、柞蚕等特色产业。加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主营业务收入增长5%以上。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家、家庭农场30家。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重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80项,再夺省农建“大禹杯”。加强村庄建设,维修改善农村危房120户。加快推进中燃“气化乡村”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金牌农家乐和精品民宿。新改建和大中修农村公路141公里、桥梁38座,扎实做好11座水毁桥梁和水毁道路重建工作。大力整治河湖“四乱”问题,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砂石行为。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成美丽示范村11个。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四个不摘”,保持现有政策、资金和帮扶力量总体稳定。严格落实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推动“精准防贫保”提标扩面、应保尽保。健全防止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实现易致贫返贫户动态清零。用足用活乡村振兴专项资金,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六)聚焦提升城市能级,彰显高质量发展成效。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投资850万元,打通翰墨市场等6条断头路。鼓励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推动山水雅园二期、壬鼎名居等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有效利用城市零星、低效土地,新建改建一批公共活动空间。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建5G基站70个。实施亮化工程,维修安装路灯1100盏。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与华为公司洽谈合作,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常态化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整治户外广告、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问题,打造创城“升级版”。完成公铁客运站项目建设。大力开展乱停车专项整治,实行交警网格化管理,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舒心。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加强垃圾收储运体系建设,实现垃圾日产日清、有效利用。
擦亮城市生态底色。扎实推进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全力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确保按期销号。统筹推进“能耗双控”,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完成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验收,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90%以上。加快推进爱赛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工程,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煤炭资源行为。完成草河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新建绿色矿山2座,实施封山育林0.2万亩。积极探索“碳汇”交易,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七)聚焦补齐民生短板,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办好十件惠民实事。一是对6个老旧小区77栋楼实施维修改造;二是实施污水提质增效项目;三是实施城东路网一期工程;四是完成丹霍线南河川桥改扩建工程;五是实施翰墨市场异地新建项目;六是完成中星市场升级改造;七是实施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项目;八是完成三号明渠二期工程;九是实施大梨树村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十是完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3%以内。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扎实做好各类困难群体补助提标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全面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合法权益。落实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巩固“双拥”创建成果,提高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扎实做好“双减”工作,切实减轻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加快推进东方红小学城东校区及第二公办幼儿园项目,力争9月前建成投用。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狠抓常态化监测预警,强化重点地区和境外来(返)凤人员排查管控,提升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持续巩固疫情防控平稳态势。认真做好“两癌”检查、适龄儿童口腔窝沟封闭等惠民工程。广泛开展文化惠民、全民健身活动。
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体系建设,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扫黑除恶”机制化常态化,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多维度压减命案发生。严格落实市委信访工作“十二条”,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推动信访问题减存控增。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金融等活动,强化政府债务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统筹抓好防火、防汛、动物防疫等工作。
(八)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旗帜鲜明讲政治,建设忠诚政府。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以民为本讲情怀,建设服务政府。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带着感情去工作,带着情怀去服务。强化公仆意识,既立足当前,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坚持把企业和群众的“关键小事”作为政府的头等大事,以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检验政府工作成效。
依法行政讲规矩,建设法治政府。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大力提升基层干部依法履职能力。坚持言出必行、有诺必践,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群众和市场主体的信任支持。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做好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狠抓落实讲担当,建设效率政府。大力弘扬“干”字精神、斗争精神,不为不行找理由、只为能行找方法。强化专业素养提升,说内行话、干专业事。深入推进行政管理扁平化体系建设,坚决破除“科长现象”等中梗阻问题。增强效率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干出凤城加速度,跑出发展高质量。
正风肃纪讲纪律,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持过“紧日子”,继续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强化审计监督。严查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同志们,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凤城新篇章,为实现凤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不懈奋斗!
名词解释
1.优化营商环境“四大行动”:“应该办”专项行动、“服务效能提升” 专项行动、“降低企业成本” 专项行动和“法治环境优化” 专项行动。
2.“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为办事群众专门设立的特殊服务窗口,主要是解决因政策、历史遗留等方面问题造成正常窗口无法办理的“疑难杂症”。
3.大棚房:借建农业大棚之名,占用耕地甚至永久基本农田,违法违规建设“私家庄园”等非农设施。
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并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
5.“瞪羚”企业:注册时间 20年内,表现出成长速度快、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等特征,营收或人员增长率及科技活动投入强度达标的企业。
6.“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个转企”指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小升规”指小微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规升巨”指规模以上企业升级为“小巨人”企业。
7.三篇大文章: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
8.老原新:“老字号”主要包括装备制造等产业;“原字号”主要包括石化、矿产品、农产品、建材等原材料及深加工产业;“新字号”主要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和未来产业。
9.能耗双控: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10.温暖工程:对部分达不到国家C级维修标准、但居住条件较差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屋,由市财政投入资金进行维修改造,让贫困户住得安心、住得放心、住得温暖。
11.双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12.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13.三集中、三到位:部门许可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审批科室向政务大厅集中,审批事项向网上办理集中,做到事项进驻大厅到位,审批授权窗口到位,电子监察到位。
14.“1+N”产业扶贫:“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特色农业”,“贫困户+乡村旅游”,“贫困户+庭院经济”,“贫困户+合作社”等。
15.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道路。
16.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
17.双循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18.一圈一带两区:“一圈”即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带”即辽宁沿海经济带,“两区”即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辽东绿色经济区。
19.一网一门一次: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20.上云用数赋智:“上云”指探索推行普惠型的云服务支持政策;“用数”指在更深层次推进大数据的融合运用;“赋智”指加大对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支持力度,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21.“雏鹰”企业:注册时间不超过 10年,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在某一细分领域取得突破,未来具有较高发展潜力,得到市场认可的创新型企业。
22.非农化:在基本农田上从事非农业行为。
23.非粮化:耕地改种非粮作物。
24.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5.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26.“两高”项目: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
27.河湖“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28.两解一代:耐心为企业解答政策、真心为企业解决难题、热心为企业无偿代办。
29.科长现象:中梗阻现象又称科长现象,在一个职能部门之内,科长级别的公务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摆官谱,打官腔,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害怕承担风险,乐于当“太平官”和“二传手”,人为地设置诸多障碍,导致公务行为和政令不能顺利实施。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
2022-10-06